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回顾了近20年来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过程及其所经历的三个高潮,分析了三次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和目标模式以及新投资体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是政策决策层的主流意识决定了政策的演变、反复与震荡,或者说,政策决策层持有的价值观念与思想理论模式的变化引起了政策目标组合偏好序列乃至政策具体安排的变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演进过程表明了这样的事实:一是粮改的道路曲折、震荡;二是粮改对农业的波动和农民收入的变动产生着直接影响.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粮改应该体现以下思想:一是政策设计要体现政策决策层的效率与公正、安全等价值目标兼顾的信念,赋予政策运作以坚实的经济思想理论基础;二是政府要继续完善对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可能遭受损失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的补偿机制,以增加改革的社会可接受程度与政治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政府诚信指政府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以诚实守信作为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的道德准则。既有的政府诚信研究主要基于行政伦理的分析。而通过外部性、交易费用、制度等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对政府诚信以新的透视,有利于深化对政府诚信的认识。有利于提出矫治政府诚信缺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电子政府建设的进程是一个传统实体政府向现代虚拟政府转化的制度变迁过程。在这场制度变迁中 ,由于“政策失败起因”的存在 ,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多阻碍制度变迁的因素。今后我国电子政府制度变迁应该逐步实现由单一强制性制度变迁向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方式转变 ,以弥补有效制度供给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任何人力资本投资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制度的约束中进行的。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制度供给与需求的非均衡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力资本投资。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是保证人力资本投资长期取得良好收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会计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能更加科学准确地描述会计制度供给需求的模糊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会计制度变迁的内容也将与国际会计惯例实质性趋同,而会计制度供给模式也将朝着“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引入市场规则的混合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理论对物业税的开征进行了分析,指出物业税的开征是一种即将发生的制度安排变化,是房地产税收制度非均衡下的制度再安排,在物业税开征的路径上应选择渐进式的制度变迁,在完善、健全与房地产税收征管相关的配套制度的基础上实现制度上的耦合,以保证新的制度安排效率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8.
对于我国的弱势群体问题,必须放在制度变迁的框架内、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下岗失业人员是制度变迁以来才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城市农民工、农村的农民本来就是弱势群体,制度变迁以来,尽管仍然是弱势群体,但其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较大提高。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出现是制度变迁的成本之一。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对进一步制度变迁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9.
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以美、英、德为代表的三种证券监管体制,较有力地解释了其产生的原因各自制度环境下不同的制度变迁的结果.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环境决定了我们应在逐渐完善独立监管主体(证监会),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放松政府对证券交易所等自律组织的过度干预,让其逐步发挥自律功能.  相似文献   

10.
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集中体现与必然结果。文章首先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组织的理论入手,然后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阐述了的制度变迁过程,同时针对珠三角区域发展困境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主银行制度曾因推动了日本经济奇迹的诞生而大受推崇,后又因成为日本经济迟迟不能复苏的制度性障碍而备受诟病。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根据青木昌彦关于制度博弈均衡的观点,得出:主银行制度对经济环境变化的适应是非效率的。然后用制度变迁理论中的路径依赖原理对这种非效率进行深层次解释,认为只有引入公平的竞争才能实现主银行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与制度变迁: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完整体系,国家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本主要从国家理论中有关国家与制度变迁的相关性的角度,对国家的基本特征、国家实施制度变迁的动机,以及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问题做了分析,并说明了国家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农村信用社是在政府的扶持下产生的。政府为了获得信用社制度之外所不能获得的利益,供给了信用社制度,并且以政府自己信誉和组织成本投资于信用社,成为信用社的投资人。政府在供给信用社制度之后,成功地控制了信用社,政府对信用社控制的成功在于社员从信用社退出的成本高昂,信用社的政府产权深深地影响着信用社制度的演进。  相似文献   

14.
转轨时期的我国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管理制度,兼有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投入控制型预算管理制度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的双重特征;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反映了当前公共财政制度体系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是政府预算管理拟合市场制度的改革,将极大地降低预算管理的交易成本;有控制的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是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变迁的客观需要,具有诱使性和强制性两种制度变迁的综合特征,也体现了渐进式制度变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反腐败模式的演进历程本质上是制度的替代、转换过程。韩国的反腐败制度经历了由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转换的复杂历程。在韩国反腐败制度变迁的历程中,收益递增、交易成本和风险不断下降、路径依赖构成了韩国反腐败制度变迁的根本逻辑。在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过程中,民主法治、民众意志的觉醒、正式制度的完善和反腐败第二行动集团的出现最终催生出满足韩国政治市场需求的反腐败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16.
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以美、苏、德为代表的三种证券监管体制,较有力地解释了其产生的因素:各自制度环境下不同的制度变迁的结果。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环境决定了我们应在逐渐完善独立监管主体(证监会),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放松政府对证券交易所等自律组织的过度干预,让其逐步发挥自律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的逻辑及障碍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诺斯的工具理性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和哈耶克的演进理性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梳理,阐述了中国市场化改革对两种制度变迁理论的检验,分析了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的逻辑及障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化的供求分析框架,对我国增值税转型的目标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从各行业增值税税负受行业周期性影响以及增值税转型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的角度看,增值税的制度变迁定位为中口径模式比小口径模式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历经农民土地私有制——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制度变迁并日臻合理,制度绩效有了明显提升。然而,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存在产权主体虚置、产权客体模糊、产权主体残缺等问题,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为此,应该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延展和物权化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细分家庭承包土地使用权到个人,实现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对等化。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分类处理农村土地,保障国家利益、集体权益和农业用地,创新保障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0.
自1949年以来,中央与地方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关系历经起伏,以改革开放和分税制为时间节点,大致分三个阶段:统收统支、税利合一、税利分流。回溯我国中央与地方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制度的历史轨迹,剖析其动因,不难发现,中央与地方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关系的变革是一个帕累托改进的过程。未来,优化中央与地方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应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走适度分权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