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在当前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的研究方兴未艾。对于领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条件差异明显,发展又极不平衡的我国来说,它不仅是深化改革、探索我国经济发展之路的重大课题,更是发展商品经济、强国富民的客观需要。确保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是综合效益的提高。本人试就区域经济的综合效益及评价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协调:振兴东北经济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经济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走协调发展的道路。要突破东北区域经济发展受地区利益、体制、观念等一系列因素的阻碍 ,实现东北经济的协调发展 ,必须做到 :科学规划 ,统筹协调 ;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协调 ;筹资主体与筹资渠道协调 ;突出重点与区域协调 ;基础设施与非基础设施建设协调 ;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  相似文献   

5.
6.
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构建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为例,对其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进行评价。以此为基础,利用GIS强大的数据管理及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可视化表达,为政府实时监督监管区域经济运行状况及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综合配套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研究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等城市综合配套改革,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重点,正在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目前国内关于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观点,包括综合配套改革的内涵及其特征;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设定;以及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若干对策及思考。  相似文献   

8.
平凉市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甘肃省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经过多年的努力,平凉市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工业结构、思想观念、政策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本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本文从平凉市四大支柱性产业发展现状着手,对本市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并对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力求推进平凉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行政区划变更与区域经济发展—以白银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  温军 《经济地理》1994,14(3):50-53
行政区划变更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致使部分地区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合理调整行政区划以适应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当前行政区划研究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作一初步探讨。1特征与依据行政区划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便于行政管理,对其所辖范围进行的区域划分。行政区划调整,又称行政区划变更,包括行政区域管辖范围变化、区域界线更替、行政管理机构驻地迁移及…  相似文献   

10.
区域文化资本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全方位的、持久的影响。在对区域文化资本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包含文化遗产、文化设施、文化创新能力、文化消费实践四个维度的文化资本存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CRITIC-TOPSIS模型和聚类分析法对陕西省201 4—201 8年区域文化资本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文化资本存量不均衡,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区域间文化资本存量差异化逐年增大;区域文化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影响。基于此,从文化资本视角提出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地方特色的文化设施、刺激文化消费、推动文化科技融合等措施,以推进各区域文化资本存量优化及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吕文明  刘海燕 《经济地理》2007,27(3):467-469
城镇化必须与区域协调和工业化协同发展,文章分析和论证了湖南省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南省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构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紫色土山丘是我国主要土地类型之一,分析了紫色土山丘区生态背景和区域经济特征,论述了湘、黔两省合作实施"紫色土山丘综合治理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创造并推广紫色山丘植被恢复技术体系,水土流失治理技术体系,农林牧渔发展和土壤改良技术体系的方法,总结了紫色土山丘综合治理对促进区域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提出了大规模治理紫色土山丘的主要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建立基础设施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协调度模型,计算并评价了我国各省市经济系统与基础设施系统的协调性.研究显示:宏观格局上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格局与我国经济空间差异格局基本相似,表现出明显的从东部到中西部地区的递减差异,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各省市基础设施综合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等级相关关系;将各省市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协调划分为优质协调、良好协调、基本协调、轻度失调、中度失调及严重失调六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提出了区域间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定义,并以此定义为基础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四大政策区域间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①西部与东部及东北地区间均形成了良好的相互促进的经济增长关联性。同时,中部、东部及西部等三大地区之间也形成了较好的经济增长关联性。除此之外,其他区域组合之间不存在经济增长关联性。②西部经济增长是东部及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东部、东北及西部同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③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析了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受到干扰后对其他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发现,发达的东部地区对欠发达的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然而,这些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对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没有产生较强的推进作用,而且,欠发达区域之间也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最后,提出了增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与协调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经济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有不断扩大的态势。从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入手,揭示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就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各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广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广东,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并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区域主义"与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区域主义”的主要特点:①关注区域特性,研究方法注重系统分析与实地调研;②直面区域和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③综合平衡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④重视物质规划以及不同层次物质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之间的密切配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新区域主义”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发展目标及区域规划方面的启示,并探讨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中心是区域和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多中心问题与多中心关系成为影响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因子。在大转型背景下,运用共生理论,从多中心主体、多中心层级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区域多中心共生的机理、结构与模式,提出了区域多中心嵌套共生结构模式;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利用断裂点、经济能级指数建立了多中心共生空间结构模型,分析了多中心共生机制、结构与模式,提出了多中心协同共生的发展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18.
何运信 《经济地理》2008,28(6):968-972
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考察: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及其差异的测度方法;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动态特征与构成;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政策。在此基础上,从金融地理学和新金融发展理论视角,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取35项指标定量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我国发达型和较发达型省域少,欠发达型和落后型省域多,城市型政区发展水平高,民族型政区和少数民族集聚的省份发展水平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高居全国前列。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虽呈梯次展布,但反梯度现象同时存在,且东、中、西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与中西部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第三产业与外向型经济、居民生活质量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于亚滨  徐效坡 《经济地理》2006,26(6):936-939,960
从科学发展观理念、城镇集聚与扩散和区域差异互补理论出发,剖析了哈尔滨都市圈协调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针对行政壁垒、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协调发展的对策:加强都市圈规划;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空间管治;严格区域职能分工;加强生态系统网络维护;搭建共赢平台;调整行政区划;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组织;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政策;完善改进领导考核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