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泰纳线"考验中国能源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2月31日,俄政府已决定由俄国营石油运输公司修建一条从泰舍特至纳霍德卡的石油运输管道,从而使引人关注的“安大线”与“安纳线”之争划上了句号。拟修建的这条远东输油管道将以西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州和雅库特自治共和国等地区的油源为依托,面向亚太地区供油。管道经过的俄7个联邦主体此前已经批准该方案。该管道造价预计为107.5亿美元,输油能力为每年8000万吨。  相似文献   

2.
2000年俄罗斯燃料能源工业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俄罗斯石油产量比1999年增加了5.9%,达到3.23亿吨;石油加工量比上年增加570万吨,达到1.745亿吨;石油出口总量(含过境出口1410万吨)达到1.45亿吨。天然气比1999年减产5.6%,总产量为5842亿立方米。多项跨国输油气项目和国际合作进展顺利;与欧盟以及与亚洲国家在燃料能源领域扩大合作的“能源外交”工作已经开始。俄罗斯燃料能源工业的政策措施一方面强调必须保证增加资源的生产,另一方面强调切实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为此将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增加高新技术服务和生产,同时继续实施有组织和有技术保障的能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白俄罗斯2009年11月1日的决议以及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签署的有关使用干线石油管道的协议,从2011年1月1日起,白俄罗斯将俄罗斯通过该国境内运输的石油产品过境运输费提高2.5%,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2004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以及发电、运输业对燃料的需求激增,使中国石油进口量在国际油价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仍大幅上升。原油进口量突破1.2亿吨,增幅达34.8%;成品油进口量首次超过5700万吨,增幅达34.1%;原油和成品油净进口量达到创记录的1.437亿吨,加上LPG和其他石油产品的净进口量,石油净进口总量高达1.515亿吨,同比增长45%,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接近50%。2004年,中国石油进口总额高达4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12.56%。由于国内炼厂脱硫能力的限制,来自中东的原油占进口原油的比例有所减少,俄罗斯和非洲石油所占比例增加。2004年,中国从多年的柴油净出口变为净进口,柴油进口量比2005年骤增2.24倍,全年净进口量达到211万吨。燃料油进口量增长28.4%,达3050.9万吨,与此同时,成品油出口量大幅度减少。展望2005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长的旺盛势头可能因经济增长放缓而有所减弱,但运输燃料需求的增长仍将强劲,预计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将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油气工业:2004年回眸与前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俄罗斯石油工业发展依然稳健,原油产量和出口量均有大幅度增长。与上年相比,原油产量增长9%,达4.5g亿吨;天然气产量增长2%,达6335亿立方米;原油出口量增长9%,达2.5亿吨;原油出口创汇增长26%,达485亿美元;原油加工量增长较慢,仅为1.2%,达228亿吨。尤科斯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以及TNK-BP公司在俄石油领域仍然保持领先地位,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绝对优势位居俄天然气行业榜首。预计俄2005年的石油产量与出口量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石油产量有望达到4.8亿吨(970万桶/日),原油出口量将增加到4.5亿吨(50万桶/日)。俄政府将在2005年加强对上游市场的投资开发,特别是东西伯利亚地区的油气开发,并准备拍卖该地区的38个油田。与此同时.俄政府也将严格控制外国石油公司获得其上游资源的开发权、除俄方控股的合资公司外,将禁止其他外国公司进入其油气资源的开发领域。  相似文献   

6.
有关数据显示。从1993年起我国戎为石油净进口国,到2002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30%,2003年原油净进口量达到9100万吨。比2002年激增31%.石油日消耗量达546万桶。专家分析,到2005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将超过1亿吨,2010年将达到1.5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达到37%和45%。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石油净进口将达到每日1000万桶.这意味着届时我国所需原油将有80%以上来自深受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影响的国际石油市场。  相似文献   

7.
中国造船厂计划5月向伊朗石油运输运营商NITC交送12艘超大型油轮中的第一艘,油轮的载重量为31.8万吨。欧盟的石油禁令将在2012年7月生效,愿意运输伊朗原油的海运公司数量大幅缩减,迫使亚洲石油买家更加依赖伊朗自有的油轮,这些新的船舶将壮大NITC船队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8.
哈萨克斯坦总理艾哈迈托夫颁布命令,责成政府及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今年着手兴建阿塔苏-阿拉山口-独山子(中国新疆)的中哈石油管线第二期工程。中哈石油管线从哈里海沿岸城市阿特劳到新疆的独山子,全长约3000千米,年输油量2000万吨,预计耗资30亿美元。中哈合作兴建的第一期肯基亚克到阿特劳管线长448.8千米,  相似文献   

9.
媒体观览     
《中国石化》2004,(3):71-72
我国海外石油战略被迫转向———弃俄从哈在中俄石油管道的问题陷入说不清道不明的迷雾中时,此前已列入意向的中哈石油管道项目再次浮出水面。由于俄罗斯方面重新考虑其西伯利亚石油管道的走向问题,原本已经准备签署最终协定的安加尔斯克至中国大庆的管道项目面临废止厄运。俄官方一些舆论倾向于支持向日本输送石油,建议修建从安加尔斯克通往俄远东港口纳霍德卡的输油管道。这一变化使得搁置已久的哈萨克斯坦到中国的石油管道计划日显重要,哈萨克斯坦因此可能取代俄罗斯成为未来向中国输送石油的主力军。中哈石油管道进入二期建设最近,中哈…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2005年,在国际高油价的影响下,中国的石油净进口量(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和其他石油产品)比上年下降了5.2%,降为14361万吨。国内石油产量增长加快,使得原油净进口量仅增长1.4%,达到11902万吨;进口燃料油和采油大幅减少,汽油和柴油出口增加,成品油净进口量比2004年的2642万吨减少53.9%,降至1746万吨;高价格还抑制了对进口液化石油气的需求,进口量5年来首次下降,由638.61万吨降到614.12万吨。乙烯新装置投产使石脑油进口大增,2005年全年的进口量同比增长5.86倍。石油净进口额比上年增长14%,达到491.97亿美元。展望2006年,建立节能型社会的需要将推动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改革;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使石油消费量的增长比2005年有所加快。预计2006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增长6%,达到3.33亿吨。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在2005年暂时降低后,2006年将稍有回升,但可能仍低于2004年的49%。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我国乙烯工业的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世界乙烯产能及规模情况 乙烯是现代石油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2004年,世界乙烯的总生产能力已突破1亿吨达到了11290.5万吨/年。乙烯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几乎都有生产,根据美国《油气杂志》的统计数据,2004年。美国、日本和沙特阿拉伯的乙烯生产能力居世界前3位,分别为2832.3万吨/年、750.7万吨/年和584.5万吨/年,中国为533.8万吨/年。但中国乙烯实际生产能力要大于这一数据,为608.5万吨/年。应居世界第3位。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我国合成树脂市场分析及2005年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强劲,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内石油石化产量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2004年前11个月,全国乙烯产量达572万吨,合成树脂及聚合物产量为1632万吨,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7%和10.5%。预计全年国内乙烯产量达630万吨,聚合物产量1800万吨。国内塑料制品也保持了较快的增幅,去年前11个月国内塑料制品产量达1660万吨,同比增加了11.6%,出口量达682.5万吨,同比增加18.8%。  相似文献   

13.
2002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2002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达到创记录的7180万吨,比上年增长了10.7%。其中,原油净进口量为6940、77万吨,同比增长了15.2%。原油净进口量占原油加工量的比例首次超过31%。含硫原油进口量上升到2410万吨,增幅为2.8%,约占原油总进口量的35%。苏丹成为非洲对华原油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来自苏丹的份额油达到642万吨,增长了29.2%。成品油进口量为2035.20万吨,同比下降了5.1%。成品油非国营贸易未对国内市场产生大的影响。成品油出口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1070.81万吨、增长了15.6%,其中汽油出口突破600万吨。预计,2003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仍将保持上升势头。成品油进口配额数量为2530万吨,其中非国营贸易为530万吨,配额中大部分仍是燃料油。2003年由于国家新标准16家机构从事非国营贸易,石油进口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加剧,但是柴油进口的少量增加还不足以影响国内市场的供需结构。中国石油进口量在不断上升,进口石油的一半左右来自局势动荡的中东地区,而中国缺少应对石油供应中断的手段,因此石油供应风险在增大。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1.4%,为过去13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石油净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1.855亿吨,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49.85%。原油净进口量达到1.594亿吨,同比增长14.8%。2007年,国际成品油市场的高价格刺激了国内油品出口,并使燃料油进口量缩减13.7%,降到2412万吨。2007年秋季的“油荒”使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不惜亏本大量进口柴油和汽油,以解国内市场“燃眉之急”。受国际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国内炼厂增产和液化天然气等替代燃料发展的影响,2007年中国液化石油气净进口量继续下降,降幅达28.6%,由上年的521万吨降到572万吨,进口量萎缩到10年前的水平。预计2008年中国GDP增长可能仍高迭10%或更高,油品需求保持旺盛增长,石油净进口量预计达2亿吨左右。国际油价空前高涨和国内通货膨胀风险可能继续阻碍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实行。  相似文献   

15.
数字     
《中国石化》2013,(4):5
42亿美元目前,意大利能源巨头埃尼集团已签署协议,同意以42.1亿美元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出售旗下埃尼东非28.6%的股权。埃尼东非在非洲莫桑比克拥有大型近海Area4天然气田。1200万吨哈萨克斯坦石油运输公司(KTO)总经理日前透露,哈萨克斯坦计划在2013年向中国供应至少1200万吨石油,高于上年的1100万吨。目前中哈石油管道年输送能力已达1400万吨。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8月11日-2022年9月10日国际匈、斯两国恢复经由“友谊”输油管道接收俄石油匈牙利政府8月11日称,俄罗斯已恢复从过境乌克兰的“友谊”输油管道南线向匈牙利输送石油。斯洛伐克方面前一天同样证实,重新经由这一管道接收到俄石油。“友谊”输油管道起点在俄罗斯西南部萨马拉州,北线经白俄罗斯通往德国和波兰,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油气工业:2003年回眸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2005石油工业发展稳健,原油产量和出口量大幅度增长。与上年相比,原油产量增长11%,达4.2亿吨;天然气产量增长5.6%,达6164.5亿立方米;原油出口量增长12%,达2.1亿吨;原油出口创汇增长26%,达565亿美元:原油加工量增长1O%,达2.25亿吨。在石油行业,尤科斯石油公司的各方面指标都超过同行企业,成为行业龙头.而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仍以绝对的优势位居俄天然气行业榜首。俄能源部计划2004年进一步提高原油和天然气产量,使之分别达到4、52亿吨与6241亿立方米;同时,完成对《矿产资源法》的修订。俄罗斯在2004年还将进一步加强与美、德的能源合作以及与欧盟的能源发展对话,并继续保持与阿拉伯国家等从政府到部门的全方位合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油市场年度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中国石油市场,产销两旺。全年原油产量为1.745亿吨,同比增长2.9%,增幅比2003年增加1.4个百分点;天然气产量达40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5%,增幅比2003年增加11.7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达到27306.8万吨,同比增长15.7%,增幅比2003年提高2.9个百分点。石油总进口量同比增长52.0%,净进口量增长45.7%,而出口量呈下降趋势。1~11月,石油表观消费量达29566.28万吨,同比增长18.44%。石油价格波动上涨,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双双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预计2005年石油供需增速将回落,但仍保持高位。估计2005年原油需求量达52256万吨左右,石油总需求量达35400万吨左右,全年原油产量预计约为17650万吨,原油加工量约为29200万吨。由于2005年国际油价仍会维持在30美元/桶以上的较高水平,同时,中国政府也会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国内油价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以抑制石油需求的过快增长,因此,2005年国内成品油平均市场售价水平可能仅略低于2004年。  相似文献   

19.
武钢股份公司运输部主要承担青山厂区原燃料、半成品及成品的铁路运输任务,经过55年的发展.铁路运输组织信息化和装备的现代化已达到冶金运输行业先进水平,年铁路运输总量已超7000万吨。  相似文献   

20.
世界石油巨头进军中国市场   中国有可能重新开办石油交易所   “两兰”合并重组启动实施   大港将建成我国最大凝析气田 俄欲对华出口石油  ○为了实现向中国输出石油的计划 ,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准备在 2004年前建成一条由东西伯利亚通往中国的输油管道 ,年输油能力达 3000万吨 ,相当于俄目前石油出口总量的 1/4。   ○位于天津市东南约 40公里的大港千米桥凝析气田目前已探明凝析天然气地质储量 305.1亿立方米 ,凝析油 895.9万吨 ,含气面积为 44.2平方公里 ,这是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发现的最大的一个凝析气田。   ○中国石油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