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粮食不安全了就是没饭吃了。不光没有米饭和馒头、包子、面条吃了,鸡蛋、炖肉、香肠也都没有了。这种情况人类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次,中国也出现过多次,通常叫做"饥荒"。一部中华民族文明史,就是一部与灾难抗争的历史,苦难造就了中华民族顽强、坚韧的性格。我们有多么多灾多难呢?从西汉到清末造成万人以上死亡的重大自然灾害有190起,其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为  相似文献   

2.
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我国古代文明的摇篮,新民主主义革命重要根据地之一。无论古代或现代,它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有功于国家,有功于人民。但是,多少年来,它又逐渐成了一个困难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水旱风雹等自然灾害频繁,生  相似文献   

3.
崔佳 《农村经济》2006,(12):84-86
本文首先探讨了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和危害,进而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控制和补偿的现实情况,最后作者就如何提高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控制水平,如何增强受灾农民抵御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规划控制森林自然灾害的机理,研究森林自然灾害防治规划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及规划失灵的调控手段,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森林自然灾害防治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森林自然灾害防治的规划管理方法,即完善森林自然灾害防治规划,进一步明确森林自然灾害防治内容在林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地位,加强森林自然灾害防治规划实施的政策体系建设,加强规划执行管理,推进规划评估、监测、反馈和调整,充分发挥规划在我国森林自然灾害防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疆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区域;通过对当前新疆自然灾害的形势及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和解决办法,以正确认识当前新疆自然灾害形势,减轻或避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美国为应对农业自然灾害,建立了完善的以农业保险为主以灾害援助为辅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从价格和产量损失等方面对农场主的生产经营风险进行了分散.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自然灾害严重地影响了农民收入,因此,建立能够补偿农户生产损失的灾害救助机制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首先评价了美国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进而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及不足之处,最后对我国如何完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从立法、资金支持、组织结构设置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初自然灾害态势预测和综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各种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都是因地球及其各个圈层在不断运动和变异的结果。对自然灾害发展态势的预测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据此,本文对21世纪初期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宏观预测,并提出了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思路,以期推动减灾工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受耕地保护能力、政策保障能力和自然灾害抵御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着重讨论了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安全的影响,以及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对粮食生产能力培育、降低粮食不安全性的作用。认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区域性自然灾害是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探索区域性自然灾害的特点、规律和发生机制,是加强区域内防、减灾工作,保障区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文章通过对河北省乐亭县近九百年内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以及自然灾害引发的社会灾害的分析,揭示了该县各种自然灾害的特点、规律和发生机制、所造成的危害、未来趋势及警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项防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五个方面建议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把防治自然灾害放到更加重要而突出的位置上。即:(1)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到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全领域、全过程;(2)进一步发挥行政管理优势,扎扎实实做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3)进一步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为地方防治自然灾害提供更可靠、更有效的专业服务和技术支撑;(4)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既提前谋划好自然灾害防治应急预警,又周密部署好自然灾害应急处置;(5)创新完善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法制、体制和机制。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要根据形势发展和机构改革的需要,把防治自然灾害从防治地质灾害这个"点"拓展到防治相应的自然灾害这个"面",从而为我国防灾减灾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曹惠月 《山西农经》2022,(15):135-137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财产损失。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对自然环境高度依赖,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尤为巨大。为了减轻涉农企业在自然灾害影响下的受损程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文章运用扎根理论积极探索了涉农企业在自然灾害影响下的成本管控路径,归纳了4条成本管控路径,分别从制度体系、预算管理、信息技术、人才建设等方面展开,以期提高涉农企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际,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成为未来反贫困工作的核心。而自然灾害的冲击,是其重要的风险因素。本文首先在理论上详细探究了自然灾害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机理,其次基于2010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FGLS和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然灾害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自然灾害显著地增加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从农户个体和家庭特征的异质性分析来看,政府补贴、多元经营、高受教育程度能够减轻自然灾害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在更换贫困线及脆弱线标准后结论依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家庭收入因素是自然灾害影响贫困脆弱性的重要途径,农户健康、交通运输因素次之。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本文建议要重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监测,加大保险力度及完善路面交通体系,并倡导农户开展多元经营、提升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3.
魏章柱 《中国农史》2002,21(3):60-67
台湾是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 ,清代台湾的自然灾害主要有风灾、水灾、震灾和旱灾 ,这些自然灾害给台湾农业带来极大的破坏性 ,甚至影响到当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清朝统治者及地方官员采取的一些救灾措施 ,对恢复生产 ,缓和灾害造成的损失及抗灾防灾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产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同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如何抗御自然灾害,减轻或避免损失,是摆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村工作者、农业科技人员面前经常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一)而抗御未来自然灾害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尽量了解自然灾害的历史,以掌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我们对500多年来的自然灾害历史信息,进行了认真研究,初步看出万县地区的自然灾害有四个基本特征:1.从自然灾害发生的历史看,许多灾害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周期性.以干旱为例,从明朝正统五年起到1990年间,各种时间尺度的连旱出现23次其中,连旱2年14次,连  相似文献   

15.
发展农业保险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又是弱质产业 ,受多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危害 ,在采取有效措施减灾的同时 ,为补偿农业自然灾害经济损失 ,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业 ,以保持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一、农业保险是补偿农业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有效方式农业是高风险产业。农业经济发展 ,受各种意外事故 ,尤其是自然灾害的危害。进入 2 0世纪以来 ,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交互作用下 ,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给农业经济造成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据有关资料统计 ,建国以来仅旱涝灾害 ,我国年均农作物受灾面积约在 3 -6亿亩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剖析了当前我国农业预防自然灾害中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健全完善我国农业预防自然灾害机制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7.
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建立我国1979-2007年粮食生产函数并结合贡献率分析得出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显著的负面影响,继而应用趋势分解法分析了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波动的负影响。最后采用Johansen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证实了农业基础建设投入与我国自然灾害成灾率的关系。文章分析得出降低成灾面积以保证粮食安全问题的迫切性,而农业基础建设投入与成灾率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98年,长江、松花江流域暴发特大洪涝灾害就是大自然对人类不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只取不予地无休止开采的报复,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醒。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改善生态环境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防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根本措施。”紧接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快了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步伐,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有利条件。在这场再现青山绿水、兰天白云的革命性的生态建设中,渠县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制定了“治水兴县、绿化宕渠”的长远方针,并根据本…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如何将重大自然灾害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是必须研究的问题。本文从辽宁农业自然灾害的现状入手,分析农业自然灾害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业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的提出,为传统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应对提供创新思路,因此,其可测性及测度机理必是问题重点。在整合灾害周期性理论、自然灾害链前提下,借鉴PAR(压力—释放理论)将社会脆弱性引入农业自然灾害应对过程,并基于管理模式构建农业客体、农业环境、农业主体三维子系统指标体系并作综合评价。利用因子分析及熵权法对宏观涉农数据进行实证处理,测算出农业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研究发现,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呈逐年递减,且各子系统趋势相对平稳且一致。此项研究为农业承灾系统及子系统的相互传导提供部分有效理论依据和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