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建筑能源损耗主要来源于建筑外围护结构,外围护结构节能是建筑节能的关键。选择民用建筑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节能技术条件,指出传统民用建筑外围护结构存在的节能缺点,着重阐述了外墙、外门窗和屋面节能施工技术及施工要点,并从材料、成品保护、质量管理及现场检测方面提出了节能施工的保障措施,对提高我国南方地区民用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施工水平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京房地产》2006,(9):I0014-I0015
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的监督管理,保证民用建筑工程符合建筑节能标准,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3.
《湖南房地产》2006,(8):56-57
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的监督管理,保证民用建筑工程符合建筑节能标准,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提倡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通过减少能耗来有效改善建筑内部的温度,为居住者创造一个舒适宜居的环境,是未来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方向,也符合我国的建筑节能施工目标,这对有效节约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意义。鉴于此,文章首先针对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然后从五个层面分析西北严寒地区民用建筑节能在工程监理中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的技术也不断进步。关于如何加强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也日渐提上了日程。现主要从质量、安全施工、验收等方面入手,就建设质量、建设进度、建设安全、验收等方面进行论述,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建筑节能工程发展的需要和目前的状况,结合自己的心得体验,着重从设计、施工角度对民用建筑的墙体、门窗、屋面、地面等工程阐述了几点认识,希望对建筑节能工程或节能建筑有一定借鉴作用,愿与同行人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密度不断增大,工业与民用建设逐渐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在节能工艺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文章将对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节能工艺的基本内容和应用效益进行概述,并结合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节能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谈谈节能工艺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社会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不断推动着城市化的建设.而在维护全球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民用建筑单位应多关注施工过程中节能技术的有效应用,以便降低对能源的消耗,进而推动国内节约型社会的快速发展,进而提升民用建筑单位施工中的节能技术水平.本文主要从当前民用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的现状展开分析,分析节能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意义,深入研究民用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的施工要点,以期提升国内民用建筑施工中的节能技术水平,进而推动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桩基础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是深基础的一种。按桩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桩、钢桩、木桩等,按受力分类为摩擦桩和端承桩,按桩的入土方法可分为打入桩、压入桩和灌注桩等。建筑工程桩基础不论采用何种类型的桩,施工测量都是不可缺少的。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一是把设计总图上的建筑物基础桩位,按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准确地测设到拟建区地面上,为桩基础工程施工提供标志,作为按图施工、指导施工的依据。二是进行桩基础施工监测。三是在桩基础施工完成后,为检验施工质量和为地面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桩基础资料,需要进行桩基础竣工测量。  相似文献   

10.
第76号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热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有关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凡应当采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和《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其建设项目的审批.设计、施工、工程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及物业管理,适用本规定。第三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筑节能的日常工作可以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建筑节能机构负责。第四条国家鼓励建筑节能技术进步,鼓励引进国外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禁止引进国外落后的建筑用能技术、材料和设备。国家鼓励发展下列建筑节能技术(产品):(一)新型节能墙体和屋面的保温、隔热技术;(二)节能窗的保温隔热和密闭技术;(三)集中供热和热、电、冷联产联供技术;(四)供热采暖系统温度调控和分户热量计量技术;(五)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六)建筑照明节能技术;(七)空调制冷节能技术;(八)其他技术成熟、效果显著的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技术。第五条...  相似文献   

11.
陈良波 《价值工程》2011,30(12):152-152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屋面建筑节能设计的科学策略,从生态节能、采暖节能、绿色环保太阳能屋顶节能等方面论述了科学节能设计的创新优势及具体措施,对建筑行业深化改革、提高人性化设计水平、充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热利用在建筑中的设计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创  梅胜  杨晚生 《价值工程》2010,29(14):89-90
随着国家对节能建筑的日益重视,建筑节能设计已经成为设计师必须重视的环节。根据《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 50495-2009,从规划布局设计原则、建筑设计原则以及太阳能系统的选择三个方面对太阳能热利用在建筑设计中的要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城市道路照明建设及其节能改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铁山 《价值工程》2011,30(19):20-21
对城市道路照明建设与改造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城市道路照明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建设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上的不足;深入讨论了节能灯泡在城市道路照明建设与改造当中的应用前景,提出适合我国城市道路照明建设改造的建议,从而能够为城市道路照明的合理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王学忠 《价值工程》2013,32(5):96-97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不断发展,随着对造价控制以及环保的认识不断加强,人们对于建筑节能越来越重视。其在我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在建筑节能施工质量监督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解决的话,我国的建筑节能施工质量就很难提高,这将制约我国建筑行业的升级。本文通过对建筑墙体节能存在的质量监督问题的分析,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建筑工程墙体节能施工质量监督能够产生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肖永 《价值工程》2012,31(13):67-68
在当今世界,节约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筑节能设计是全面的建筑节能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有利于从源头上杜绝能源的浪费。本文探讨了建筑施工技术中的节能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6.
孙运动 《价值工程》2010,29(4):143-143
本文详细描述了外保温的节能设计、材料采购、施工质量与检测验收等各环节的管理及控制方法。使建筑保温节能更好的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杨冠东 《价值工程》2010,29(3):157-157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节能技术在建筑物设计和城市规划中广泛的被利用和推广。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施工、采暖空调、物业管理、政策法规等诸多方面,必须紧密协作,把好质量关。对节能住宅保温材料,施工工艺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保证新建节能住宅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质量,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李丹丹 《价值工程》2013,(33):102-103
隧道照明智能系统的设计原则遵循"安全、经济、环保、节能"的原则,也是公路工程建设的目标,本着安全性和节能型的方针,重点是解决此消彼长的矛盾,如何实现隧道照明系统控制的节能和高效是目前系统设计和应用两个阶段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蔡曼姝 《价值工程》2011,30(24):75-76
针对我国西南地震带的新型木结构住宅建设节能减排技术设计,在吸取传统木结构优良的抗震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建材,从建筑结构设计方面,对传统木结构住宅进行现代化改良。使其具有坚固耐用,舒适美观,低能耗,低排放,低成本的节能与经济效益,并为我国农村木结构住宅设计提供技术指导,使我国西南地震带新农村建设走向节能环保的科学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杜洁  郝绍菊  李荫 《价值工程》2012,31(19):69-70
不同热工分区下的住宅热环境状况及设计不相同。针对寒冷地区,节能型住宅从建筑选址、规划到建筑设计、设备选择等环节都要注意节能技术的利用,不仅要满足冬季保温要求,还要兼顾夏季隔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