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适应新的消费需要,水产业要大力实施和推广无公害水产养殖,以便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无公害水产品。近几年,辽宁省喀左县开展了无公害池塘主养鲤鱼套养花白鲢、草鱼和鲫鱼生产技术研究工作,并归纳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规范,现提供给大家参考。1、环境条件1)养殖场地条件:养殖场应选择在不受污染的水域。养殖场区域内及上风向、灌溉水源上游。2)水源与水质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水源、水质保证符合GB11607-1989的规定。水质主要化学指标:有机  相似文献   

2.
草鱼无公害养殖是我国草鱼养殖发展的方向。要生产健康、优质、无公害大规格草鱼须掌握如下技术。1、必备的环境条件首先是场地条件。养殖场应选择在周围无污染源、电力、交通、通讯方便、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其次是水源条件。养殖基地应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排灌方便,有单独的进水排水渠道。池塘面积5~8亩左右,以东西去向为好,水深可保持在1.5~1.8m;池埂宽长不渗漏,机动车能直搭塘头,每个池塘进排水管道配套设施齐  相似文献   

3.
<正>在现代化的发展理念中,昭觉已建成全国半细毛羊商品羊生产基地、无公害肉牛和肉羊生产基地、全省乌金猪养殖基地、国家商品用材林基地、全国苦荞麦生产基地等。基地建设的同时,昭觉品牌也正在形成。昭觉的羊肉被确认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马铃薯、苦荞麦和畜产品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昭觉,这个传统的农业大县,依靠土地,放大优势,提高效率,走出了一条切实长远的增收致富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创业型城市建设的创业孵化基地分类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卓 《改革与战略》2012,28(4):35-37,83
文章认为,创业型城市的建设应树立从区域、城市层面规划布局创业孵化基地的系统观,从优化创业环境的视角对城市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分类、规划和建设。城市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可以分为面向创业教育的创业孵化基地、面向扶持就业的创业孵化基地和面向产业发展的创业孵化基地三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孵化路径四通八达、层级递进的孵化基地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5.
说起密云,大凡居住在北京的人都会想起群山环抱、风光旖旎的密云水库,而且正是因为有了她的存在,密云也就成了北京首都当之无愧的重要水源基地,与此同时,一道既要保护和改善水源基地的环境,也要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难题也摆在了密云县的决策者面前。根据密云县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以及建设农村小康的总体目标,县委书记王洪钟指出一定要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实现主导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有机衔接。他们主动调整农业发展战略规划,重点培育绿色养殖、特色果林、无公害蔬菜、休闲旅游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具有首都水源区特色的生态环保型农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这也许正是决策者们解开难题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6.
平湖物流基地是深圳市建设物流枢纽城市的先导工程,是深圳市"十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7.
杨喜春 《发展》2009,(6):60-60
一、抓特色、夯基础;全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一是抓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及全膜玉米覆盖工作。在叶堡、何坪、侯滩、庞宋等村建设无公害蔬菜大棚150座,日光温室18座42亩。全年完成果椒建园4980亩,占任务4950亩的100.6%。同时,在建园流域内规划了2009年全膜玉米覆盖任务。目前,已登记造册7500多亩,发放地膜3万公斤。  相似文献   

8.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中国重要的大区域增长极.其城市经济构成大区域经济的主体。本文以青岛市为个案。提出“十二五”规划期.要突出功能区建设,全力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布局战略的实施.在全域范围内实现组团布局发展:突出现代服务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加快调整城市经济结构:突出高新区建设和创意产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突出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城市:突出循环生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突出高端产业发展.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第一基地城市”。  相似文献   

9.
市政规划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水源、能源、环境及信息的需求而进行的规划。一直以来作为城市发展建设总体导引的城市规划,都是以物质性规划为主导,而忽视城市空间环境背后的社会环境意义及规划的本质特性。因此,基于当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目标,探讨合理的市政规划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王长生 《河南经济》2003,(10):61-61
最近,安阳市委八届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共安阳市委、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指出:要把安阳建设成为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围绕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战略目标,要着力构筑“一个基地、四个中心”,即以冶金、电子、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豫北地区交通条件便利、贸易物流发达的交通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11.
The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NBA) lockout of 1998-1999 resulted in the cancellation of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games. According to the claims made by proponents of sports-driven economic growth, cities with NBA franchises should experience significant negative economic losses from this work stoppage because of the lost spending in and around basketball arenas during this event. Although it will be several years before adequate data exist for a careful ex post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he lockout, an examination of the impact of past work stoppages in professional football and basketball can shed some light on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the NBA lockout as well as the viability of professional sports as engines of economic growth in cities. The parameter estimates from a reduced-form empirical model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real per capita income in 37 Standard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 (SMSAs) over the period 1969-1996 suggest that prior work stoppages in professional football and baseball had no impact on the economies of cities with franchises. Further, the departure of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from cities had no impact on their economies in the following years. These results refute the idea that attracting professional sports franchises represents a vi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相似文献   

12.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role of post-1999 ‘Develop the West’ policies in promoting acceler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engdu and Chongqing, the two largest, spatially proximate metropolitan centers of western China.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cities test theories regarding utiliz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that flow from a place's location, history, political-economy, and cultural resources. Chengdu serves as the traditional capital of Sichuan province. The mountainous setting of Chongqing relegated it to a 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dominated b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ts new autonomous status and comple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will solidify the city as the western edge of the Yangtze. It is argued that geographically reinforced historical cultural patterns form the basis of systemic problems. A ke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ities lies in their different utilization of university research, a proxy for openness to information fueling change. Statistics and interviews accumulated in both cities flesh out this comparative examination of two major geographical bases for economic dynamism in west China.  相似文献   

13.
彭本红  冯良清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2):104-107
区域物流网络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应以中心城市作为核心。区域物流网络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空间演化过程,依次为物流通道、物流经济带、物流网络、物流圈。论文以江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省可以构建五个区域物流中心,三个物流圈,物流中心与物流圈协同作用,促进区域物流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昆明市为例,结合城市水价、居民收入水平、水资源禀赋,运用对比分析法、双对数线性回归法、PASW相关分析法,探讨城市水价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城市水价合理调整的可行性。1)2003年后各城市生活用水价格差异开始显现并逐年加大,城市水价构成机制正逐步趋于合理;2)城市水价的制定在考虑居民承受能力、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同时,尤其应着重考虑水资源禀赋的影响;3)我国各城市生活水价仍有合理的上调空间,可以参考城市水价校核指标并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城市水价。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世界城市的重要职能,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应瞄准世界创新城市的高度展开。北京的世界创新城市建设面临着较好的战略机遇期,为此应积极创造条件吸引高端人才聚集;不断优化创新体制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微观生态;吸引并优化配置创新要素。  相似文献   

16.
薛乾明 《科技和产业》2023,23(19):128-135
随着信息化、大数据以及数字孪生技术的快速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国家城乡一体化与协同发展的重要课题,传统的城市空间规划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因此城市转型既是必然要求也是时代所需。通过对数字孪生、智慧城市等文献的梳理,认为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相应的城市空间规划研究方法,应运而生了一种新的数据思维理念和城市规划方法,并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的城市问题。因此,以智慧城市规划方法研究为主线,从智慧城市空间规划背景概述、智慧城市规划方法与建设重点以及智慧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策略3个框架,对传统城市的框架进行丰富和补充,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数字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效率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必须从城市结构、功能与交通的辩证关系中探寻优化的路径。通过城市集群发展,把人口分流到卫星城市,能有效地解决交通难问题;以公交为主的城市交通,能有效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交通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吕思佳  罗岚 《科技和产业》2022,22(9):106-114
低碳城市建设是国家全面绿色转型的内在需求和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构建“经济-社会-创新-环境-能源”的评价体系,计算全国228个地级市的低碳发展质量,依据发展质量得分将其分为高质量城市、中高质量城市、中低质量城市、低质量城市4种类型,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主要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质量大体符合东高西低的地理特征,但西部也存在个别高质量低碳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科技创新依次是中低质量城市、中高质量城市、高质量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征;科技创新与社会公平是制约城市低碳发展的表达层主要障碍因素,科学研究等行业从业人员数量是指标层障碍因素。城市低碳建设应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关注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而对于高质量城市应额外注意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李军林  许艺煊  韦天宇 《改革》2021,(2):128-145
借助我国2004—2016年24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法和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法对我国城市间的科技创新差异展开综合分解,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人才引进、信息化建设和营造整体创新环境这四类创新政策均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创新水平;比较不同创新政策的重要性可发现,政府的科研资金支持是引导科技创新的主要政策,其后是人才和信息方面的政策,整体创新环境方面的政策影响力目前虽然最小,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分析政府支持创新的资金投入方式发现,资助科研单位的原生创新,实现产学研合作,比直接补贴企业更有助于扩大城市科技创新建设的成果;此外,我国多数地级市政府的科学事业费支出仍然偏小。地方政府引导科技创新,应在打好不同创新政策“组合拳”的同时,重点加大对科研活动的资金支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地方科技治理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蒋阳  王冰 《科技和产业》2019,19(1):34-36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表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识。首先选取了华北地区中五个省市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起一套评价五省市城镇化的指标体系,进而运用该指标体系对五省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了评价,最后得出华北五省市城镇化水平分为三个层次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