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非常正常,因为前两年投资过热和经济过热。这不是宏观调控的结果,而是经济过热的后果。假如没有宏观调控,假如让当时的投资继续无限制的膨胀下去,那就不是产能过剩的问题了,那可能是中国一轮大萧条甚至是危机的问题。目前的现象是一个周期件波动的过稗,也是一个必经的调整过程,也是宏观调控所要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2008年中国经济回顾 总体判断应该说,从2003年中国经济开始过热到2008年,可以将其归结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周期。实际上,这一轮经济过热周期以2007年的繁荣最为明显,而2008年上半年继续保持这一高涨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过热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者说主要原因是由投资过热引起的。而投资过热又在于投资的“成本”被扭曲了。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公布后,防治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成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但在采取什么手段上,学界有着不同的看法。多数专家主张,应该用货币政策加财政政策搭配的“组合拳”形式对此轮经济过热进行调控。因为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防治经济过热需要在总量上紧缩总需求,而这种不同政策搭配的“组合拳”形式正是抑制投资过热这个需求的。  相似文献   

4.
赵晓 《宁波经济》2007,(4):40-41
统计数据显示,在这一轮的经济增长中,投资的确是唱主角的。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6.6%,2005年为27.2%,2006年上半年投资增长速度更是达到了31.3%的高水平。如此飙升的投资增长被看成“过热”并被判断是导致中国经济过热的主要原因似乎也是很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5.
《民营视界》2004,(4):1-1
2003年全年的GDP增速为9.1%,尽管有关部门连续出台了各种调控措施,比如倾向性很强的产业指导政策、对金融机构信贷扩张的劝说等,都未能挡住经济飞奔的脚步,使2004年第一季度仍延续了上一年的惯性。一轮轮的结构性经济过热烘烤着日渐发胀的头脑,经济的整体温度也一升再升。  相似文献   

6.
《结构调整信息》2004,(2):33-3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五个增长周期。在前四次经济增长周期中,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经济过热现象,经济增长率均超过了10%,其中,1978年为11.7%,1984年为15.2%,1987年为11.6%,1992年为14.2%,这四次经济过热的调整均以减缓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7.
1999年已经有人说中国经济过热,去年年底,又有人认为经济过热来了。今年第二季度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公布后,经济过热的论点再度响起。那么,当前中国经济是否过热?怎么看待中国经济增长过快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8.
【美国之音12月11日】中国经济过热仍然是2006年中国政府和全球经济学家密切关注的问题。在经历了上半年经济超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下半年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中国一些官方和半官方的研究机构由此得出经济降温的乐观估计,但是,一些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和政治结构中的一些深层因素表明,治理经济过热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海外经济评论》2006,(50):10-11
【美国《凯托研究所》12月8日】中国经济过热仍然是2006年中国政府和全球经济学家密切关注的问题。在经历了上半年经济超高速增长之后,下半年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中国一些官方和半官方的研究机构由此得出经济降温的乐观估计,但一些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和政治结构中的一些深层因素表明,治理经济过热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可怕的是滞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宇 《西部论丛》2008,(4):30-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就像是脱缰的野马,狂奔不止。除1990年前后和1997年后的很短时间外,中国政府都是在为经济过热担心,考虑的是如何控制经济增长速度。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时候,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强劲势头,不能不让其他国家羡慕我们这幸福的烦恼。  相似文献   

11.
In a planned economy, state monopoly ensures that economies of scale are exploited. However, state monopoly could not commit to reward its workers. Anticipating this, individuals will exert less effort. In a market economy, competition among firms ensures that higher effort from workers will be rewarded. However, competition means that economies of scale are not fully exploited. Per capita output growth is generated by continuous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substituting labor for capital. Growth rate in a market economy is higher than that in a planned economy when the incentive to exert effort is relatively more important.  相似文献   

12.
东部GDP占6成经济增长14.24% 人均GDP近3万 东部地区2007年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从绝对数值看,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55.83%,60.69%和92.14%.就相对速度看,东部地区GDP增长率为14.24%,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人均GDP高达29874元,相当于中、西部地区的1.93倍和4.18倍.其中,上海市人均GDP位于全国首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5倍.  相似文献   

13.
I. Introduction The rapid rise of the economic weight of China in the world economy has increasingly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many analysts as well as policy-makers, eliciting various opinions on the global implications. Although China’s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past 2 decades46 Pingfan Hong / 45 – 55, Vol. 14, No. 2, 2006 or so is indeed miraculous, the rest of the world should become less surprised or bewildered if they see China’s recent performance from a long-run historical perspe…  相似文献   

14.
东亚经济一体化与合作:朝向共同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主要靠市场力量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则落后于经济一体化进程。亚洲金融危机证明,仅靠市场推动的经济一体化是脆弱的,只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东亚地区才能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保持经济的持续繁荣。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迅速建立起“10 3”的合作机制,在加强金融领域合作的同时,也不断拓展在经贸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并逐步确立了以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的长远奋斗目标。特别是在中国提出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后,东亚地区的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尽管目前离建立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还很遥远,但东亚地区的合作进程已不可逆转,各种形式的合作努力将最终推动长远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中的东亚经济合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以外国直接投资为载体的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商品、资本、技术、知识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的速度大大加快,世界各国及各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空前紧密,世界经济日益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所谓经济全球化,便是上述过程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日本经济衰退的新古典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持续经济衰退与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都表现出零利率加通货紧缩的特征。用新古典经济学方法分析日本经济的衰退,寻求相应的政策治理途径,从短期看,仍需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上采取双扩张政策,其中财政政策更具比较优势;从长远看,改革的重点仍在于结构性调整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难以摆脱的长期低迷--日本经济现状论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经济不但没能走出困境,种种迹象表明,其本身还陷入了一种螺旋式的紧缩状态.明显的表现为综合竞争力的下滑、结构调整的滞后和不良债权问题的日益严重。围绕这种状况还出现了所谓的不良债权处理优先论、通货膨胀论和竞争力提高论等论调。  相似文献   

18.
当前经济全球化正在形成一股强大的世界潮流,不但对各国经济产生冲击,而且对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图针对当前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的特点,结合中埃两国经济和市场发展现状,对未来两国经贸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报告论述了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在全国的意义 ;西北地区经济增长与国家区域改革的关系 ;我国的区域格局与区域经济政策走向 ;西部大开发与西北区域经济的发展等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加快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付华 《开放导报》2021,(4):71-79
增长极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从经济特区、开发区和新区的发展历程与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可以发现,这些区域增长极不仅是我国开放的窗口和改革的试验田,在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培育新的增长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体制创新形成动力机制,推动经济要素集聚与产业发展.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应更加注重培育经济增长极,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作用,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