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现一种通过大学"集群"方式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型办学模式,即大学城.资源共享是大学城建设的核心理念,是贯穿大学城建设与发展始终的灵魂.对国内外大学城的资源共享分析,结合重庆市南岸区经济社会现状,提出江南大学城人才资源共享措施. 相似文献
2.
3.
4.
5.
文章将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为基础,贯穿经济制度演变的发展脉络,纵向比较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用地制度,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土地政策,通过对制度政策的经济学分析来探讨农村土地资源在区域内共享和流转的可行性及其有效性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7.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为图书馆一个必须的选择;但是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发展非常缓慢,直到现在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为加快我国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可从管理、经费、人员、网络设施建设以及大力建设特色数据库等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8.
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性建设工程,无论是模型的建立还是具体过程的实施都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应遵循构建系统的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稳定性原则,还应遵循共享体系建设自身特有的一些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统筹规划,资源、资金合理配置,依法、标准化建设,以及以利益为主线、贯穿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始终的利益性原则,这些主要原则构成了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指导原则体系。下面,将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构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所应遵循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0.
11.
大学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资源共享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可通过大学城不同高校图书馆之间资源共享来实现,以扩大不同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节约办学成本,提高高校办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是造就高级医疗科技人才的基地。实验室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重要场所,是反映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1]。实验室的合理化建设与科学化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进入"十二五"以来,国家对教育和科研的创新发展日益重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下,不断推出支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我院为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医学院对原隶属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实验室进行了整合。各专业实验室设备器材的资源共享扩大了设备器材的使用范围,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如模拟手术室是临床外科技能中心,可供临床专业,护理专业,麻醉专业共用。体现了学校整体化管理的现代化模式,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受到广大教师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深化,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教育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馆藏资源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拟从建设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和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这两个方面入手,重点阐述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建设,深刻剖析馆藏资源建设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便更好地促进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建设,从而促进高校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数量的增多,大型仪器设备在高校实验室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但是由于对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不合理,使得大型仪器设备不能充分利用,资源共享率低,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年来迅速兴建的大学城,管理上出现了共享难以实现、漠视文化建设和内部管理混乱等问题。以体育为突破口,通过体育资源共享、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等措施,能针对性的改善大学城尴尬的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17.
18.
高校图书馆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对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为例,介绍了高校图书馆绩效考核制度中的考核要素、考核体系等方面,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绩效考核的实证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统计分析法,通过Internet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对陕西省非中心城市的六所高校体育院系2005-2010年体育科研论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统计数据表明:近六年来陕西省非中心城市的高校体育院系的科研论文数在不断的增加,科研水平在逐步提高;科研论文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学校体育、体育理论这两方面,竞技体育、体育产业方面的论文较少;有部分学校也发表了少数非体育类科研论文;这些学校的论文刊登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较少,分析得出,陕西省非中心城市高校体育院系的科研水平较弱,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提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依据统计数据分析当前低碳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激励的视角设计低碳校园建设的有效途径,以有效推动低碳校园的建设,营造低碳大学城,并为国内其他高校和大学城区低碳建设提供借鉴和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