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实质重于形式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它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本仅就其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按照其法律形式。本文仅就该原则在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的划分、长期投资持有期间收益确认等方面的应用做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3.
所谓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以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是以它们的法律形式为依据。本文在简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涵义及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财务会计实务,详述了该原则在会计确认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与此相伴随,其表现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因此经常会出现经济实质与其法律形式不相一致的情形.本文着重论述了对于实质与形式不相一致的交易或事项,在会计核算时,如何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处理业务.该原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精神,合理运用对于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5.
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指出:"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实际上已经将实质重于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纳入到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并对会计核算行为予以规范。本文即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该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以期对实  相似文献   

6.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作为国际上普遍遵守的原则,在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首次被纳入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这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能够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因此,要正确运用这一原则指导会计核算,必须对这一原则有足够的认识和研究。本文特此作以下探讨。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一般含义。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解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观点基本相同,即“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也就是:当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其形式不一致时,会计上应根据其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规范对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上规范的是企业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所谓交易,是指企业与其外部主体之间所发生的价值交换行为,如向供应商购进材料、物资等;而事项是指企业内部所发生的价值转移行为,如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只有当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其法律形式不一致时,会计核算才应遵循这一原则。由于交易涉及企业与其外部两个不同的经济主体或会计主体,因此在交易中往往涉及交易对象的所有权认定问题。由于法律从经济主体的...  相似文献   

7.
“实质重于形式”作为企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会计核算原则中的修正性惯例。在会计核算中,对于实质与形式不相一致的交易或事项,必须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处理,方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该原则对会计实务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在会计实务中有着相当广泛的运用。本文对此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运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某些经济业务的外在形式或人为形式与其实质内容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在会计核算中为真实反映这类经济业务,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应根据经济业务的实质内容进行核算和反映。  相似文献   

9.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国际上普遍遵循的原则,它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注重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完全拘泥于其外在表现形式。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已广泛地运用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并在规范企业交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会计目标,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在日常会计处理中,我们必须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即以各项经济业务的实质作为核算标准。本文详细论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含义,同时对该原则的具体运用进行举例说明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即将实行的香港普选,既符合人民主权原则,也使特区政府面临中央和民众的"双重问责"。一方面,当行政决策的地方主体性被加强的同时,特区政府必须处理好与中央意志的平衡问题;另一方面,普选将推动政党、压力团体和民众的广泛政治参与,通过监督决策过程和效果,促使政务公开和透明,使特区政府更加民主和谨慎决策。  相似文献   

12.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以复杂巨系统为研究对象的非线性科学.生态旅游主要是以自然保护区为资源依托的特种旅游形式,人类活动的介入给原本存在一定水平自组织状态的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脆弱性和发展的不确定性.运用系统自组织原理和生态原则,把人类活动看作是保护区人文生态系统的一个自组织单元,自觉规范人类的生态旅游行为,是生态旅游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老子基于其对人欲及掌权者之有为(妄作)偏好的认识,发现治国平天下不应“上仁”、“上义”、“上礼”,而应“惟道是从”。道的运行是无为的。道无为地作用于物时,道具有非自私性、非压迫性和非全能性,物则具有自足性、自由性和自主性。人类社会秩序的生机由道决定着,因而“复守其母”是必要的。所以,掌权者要坚持反思权力介入社会的恰当性,不断减损那些妨碍社会成员之“自由”、“自足”、“自主”的权力行为,如此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随着郭店简的出土,已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文字考释与义理阐发,并对其中所彰显的人性论思想进行了着重考察与探究,但由于出土材料公布时间未久,因而对其相关之研究并不全面、深入。在前辈、时贤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于郭店儒简当中的人性论思想进行更为全面、深入之研究,以期能够廓清其相关的内容、思想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鲍德里亚在《生产之镜》里对马克思的"自然"进行了歪曲的解读,他认为马克思的自然观点是把自然当作生产原则的表现和表达,是奴性自由和孤立的总体性的隐喻,是永恒的、超越的观念等,从而否定马克思的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性地位观点,进而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  相似文献   

16.
论生态文明观的提出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关系千百年来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原始文明时期处于原始和谐状态;在工业文明时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生态文明则力图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重要内容,是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理念在我国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7.
西方管理学人性假设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假设是管理学的基础性问题,西方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由于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混淆,导致了我们对管理中人性的误解,影响了管理效果.当前应厘清人性问题的本原,重新审视管理中的人性假设,通过实行人本管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的关系千百年来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原始文明时期处于原始和谐状态;在工业文明时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生态文明则力图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重要内容,是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理念在我国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行业协会的作用日显重要,同时现存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要掌握市场化原则下行业协会的性质和发展规律,不断推进行业协会的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班集体建设中进行合作教育应遵循的四条原则,即实践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示范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并阐述了具体实施的方法,即理论学习,提高认识;科学管理,增进体验;实践活动,总结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