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合理增加建设用地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建设用地增加间的动态关系分析表明,在工业化中期.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大幅增加,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主导产业向重化工业演进.是建设用地扩张最快的时期。“十一五”时期.浙江仍将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充分利用浙江较发达的产业基础、较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较充裕的资本与企业家资源和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人、财、物流通加剧,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城市,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现象。据统计,1991年外来人口在我市暂住的,约为16.1万人左右;1994年约为26.7万人;1996年底,仅正式登记领取暂住的,就达50.1万人之多,加上没有登记有的办理暂住手续的,约在55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3.
费潇 《浙江经济》2011,(24):8-8
2011年以来,浙江在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宏观政策趋紧、通胀预期强烈等因素叠加影响下,经济呈逐季回落趋势。2011年1-3季度,全省经济总量增长9.5%;,预计全年有望实现9名左右的增长目标。这一数字虽与兄弟省份比较并不靠前,但仍然是一个比较快的增长速度,对于经历了今年重重挑战的浙江经济而言,是一份不错的答卷。回顾2011年浙江经济发展,应该说这是不平凡的一年,经历了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4.
蒋建设 《北方经济》2007,(12):50-51
浙江作为全国经济总量第4个超万亿的省份,经济发展一直以快速、稳健而闻名,过去多年经济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值2-3个百分点,2003、2004年高出5个百分点左右。然而,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浙江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明显后移,增长速度也在全国靠后,浙江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在2003年列各省市区第5位,到2006年降至第29位,与全国工业走势形成了强烈反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26年来,浙江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初级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跨越。1978—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1%,比全国平均高3.7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7%,全年预计增长14.5%。继续保持浙江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势头,并在“十一五”时期实现更全面、更协调、更高水平的发展,这一任务已历史性地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6.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融入世界经济的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全球化、现代化的快车道。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制度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综合国力快速提高,国际地位空前提升。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高达24.66万亿元,是1978年的67倍,人均GDP则由381元升为18665元,是1978年的49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  相似文献   

7.
《浙江经济》2005,(7):1-1
这些年来,浙江经济一直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04年浙江GDP突破万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即将跨人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门槛。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由于科技进步和创新落后于经济总量扩张、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8.
一、泗县已经进入工业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近年来,泗县工业经济总量逐年增长,规模不断扩张,效益不断提高,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已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一是工业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07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8亿元,是2003年的3.5倍,同比增长30.5%,增速比上年快3个百分点,比全省快2.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一)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十五”时期,随着我市国民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经济总量上,2005年,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3.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7.1%,已占到全市GDP的一半以上,比“九五”末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是2000年的2.1倍;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6%,绝大多数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完成的;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国税收入7.52亿元,完成地税收入8.52亿元,两税合计16.04亿元,占全部税收总额的89%,比“九五”末期提高21个百分点,是2000年全部税收收入的3倍;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加快,200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  相似文献   

10.
毛艳华 《南方经济》2009,(12):79-80
建国六十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经济发展道路是一个借鉴经验和创新理论的过程。从经济总量在全国地位看,1952年广东仅占全国的4.3%,1978年占5.1%,2008年占11.9%,1989年至今20年连续保持全国第一位。这种经济版图的改变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广东人解放思想发挥市场机制推动大发展的结果,这既是对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借鉴过程,也是创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中国经济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当属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浙江则堪称“奇迹中的奇迹”。浙江以占全国1.06%的国土面积、3.7%的人口,创造了7.5%的GDP、8.5%的工业产值和10%的外贸量(2006年)。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以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3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经济总量和人均GDP从改革前的排名十多位提高到第四位,城乡居民收入稳居全国各省区前列。工业基础薄弱的小省一跃而为经济大省。“浙江现象”、“浙江模式”、“浙江经验”近年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学者和公众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海南经济特区5年来的建设成就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条:一是经济发展上了第一步台阶;二是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雏型。两者相得益彰,改革有力地推动着发展,发展期待着加快改革。在改革和发展的新阶段中,海南不仅经济总量要努力达到新水平,而且在经济素质、产业结构、运行机制、政策环境等方面也要努力达到新水平。为此,要继续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基本取向,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线,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青浦经济中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引起了人们的注目:199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72.5亿元,比1992年的19亿元增长2.8倍,年均递增39%;财政收入9.2亿元,比1992年增长2.5倍,年均递增36%;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900元,比1992年增长1.3倍,年均递增28.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元。  相似文献   

14.
沈伟 《乡镇经济》2001,(12):17-17,29
郎溪是安徽省东邻江苏、靠近浙江的边界县,其经济发展,既受安微经济发展的主导和影响,又受江浙经济的辐射和推动。“九五”期间,郎溪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克服了诸多困难,取得了新的进展,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与经济强县相比,尤其是与江浙的发达县市相比,郎溪县的经济总量太小,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工业基础薄弱,民营经济发展滞后,三产不活,发展差距在拉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及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朗溪的经济要在新一轮的发展竞争中赢得主动和优势,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视野,敢于善于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发挥区域优势,主动把郎溪经济融入江浙沪经济圈,借助外力推进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财政分权等政策的推行,中国各个地区有了更多的经济发展自主权和积极性,普遍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居民生活水平都有显著提高。以人均GDP水平最低的贵州省为例,2005年与1978年相比,按可比价格计算,经济总量增长了9.74倍,年均增长9.2%;人均GDP从1978年的175元,增加到2005年的5052元,按不变价格计算翻了近三番,年均增长7.6%。  相似文献   

16.
以服务业与服务贸易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经济迅速崛起,成为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浙江省依靠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改革的先发优势及民间活跃的制度创新,形成了以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专业市场和块状经济为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对于规模经济显著、对人才及信息技术依赖性强并主要由城市化带动的现代服务业,其优势不复存在。浙江经济面临着如何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的巨大挑战。虽然近年来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2000—200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2006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288.2亿元,占GDP比重为40.2%,但工业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见表1)。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浙江服务业,从而保持浙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陆立军 《浙江经济》2014,(19):28-29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率先解放思想,大胆进行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改革;率先发展以城乡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非国有经济,引发经济运行机制的深刻变化;率先突破“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率先推进以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企业改革,较早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上述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客观发展规律、自下而上推动的内生创新活动,使浙江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上走在了全国前列。当前,面对国内外风云变幻的复杂宏观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正确认识浙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必须进一步激发市场内在动力和活力,提升和发挥浙江的内生创新动力,推动浙江发展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着力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建设“两美”新浙江。  相似文献   

18.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走过了30年改革开放历程的青海,也因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摆脱了贫困和落后,初步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从1978年到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9倍,达到760.9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增长5.8倍,达到13836元;  相似文献   

19.
弥苍 《中国西部》2010,(8):52-55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陕西省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陕西省经济总量从2000年的180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8186.65亿元,年均增长12.9%;财政收入达1389.5亿元,是2000年的7.4倍。西部大开发对陕西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陕西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均取得重大突破,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许维泽 《开放潮》2005,(8):40-42
丰泽区城市经济发展现状。1997年建区以来,丰泽区委、区政府发挥优势,勇于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了一条“以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路子,全区城市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34.46亿元、8.07亿元和4.33亿元,分别是建区时36.2亿元、1.69亿元、1.16亿元的3.71倍、4.78倍、3.7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