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21世纪,这个世界开始了新一轮的竞赛。员工,作为生产的一大要素,是否已经从工具人、经济人的管理假设中解放出来.成为许多理论研究者所大力提倡的社会人、文化人呢?当顾客是上帝已经为大家所接受、努力、困惑.疲惫时,有另一种声音在车间中、柜台前响起:“员工也是上帝”!于是,员工顾客化、企业的内部营销.  相似文献   

2.
让“上帝”永远垂青的秘决就是让“上帝”永远满意,为此,企业必须提供最高顾客让渡价值。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全面推出“用户满意、全面创新、他球经营、人本管理”四大工程。公司董事总经理尤石梁表示,四大工程“用户满意工程”份量最重要,因为一切工作只有做到用户满意,才能算合格,才会有更多的人要你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自中世纪经院哲学统治时期开始萌芽,历经数次科学革命,科学成为人类精神上另一个“上帝”已是一种必然趋势。由于对科学崇拜的不断发展,理性的科学却让人变得不理性。这种对科学盲目崇拜会成为严重禁锢人类发展的思想。尽管现阶段这种状况仍然是有利于社会发展,而且不会有任何改变的;但人类社会的思想必须在不断批判中发展,“科学”只能暂时扮演着“上帝”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曾经在欧洲乃至世界剧坛上掀起了一阵狂澜,而贯穿全剧的中心意象“戈多”一直是人们争议的焦点。“戈多”即为“上帝”。但根据基督教的发展历程,不同时期对上帝的理解亦有所区别,剧中幸运儿梦呓般的独白为我们呈现了一位不确定的、内在的、具有个体主观性的上帝形象,更符合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所坚持的“上帝”。克氏的信仰观与他把“自我”理解成一个“综合体”相关,这在幸运儿身上亦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6.
“顾客是上帝”的口号早已响彻商界。但是.什么样的顾客是真正的上帝?而什么又是企业的上帝?如何分配企业的资源,才能达到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最优”?本文将就以上问题给出答案。  相似文献   

7.
“用户至上,质安第一,讲求信誉,价格合理,确保工期,一包到底”是新房人的指导思想;“为用户着想,对用户负责,让用户满意”是新房人自始至终奉行的宗旨;向社会奉献完美的作品,为人民提供优美的生活空间是新房人神圣的义务。乍一看,这似乎是形式化的标语。但是,对于武汉新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清本人来说,却是发自内心的一个真实表白。  相似文献   

8.
张英 《大陆桥视野》2005,(12):112-112
目前,美国著名汽车咨询公司Autopacific公布了2005年度车辆满意调查结果,捷豹XJ荣居“高档豪华轿车类”榜首,这是今年捷豹XJ系列在国际车坛获得的又一项重要殊荣。Autopacific车辆用户满意度调查是一项客观衡量用户对其新车满意程度的行业基准性评估,该公司每年都会针对消费者行业的服务发布车辆用户满意度评比结果。  相似文献   

9.
黄蕴敏 《经济师》2002,(2):288-288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服务质量已被各国企业视为谋求竞争优势的关键。而用户是质量的主体和核心,用户满意对生产和服务质量产生直接的导向作用,谁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达到用户满意谁就拥有市场,推就拥有发展的空间和竞争的实力。因此,用户满意应该成为新世纪的拮观,质量管理应该是以服务质量为核心,要使铁路客运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笔者认为尽快实施ISO9000标准,在优化列车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旅客满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华 《经济论坛》2001,(2):24-25
工业经济时代,利润是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然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利润不再是公司最先考虑的重点,最先考虑的是用人,其次是服务和产品,第三才是利润。因为无论是服务的提供、产品的生产还是利润的创造,都必须依靠人的智慧和力量。正如美国彭尼连锁店总裁詹姆斯·卡什·彭尼所说的,公道地满足公司职员和消费者的需求,利润就在其中了。所以有人说,员工是企业的“第一上帝”。  员工作为企业的第一上帝,是企业利润的创造者,是企业发展的主动力。如果不能很好地让这一上帝满意,那么它失去的不仅仅是人才,更意味着失去市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企业是否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生存与发展,依赖于他是否有“拳头”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是否有令“上帝”满意的产品质量。20世纪初期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重大变化,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发展,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加强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成了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王竟梅 《技术经济》2001,20(7):48-49
网络化客户关系管理是世界近年关注的热点之一。简单地说“网络化 客户关系管理(ECRM)”就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对客户的追踪、管理和服务,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的手段和方法。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仅靠产品的质量已经难以留住客户的“芳心”,“服务”成为企业克“敌”制胜,提高竞争力的法宝,对企业来说,针对每个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戴克商 《技术经济》2002,21(1):26-27
企业经营的利润是什么?社会主义企业生产是为了不断满足不断高涨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企业通过向社会提供产品(在本,产品这个概念是ISO9000系列标准中的概念,即包含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务),利润是社会对企业所提供产品的回报。让用户完全满意,是企业为人民服务的一种体现,也只有了解用户需求,让用户满意,企业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全面推出“用户满意、全面创新、全球经营、人本管理”四大工程。公司董事总经理尤石梁表示,四大工程”用户满意工程“份量最重;因为一切工作只有做到用户满意.才能算合格,才会有更多的人要你的产品。 上汽股份上市于 1997年 11月 25日。当时中国经济正受亚洲金融风暴的打击,许多企业经营面临困难,但上汽股份上市仅三年,其母体企业的净资产竟从10亿元人民币升至81亿元人民币:2000年报表明。该公司更为创8.49亿元人民币利润的佳绩全员生产率人均19万元人民币。无疑。这是一家…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现代竞争特点的企业客户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斌 《经济师》2004,(11):190-191
长期以来 ,许多企业为了赢得顾客 ,提出了“顾客就是上帝”的观念。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励 ,“上帝”式的客户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暴露出许多缺陷。文章根据新形势下企业竞争的特点 ,分析了这种观念的缺陷 ,提出企业与顾客之间应该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 ,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而结成的战略联盟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愈加复杂,其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社会对信息化的需求日益高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策略选择已经成为信息系统开发成败的关键环节。(一)系统用户的开发策略从系统用户的观点来看,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分为许多具体的功能目标。如可以分为具体的事务处理。管理业务、辅助决策等的对于不同的目标管理信息系统都有相应的部分与之对应。作为用户往往要求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越高,采用的设备越先进越好,系统的功能越齐全越好;而系统开发的成本则是越低越好,投资的见效要快,要能…  相似文献   

17.
吴莆田 《开放时代》2006,(4):137-145
理解、认识《圣经》里的“上帝”形象的过程,也是理解、认识新的“人——神关系”的过程。我不能期望自己在“耶和华见证人”那里所获得的对“上帝”的认识有助于匡正一般中国人的“上帝”观,但起码可视之为一个中国人解读《圣经》的个案。  相似文献   

18.
<正> 人的文化素质的高低是社会文明礼貌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商战中一言一行定成败的“礼仪经商”是许多商人的成功之道。“礼仪经商”奉顾客为“上帝”,服务贵乎“真诚”,除了有“诚意”外,还要做到“好、快、满”。  相似文献   

19.
乡镇是农村最基层的一级政权机关,同时也是农村矛盾发生的聚合点,如何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化解这些矛盾,对于保持农村社会大局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一、要化解农村矛盾,党员干部必须打铁先得自身硬,在群众中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我们始终要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树好形象,做到“打铁先得自身硬”,突出在“二严”上下功夫:一是严格管理。主要抓好党员教育工作和党员监督工作。二是严惩重罚。要建立一支群众信任、作风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仅靠教育和监督是不够的,还必须辅之以“打击”。通过严厉查处,…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是我国社会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把一些重大问题和违法乱纪事件在新闻媒体上“曝光”,形成舆论规模,造成公众压力,对我国“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变化莫测的经济生活,仅靠舆论的“广而告之”监督是不够的。舆论监督要更具权威性,必须有理论力量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