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曾明确地说,日本的经济起飞和辉煌成就,是依靠“人的头脑、进取心、纪律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些无形的资源发展起来的。”据美国的抽样调查,受教育程度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百分比是:小学43%,中学108%,大学300%。美国管理学者认为,美国最佳公司成功的经验,其关键的关键是“公司文化”或“企业文化”,即一个企业或一家公司里独  相似文献   

2.
价值观     
<正> 劳动价值观:是劳动者(包括政府、企业员工)的自我开发,品格养成、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和社会贡献度。超越经济的价值观: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美藉华人学者杨振宁博士指出:“日本有一种能在“质量”上发现很高价值的精神结构,这也可以说是日本产品质量高,日本经济获得成功的秘诀。拥有丰富资源的美国战胜不了根本没有天然资源的日本,问题可能就在于一种超越经济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汪仁 《企业文化》2003,(8):12-12
美国是一个崇拜企业的社会。1932年就职的美国总统柯立芝就认为“美国的事业便是企业”,他说:“一个人建造一个工厂,便是建造一座教堂……在那里工作的人,就是在那里做礼拜。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了日本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日本式企业管理是美国绝对利润原则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合金文化”。中国的文化和美国的技术传到日本,被改造成“日本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日本大地,并形成日本管理的特色,由此促进了日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研究微观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闻名于世的斯坦福大学教授青木吕彦先生在深入研究了硅谷的“模块设计”原理在产品创新能力上的重要优势之后,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美国在汽车和电子制造业落伍于日本之后,美国的新产业却走在了日本的前头。他说:20世纪90年代,我在硅谷,那里是“模块化”的先锋——大量的风险企业的主要“战场”,从那里观察日本,我看到其实是日本人自己制造了“失去的十年”。  相似文献   

6.
戴明,一生集“统计学大师”、“质量管理之父”、“日本经济的救世主”、“美国复兴的导师”、“工业革命先驱”等多项桂冠于一身,一个对日本和美国都产生巨大影响的美国人,一个在日本名声大噪、达到荣誉的巅峰后再被美国人发现的传奇式人物。戴明一生获得的赞誉远非其他质量管理专家所能比。丰田汽车主席丰田喜一郎曾说过:“没有一天我不想到戴明博士对于丰田的意义。戴明是我们管理的核  相似文献   

7.
一、人与企业 人创造了社会、创造了企业、创造了企业的技术和文化,人是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创造的主体。人在经济活动中所居的位置,犹如企业的“企”字中的“人”字,去掉上面的“人”则为“止”,没有人企业便会死亡。 目前,人们都津津乐道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日本经济腾飞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的作用。西方有关管理专家指出:日本人的奥秘在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正确利用,在于人的素质,人和公司休戚与共。把人当作天赋的资源,而不是当作机器,这或许就是日本企业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 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一个国家或  相似文献   

8.
戴明,一生集“统计学大师”、“质量管理之父”、“日本经济的救世主”、“美国复兴的导师”、“工业革命先驱”等多项桂冠于一身,一个对日本和美国都产生巨大影响的美国人,一个在日本名声大噪、达到荣誉的巅峰后再被美国人发现的传奇式人物。 戴明一生获得的赞誉远非其他质量管理专家所能比。丰田汽车主席丰田喜一郎曾说过:“没有一天我不想到戴明博士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80年代是日本人的时代,世界两个最大的经济强国——美国、日本相互竞争的天平明显倾斜于日本.到1989年,日本汽车占领了美国30%的市场,日本的实用电器在美国甚至世界市场的占有率也相当高.靠应用技术发家的日本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经济发展势头如日中天,沾沾自喜的日本人开始嘲笑“美国工人已到了缺乏劳动道德的地步”,美国企业正在丧失竞争力.然而,话音未落,1993年的世界形势却翻了个,首先是美国曾经落后许多的汽车、机械和电子等行业重新取得了竞争优势,几家权威的国际研究机构发表的年度经济报告显示:1993年美国经济竞争力重居世界首位,而日本在雄居世界首位八年之后落在新加坡后面排行世界第三;1995年美国仍居首位,日本却再次下滑,落在新加坡、香港之后排第四.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不久前公布了1997年全球竞争力最新排行榜,名列前六位的国家和地区是:新加坡、中国香港、美国、英国、加拿大和中国台湾,日本名落孙山.引起世界各国专家关注的是:近五、六年来,美国经济情况运行良好,直线上升,常盛不衰,没有出现经典作家们论述的周期性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0.
CI宣言     
在社会迈入信息时代门坎的时候,CI作为“本世纪企业竞争的最后一张经营王牌”,被实业界、理论界誉为企业发展乃至实现超速成长的利器,创造经营奇迹的法宝!美国人说:CI投资是1:227的收获!日本人说:日本货之所以展示出令人生畏的试图控制世界的态势,除了质量保证,文化底蕴,更有CI的整合!我们说,企业竞争已超过了企业规模、产品功用、销售力量、人员队伍等单一竞争的阶段,已超过了质量战、价格战、广告战的阶段,达到了以CI为表现的文化战的多维度立体战境界。中国的企业要觉醒,中国的企业应觉醒:眼前的成功能多久?怎样把成功转化为名牌优势,以营造更大的成功?!中国的企业家们更要明白:名牌后面是文化,名牌的形成靠CI!二在世界级企业、世界级品牌纷纷抢滩世界经济的最后一块热土,在世界级品牌纷纷挤占中国市场的时候,中国企业迎来了国际竞争国内化、消费群体成熟化、市场区分层次化、社会分工精细化的市场“四化”时代;也迎来了内脑、电脑、外脑、人本、成本、资本“三脑”、“三本”组合化的企业时代;更迎来了察古、察时、察人“三察”复合的企业家素质挑战!这一切,集中要求CI来表现!CI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厚壤!CI构造着市场风云的憎爱分情势!CI要靠智慧去点化,文化去升华!  相似文献   

11.
美国IBM公司:“IBM意味着服务。” 美国德尔塔航空公司:“亲如一家。” 美国波音公司;“我们每一个人都代表公司。” 美国电报公司:“普及的服务。” 美国百事可乐公司:“胜利是最重要的。” 日本三菱公司:“顾客第一。” 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好产品、好主意。” 日本佳能公司:“忘了技术开发,就不配称为佳能。”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秘密武器”──“需求创造供给”的弹性化生产策略日本人利用机器人与电脑信息科技,在“需求创造供给”的经济定律下,采用弹性化的生产策略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使美国企业再度遥遥落后。弹性化生产策略是指企业针对客户的需求,迅速作出反应,变更产品,同时维...  相似文献   

13.
“及时管理制”,是70年代中期在日本的企业界流行起来的。当时,一些美国、西欧甚至日本的管理专家却认为:“及时制管理”,是日本民族特点所形成“日式管理”的产物,只适用于日本企业。到80年代初才在美国和西欧的企业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经济已是奄奄一息,几近崩溃状态,一千万失业大军嗷嗷待哺。战后第一个进入日本的美国商人发现除竹耙以外,已别无可买。 然而,曾几何时。日本经济奇迹般地崛起,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松下、日立,丰田的商品广告传遍了五大洲,誉满全球的日货潮水般地涌入世界市场。 日本经济的成功引起世人的注目,于是出现了一股研究日本经济成功奥秘的热潮。美国人从大洋彼岸邀请日本人赴美“传经送宝”,甚至到日本把有关禅宗武士的晦涩难懂的著述,也搜购一空,以期从中探索出日本人的秘密。经过一番研究探讨,人们惊奇地发现:日本经济崛起,有赖于旺盛的企业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世纪之交,回顾企业文化的历程和展望其发展趋势是很有必要的。 回顾   20世纪 70年代末、 80年代初,二战中战败、经济崩溃的弹丸岛国--日本,却在其经济发展速度上超过了世界头号强国--美国。于是,美国许多专家、学者多次到日本考察,探究日本经济产生奇迹之因。原来,是企业文化推动其经济迅速增长。他们从日本企业文化典型经验中总结出了企业文化理论,美国成为企业文化理论的发源地。有人说,企业文化之“茎”长在日本,其“花”开在美国,其“果”结在未来-- 21世纪,而其“根”却植于中国。日本企业文化与我国优秀的儒、道、兵法等传统文化有着血缘联系,我国的《鞍钢宪法》、“大庆精神”等也为日本企业文化所借鉴。美国《公司文化》一书中提到:“在公司文化中,日复一日的生活都围绕着数不尽的、一再重复的一些规矩在旋转,这些规矩没有形成文字,却又为人所共知”。这和孔子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上至一个国家,下至任何一个单位、群体,如施行德政,就会像北极星一样,使全体成员自觉地团结在你的周围。 )的含义多么类似。被誉为“ 21世纪管理大典”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相通之处:两者均高扬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 70到 80年代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令世界震惊。日本国内经济欣欣向荣 ,更将经济触角伸向了欧美市场。日本企业为何有如此好的经营业绩 ?1 981年理查德·帕斯卡和安东尼·阿索斯出版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一书分析了日本经济赶上并超过美国的原因。一、日本企业“内和外争”思想的产生人们将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总结为“内和外争” ,笔者认为“内和外争”并非儒家的“和”与西方的“争”的简单叠加 ,而是有了自己的创新。首先是“内和”的思想的渗透。日本企业不仅在内部营造良好的“和为贵”气氛 ,强调团队精神 ,还在管理系统与外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的“江湖”感,可能是外国企业既不了解更难理解的“美国人不怎么关心,欧洲人乐得作壁上观,日本人则不高兴,韩国人表面高兴,港台华人深感骄傲!”这是联想2005年合作伙伴大会期间, 联想一位副总裁在饭桌上形容的各地区舆论对联想收购IBM PC部门的反应。该高管兴致很高,形容不同态度时有滋有味。说到“作壁上观”的欧洲人,带点轻盈的笑容,讲到“不高兴”的日本人,表现漠然; 谈到“表面高兴”的韩国人,言语淡然; 而当形容港台华人,则举起大拇指摇晃、口中啧啧,模仿支持状。  相似文献   

18.
一、企业文化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企业文化"是美国学者在70年代期间,比较美、日两国企业管理的根本性差异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优势一直称霸世界,但自70年代起,日本经济却突飞猛进,大有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势.日本的迅猛崛起,引起了美国有识之士的关注.于是在70年代后期出现了美、日管理对比研究热潮.许多美国学者惊奇的发现,造成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是日本将外国技术、设备、规章制度、财务分析等硬性的管理与本国民族文化:诸如人、目标、信念、宗旨和价值观念"软"因素相结合的结果.这种"软"因素虽与社会文化有关,但又不是整个社会文化,而仅仅是反映一个企业的传统风貌的"亚文化"或"微观文化",是一种经济和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被称作"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9.
人才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保证。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充分地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聪明才智、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人尽其才;其次是搞智力投资,大力培养新型人才。据统计,美国现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额,大约有一半是由于改善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取得的,这是美国高新技术领先于世界的重要原因。美国著名的企业管理专家托马斯认为:“出色的经营管理不能离开人,要以感人的纯朴,真诚美好的价值观念去激发人的热情”。美国许多权威管理专家公认:日本的成功奥秘不在于惊人的生产效率,而在于日本员工的忠心耿耿及和公司患难与共的感情。日本索尼公司总裁盛田昭夫指出:“在日本企业里,那些经营最成功的公司往往不是利润最多的公司,而是命运共同体意识扎根最深的公司。”一个参观日本汽车业的美国教授惊奇地发现:“我以为日本有巨大的成本优势和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原来关键不在这  相似文献   

20.
一、中小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德国把中小企业称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日本则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美国政府更把中小企业称作是“美国经济的脊梁”。从我国情况看,目前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