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丘文敏 《大经贸》2008,(7):18-19
近年来,珠三角外贸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工贸易企业纷纷转移到其他省份,珠三角加贸产业面临“空心化”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广东省政府出台“双转移”措施,以“资助”和“让利”的方式,计划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投入500亿元人民币,鼓励珠三角加贸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并推动上述地区的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2.
《商务周刊》2008,(7):33-40
去年以来的珠三角外资大撤离事件,让广东省政府痛定思痛,再次解放思想,打破发展中的低端路径依赖。事实上,珠三角产业大转移不只是港资或者台资企业的转移,也包括很多国有和民营企业的转移。转移,不是简单的把珠三角的产业搬走,而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来解决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3.
90年代中后期以来,跨国公司通过战略安排,把中国尤其是珠三角纳入其全球战略安排中,不断扩大和深化对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主要加大了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和产业链高端转移,使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和以石化、钢铁、汽车为主的重化工业等产业开始得到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4.
蒋娅  马红梅 《商》2013,(22):304-304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为促进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提出“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双转移战略,贵州省作为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内陆山区省份,又是西南各省份中距离珠三角最近的省份,如何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以及通过怎样的路径承接珠三角的转移产业,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对产业承接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欧盟地区政策及其产业转移效应、意大利核心地区产业集群升级和企业外迁的特征,可以认为广东双转移战略的关键是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广东区域均衡发展政策目标应该是多样化的和基于增强欠发达地区内生能力的,双转移和珠三角产业升级是一个长期过程,目前以政府为主导的双转移战略和政策应该既着眼于转入地的企业也应该扶持转出地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目前,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正处于关键时期,各产业转移地只有选择适当的转移模式才能保证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可分为三种模式,本文通过对珠三角不同城市的发展现状、产业特征和转移目的等进行分析,来探究珠三角不同城市选择各自产业转移模式的原因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广西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飞 《市场论坛》2009,(1):10-12
珠三角沿海地区经济持续繁荣的背后,面临着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问题.广西作为珠三角近邻,泛珠三角经济区9+2的成员,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探讨广西如何抓住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问题,意义重大.文章根据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特点,分析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对本地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进行了探讨,并据此提出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珠三角企业迁移调查与区域产业转移效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规模企业迁移会引发产业转移,企业迁移方式和迁移效果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文章以珠三角企业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分析珠三角企业迁移规模与迁移方式,探讨珠三角企业迁移效果及其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吕萍 《大经贸》2005,(4):14-15
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出去是确定无疑的,问题是,转移到哪里去? 随着泛珠三角合作计划的实施,广东省与周边省区的合作愈益紧密。看到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区纷纷南下招商引资,希望能够在产业转移中分得一杯羹。面对这些来势汹汹的“过江龙”,广东山区和东西两翼着实捏了一把汗。因为,与周边省区相比,山区和东西两翼的土地租金、电力、劳动力供应等方面并不具明显优势。怎么办?如何把产业转移到山区和东西两翼去? 去年6月下旬,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到韶关开展调研时提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的合作,广开渠道开展招商引资是韶关发展工业的关键所在,可以采取与珠三角地区合作兴建产业转移园区的方式,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山区转移,一方提供土地,一方提供项目,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加快山区发展步伐。东莞市石龙镇和韶关市始兴县的合作实践证明:广东山区和东西两翼要做好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工作,就是要从与珠三角地区共建产业转移园区着手。  相似文献   

10.
《商务周刊》2008,(7):26-32
3月中下旬,《商务周刊》记者深入珠三角,就为世界瞩目的广东企业迁移状况展开调查,记者先后走访了广州、云浮、佛山和东莞等城市。试图按照珠三角产业转移"产业走廊"的路线,通过给读者  相似文献   

11.
产业转移是广东省近几年的重大经济战略。而配套工业园区的建设与管理是产业转移战略中的重要部分。加强对珠三角产业转移及其工业园区的管理对整个广东乃至环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对贯彻国家关于推进《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珠三角产业转移及其工业园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际产业转移与珠三角产业转移背景引发的相关问题思考,文章旨在探讨广东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深入分析产业转移对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以及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的具体影响,从而获得推动广东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丘兆文 《市场论坛》2006,(10):13-15
文章通过分析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现状,结合来宾市的实际情况与现有的优势,提出鼓励产业发展的目录及重点,以及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转移的趋势不减,并且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同时,我国产业的区域转移浪潮方兴未艾。珠三角地区出现了大量企业外迁现象,相对落后地区正积蓄力量承接来自国际和国内沿海发达地区的转移产业。要在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政策中正确全面地运用集群发展战略,当务之急是要从产业转移的角度正确把握我国集群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5.
清远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下游,地处珠三角与粤北山区结合部,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桥梁。素有广州的“后花园”之称。目前清远已经成为了珠三角很多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但清远承接产业转移不能盲目的乐观,要有所取舍,长久保持“后花园”的称号,警惕变成“污染园”。  相似文献   

16.
清远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下游,地处珠三角与粤北山区结合部,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桥梁。素有广州的"后花园"之称。目前清远已经成为了珠三角很多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但清远承接产业转移不能盲目的乐观,要有所取舍,长久保持"后花园"的称号,警惕变成"污染园"。  相似文献   

17.
曾小瑛 《大经贸》2011,(5):69-71
自200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简称"双转移")决策部署以来,珠三角"腾笼换鸟",欠发达地区"筑巢引凤",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广东34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内企业实现产值1686.96亿元、  相似文献   

18.
彭春华 《大经贸》2005,(4):12-13
目前,珠三角地区正面临着产业升级和转移的压力,如何正确实现产业升级?如何实现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共建?这是广东省实现经济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9.
罗天昊 《大经贸》2011,(3):34-35
近年来,珠三角侧翼的腾飞,无疑正是肇始于广东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2005年3月,广东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正式拉开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序幕,各地产业转移园蜂起争雄.  相似文献   

20.
基于梯度转移理论的广东省产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东西两翼、山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的差异,以及各区域的特点,认为珠三角地区和非珠三角地区之间存在经济发展水平梯度性和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存在产业转移的可能性,并分析了产业转移目前存在的一些障碍,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