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畅 《青海金融》2010,(4):12-12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厚重传统美德,也是倍受青睐的国际性美德。可是,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裕的今天,节俭这个曾经被推崇的品格,时下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遗忘。有的人认为节俭丢面子、失风度,把铺张浪费当成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盲目攀比、摆阔斗富、挥霍浪费……这些现象与节俭的传统美德相去甚远,令人心痛。  相似文献   

2.
利用e生活中的种种软件、工具,可以省下大笔费用,因此成为眼下最立竿见影的省钱方式。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年初的政协会议上强调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总书记的讲话,内涵深刻,令人警醒,充分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增强节俭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现实针对性和极端重要性。领导干部都拥有一定的权力,都不同程度地掌控着公共资源,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渐渐富裕了。新生一代大多没有过苦日子的经历,根本不知道其中的艰难辛苦,对于大人们所说的“一粒粮食一粒汗”往往视为笑谈。因此,难免会养成四体不勤、铺张浪费的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小的时候就对孩子进行节俭教育,通过教育培养孩子们的节约意识,将节约意识根植于孩子们的心灵之中,使每一个孩子从小就具备良好的勤俭美德,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资》2009,(4):1-1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将于3月5日开幕,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将于3月3日开幕。  相似文献   

6.
《时代金融》2014,(4):13-13
据《京华时报》2月27日报道,在今年的全网两会上,北京闺际饭店将为开会的政协委员们提供“实名制”矿泉水,上午没喝完的,下午可以继续喝,喝完才另供一瓶,中途免了“沏茶倒水”的服务。店家说,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散会后大量没喝完的矿泉水被白白扔掉的浪费现象。  相似文献   

7.
奢侈浪费之祸甚烈,小到足以破坏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摧毁一家蒸蒸日上的企业,大到足以灭亡一个强盛的政党和国家。曾几何时,人们对奢靡浪费之风开始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从无处不在的舌尖上的浪费,到昼夜明亮的灯泡,长流的自来水;从巍峨的办公楼、豪华的座驾,到成片成片的闲置土地、整栋整栋的空置房屋......更有甚者,是时间的浪费,生命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寒意,“节俭”这个词汇在中国年轻人心中重新鲜活起来。生活在中国都市中的白领开始寻求更适合应对特殊时期的生活方式。从网络大秀“百元周”到“月光族”的省钱实践,人们发现处处节俭和理财一样可以让生活更有质量。  相似文献   

9.
柳氏民居作为柳宗元后裔世代隐居之所,无疑是一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透过它那饱经风霜的历程,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看到的是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中华民族朴素而厚实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0.
从2004年至今,理财产品从诞生到非理性繁荣再到迷茫,历经7年历程。而2010年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来说,又具有不同的意义。这一年,银行理财市场在同际经济变幻、监管环境动荡以及货币政策的压力下变得波谲云诡。国内宏观经济面临规模财政刺激后的缓慢复苏、  相似文献   

11.
与人交往,谈到自己在银行工作时,别人总是羡慕不已。说银行工资收入较高,福利待遇较好,是好单位。而在银行内部,与同事们相处时,又能听到大家的牢骚:有对工作岗位不满意的,有觉得经济收入偏低的,有嫌营业办公环境和生活条件太差的,有认为政治不民主、分配不公平、领导办事不公正……一些人因此而愤愤不平,甚至消极怠工,得过且过,吃里扒外,干出一些有损银行形象、出卖银行利益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守住理想     
理想是暗夜里的明灯,是扬帆起航的号角。如果把理想播种,她便绽放出新绿,生长出春芽。一个人的生命不管多么平凡,只要有理想做伴,就充实、美丽。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from a field experiment that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nonfinancial performance feedback on the behavior of professionals working for an insurance repair company. We vary the frequency (weekly and monthly) and the level of detail of the feedback that the 800 professionals receive. Contrary to what we would expect if these professionals conformed to the model of the Bayesian decision maker, more (and more frequent) information does not always help improve performance. In fact, we find that professionals achieve the best outcomes when they receive detailed but infrequent (monthly) feedback. The treatment groups with frequent feedback, regardless of how detailed it is, perform no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monthly and aggregate information).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information in the latest feedback report being most salient and professionals in the weekly treatments overweighting their most recent performance, hampering their ability to lear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