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通过工程实例与工程实验相结合,应用统计学比较分析方法,研究深塘生物处理法与传统水产养殖废水处理工艺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应用的优劣。研究表明,与传统处理方法相比,深塘生物处理法处理水产养殖废水效率高、占地面积小、造价低、运行成本低且能够适应水产养殖业水质多样化和不均匀等特点,建议可作为一种主流的处理水产养殖废水处理工艺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膳食纤维的改性方法和利用进行了综述。膳食纤维改性处理有助于改善其应用特性和功效,改性方法主要包含化学改性法、物理改性法、生物改性法以及协同改性法等。膳食纤维可应用在烘焙制品、饮料、面制品及其他各类食品中,其品质仍有待提高。高品质膳食纤维产品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有必要进行价值核算。首先对我国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进行了分类,并按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了9个样点,采用市价法和机会成本法分别对我国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进行了核算,其结果分别为67065.27亿元和72891.50亿元。最后根据收益最大化法计算了最优贴现率为5.5%,再根据经济控制论中一维波的方法对核算误差进行了处理,得出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核算价值为70308.42亿元。  相似文献   

4.
《农民科技培训》2010,(4):37-37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储藏保鲜肉及肉制品的习惯。肉与肉制品的储藏保鲜方法很多.传统方法主要有干燥法、盐腌法、熏烟法等;现代储藏方法主要有低温冷藏法、罐藏法、照射处理法、化学保藏法等。现介绍几种百姓常见储藏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5.
农药残留是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难题,控制农产品农药残留是学术界与实务界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从生物工程视角,分析农药残留的健康危害、检测方法及防范对策。检测农药残留的技术包括生物传感器法、核磁共振法、酶联免疫法、荧光光谱法、酶抑制法等,重点对酶联免疫法与酶抑制法等两种方法的研发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生物资产的初始确认、后续计量到最后的处置三个环节,对其在会计和税务上的处理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得出,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异,如生物资产取得时的成本确认、折旧方法和年限的选取以及减值准备或跌价准备的计提等。希望能为农业企业会计人员在处理生物资产会计和税务实务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紫外光解使餐厨泔脚垃圾油脂废水中难被微生物降解的长链脂肪酸转化为可被微生物降解的短链脂肪酸,同时微生物进行生化处理,彻底除去餐厨油脂废水中的污染物。紫外光解耦合微生物法一体化处理餐厨油脂废水的方法可充分发挥紫外光解处理废水和生物法处理废水的优点,对废水处理更彻底、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顾问》2011,(2):25-25
随着人们对果蔬保鲜剂使用中引起的残留问题的关注,开发安全、无毒的保鲜剂或无公害的保鲜方法如生物防治、诱导抗病性、紫外线处理、臭氧处理、变温处理等,将是今后果蔬保鲜领域研究的重点。其中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以其强杀菌及对乙烯的分解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摸索实施桑树喷施专用叶面肥生物先锋与家蚕添食蚕用生物营养添食剂金蚕宝的效果,本文在云南省永胜县对桑园喷施生物先锋+添食金蚕宝或仅添食金蚕宝等不同处理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桑园喷施生物先锋+添食金蚕宝的处理在抗性及蚕茧产量上都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可在该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
城镇生活污水和一些工业废水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细菌而且常含有病毒、阿米巴孢囊等,它们很难通过一般的污水处理设施而被灭绝。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中,一般生物滤池能去除80-90%大肠杆菌,而普通的活性污泥法能去除90-95%;为了防止细菌及疾病的传播,污水(废水)通常经过机械及生化等二级处理后,任然需要进行消毒处理,而常用的消毒技术有:液氯消毒技术,次氯酸钠消毒技术、二氧化氯消毒技术、臭氧消毒技术、紫外线消毒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方法及土地利用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综述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及调控措施的进展,展望中国有关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全球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主要有土壤类型法、模型法、GIS估算法、生命带类型法等,但受资料来源、区域土壤的空间异质性等的限制,估算方法的适用性和结果差异较大;土壤固碳的土地利用调控措施主要有农艺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政策措施等。研究结论:正确评价土壤碳储量与合理的土地利用,对减缓可能的温室效应、减少全球碳循环通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摸索实施桑树喷施专用叶面肥“生物先锋”与家蚕添食蚕用生物营养添食剂“金蚕宝”的效果,本文在云南省永胜县对桑园喷施生物先锋+添食“金蚕宝”或仅添食“金蚕宝”等不同处理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桑园喷施生物先锋+添食“金蚕宝”的处理在抗性及蚕茧产量上都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可在该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生物质能是蕴含在各类生物质资源中的化学能。能源化利用的生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农林废弃物、动物粪便、油料作物、城市及工业有机废弃物。通过燃烧、热化学法、生化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等利用技术,可转化为二次能源,分别为热量或电力、固体燃料(木炭或成型燃料)、液体燃料(生物柴油、生物原油、甲醇、乙醇和植物油等)和气体燃料(沼气、生物质燃气和氢气等)。  相似文献   

14.
合作社生产性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应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现以某生猪合作社为例,对生产性生物资产账务处理进行梳理,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行家调查法是利用各部门和各学科的行家(行家泛指专家、学者和具有实践经验的实际工作者及体力劳动者)对某一研究对象的直观判断,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和农业技术经济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处理和分析,对研究对象作出评价与判断的一种研究方法。 该法是在特尔裴(Delphi)预测法、传统调查法、主观调查法、民意测验法等方  相似文献   

16.
人工如何支持引导生态系统自然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基于《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研究人工如何支持引导生态系统自然修复,为美丽国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系统回顾法、实证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和趋势外推法等。研究结果:(1)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国际语境分析为基础,科学诠释中国新时期人工支持引导生态系统自然修复的内涵与外延;(2)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分析与科学论证为基础,在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等各阶段均植入生物多样性的理念,能有效提升人工支持引导自然修复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3)从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角度,提出了根据现状调查、生态问题识别与诊断结果、生态保护修复目标及标准等,确定"保护保育、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等为主的生态保护修复单元类型,以及可选取的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模式;(4)从国情与国土空间地理格局、生活与土地利用方式、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角度,提出了通过土地整治和生物措施提高自然修复速率与效果的人工支持引导路径和关键方法。研究结论:人工支持引导可以提高生态系统自然修复的速率和效果,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水平。因此,在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中应考虑人工支持引导措施并验证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物资产是农业资产的一种,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其中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如产畜、役畜、经济林木等。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类似,但在生命周期内,其成长阶段、产能以及后续支出等具有特殊性,所以账务处理必须结合其特性。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中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62条规定,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在生物资产的定义和分类上,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是一致的,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生物资产的计量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胡伟 《绿色财会》2009,(10):35-37
由于会计与税法的核算目的不同,因而对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确认、成本扣除的处理等经常会产生差异。根据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较系统地探讨了消耗性生物资产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赤潮生物治理是一种全新的治理方法,已经逐步应用于实践。本文依据生物治理方法的不同原理进行分类:利用营养盐竞争抑制赤潮藻的生长和繁殖、利用他感作用(植化相克)及细胞接触杀灭赤潮藻、利用捕食作用抑制赤潮藻的繁殖。在量化各治理方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生物数学模型。通过微分方程形式,探讨生物治理过程中赤潮藻和治理生物(如无害藻)的生消变化过程。将生物数学竞争模型应用于生物治理中无害藻的筛选、投入时机选择、投入数量计算等,通过竞争模型构建对于赤潮治理及海洋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