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桃K的农村市场攻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市场的日趋饱和,众多企业为了占领或保住城市市场,不得不进行激烈的价格大战、广告大战和服务大战,但在硝烟散尽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于是。有战略眼光的企业纷纷把自己的触角伸向农村这片广阔天地。我国著名的保健品品牌红桃K,就是成功进行农村市场营销的厂商。红桃K集团是一家民营性质的保健品企业,其主导产品——红桃K生血剂,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市场的日趋饱和,众多企业为了占领城市市场,进行了激烈的价格大战、广告大战和服务大战,待硝烟散尽时,往往是两败俱伤。于是,有战略眼光的企业纷纷把触角伸向农村这片广阔天地。荣事达公司就是在城市洗衣机市场饱和的情况下,转而大念“农”字经,为家电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树立了榜样。大有作为的农村市场从市场规模来看消费主体,农村市场有八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4%,有2.38亿个家庭,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从购买潜力来看,农村居民的收入每年不断增加,一些农户已具有购买耐用消费品——家电产品的能力。2002年平均每个农村居民的购买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营销策划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正面临一场世界经济大战,这场经济大战的前沿阵地是市场大战,市场大战的核心是营销大战,而营销大战的制胜之机是谋略和策略较量,没有一流的策划就没有一流的营销,企业营销策划的重要性正日益突出。一、目前企业营销策划存在的问题尽管营销策划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巨大促进作用,但在中国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与中国企业面向全球化经济发展极不适应。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困境:1.经济体制方面问题。体制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好的体制…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对外资放开的产业之一,日化行业所上演的跨国巨头和本土企业的“世纪大战”早已全面打响。近两年来,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差距一直在逐步拉大,就整个市场的销售金额来看,国外品牌占据的份额目前已经超过70%。虽然如此,本土企业却在广阔的二三级城市和农村市场“屡夺战功”,令长期盘踞在一级城市的跨国公司大呼惊奇。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娃哈哈与乐百氏两家企业在果奶产品市场进行了概念大战,使果奶市场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消费深度和空间被大大拓展,使得果奶产品的衰退期被一再延迟.娃哈哈与乐百氏的市场份额因而迅速增大,最终占据了45%的市场份额,形成了果奶市场的“双寡现象”。这两家企业在纯净水市场上复制了果奶大战的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彩电大战”的硝烟未散,“空调大战”的烽烟又起,再加上过去的“钢材大战”、“VC大战”、“洗衣粉战”“化妆品战”,这频发的“战事”,不仅使人们体验到“市场如战场”的深刻内涵,更向世人昭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生产者主导”、“皇帝女儿不愁嫁”已成为历史。同时,开放政策的实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加快,进一步使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趋于融合。我们的企业再也不可能靠各种“壁垒”的庇护生存了,再也不可能靠各种政策的倾斜发展了,再也不可能靠涨价大发其财了。总之,企业借助“外力”的发展模式其空间愈来愈为狭…  相似文献   

7.
《企业与市场》2006,(7):14-15
曾几何时,当中国企业从计划经济中逐渐醒来,知晓“酒好也怕巷子深”的道理时,整个市场陷入了广告大战的竞序状态中。“广而告之”成了许多企业胜算市场的绝对手段。一时间,好的坏的,优的劣的。真真假假,广告大战把消费者忽悠得晕晕乎乎,不辨东西,稀里糊涂;许多企业刚凭借广告赢得了短暂的繁荣。但是市场很快让短视的企业尝到了苦头。很多红极一时、名噪一时的品牌罢花一现,在市场消失得无影无踪——秦池、太阳神、爱多、三株…消费者目睹了一幕幕品牌神话的上演及不太光彩的谢幕。之后,消费者逐渐成熟和理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竞争是企业之间不可避免的,但是企业之间不恰当的竞争、互相残杀的竞争则是可以避免的。竞争既有一个法则和道德的问题,也有一个策略和技巧的问题。世界知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十分注重竞争的法则和策略,从而在名利双收,独领风骚。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买方市场”的形成,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商战此起彼伏。近年来就有矿泉壶大战、空调大战、彩电降价风波、火腿肠大战,许多品牌由于在竞争中互相残杀,最终在市场上消失。相对来说,知名企业都是有一定的竞争力的,它们都是市场上的老虎,两虎相争,必有…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许多地方就已把摩托车列为支柱产业,众多企业一哄而上,摩托车市场出现无序竞争。随着国家对摩托车行业政策的调整,即由鼓励扶持变为限制发展,对摩托车实行特别消费税,许多城市相继限牌、禁牌;加之民营企业在摩托车行业的快速崛起,他们的机制更活,负担更轻,赋税更优,使摩托车行业竞争愈演愈烈,残酷的价格大战使国有企业纷纷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10.
企业市场定位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此起彼伏的“洗衣机大战”“空调大战”、“VCD大战”,许多企业不是抱怨对手的奸诈,就是哀叹顾客的不忠,很少有人从消费者的立场出发来榫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结果是:雷同的产品、雷同的功能、雷同的价格、雷同的广告,使得消费者无所适从,不知道到底是谁的“功夫”更真、更好,到头来,市场被人们看作是竞争对手之间的游戏,离消费者却越来越远了,要医治这些病症,用好“市场定位理论”是最好的药方。  相似文献   

11.
央视广告大战、卫视广告大战、整版报纸广告大战、价格战……2005年,国内学习机市场各品牌你方喝罢我方登场,大有当年VCD广告大战的汹汹气势和脑白金广告铺天盖地的狠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无疑这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但是,乱世出英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同城相竞     
<正>专题动机: 当产品直接竞争的企业同城而居时, 同城大战则不可避免。同城相争,争什么?如果仅仅是着眼于争一城一地的市场份额,在打击竞争对手的同时,忽略消费者的感受,甚至剥夺消费者对不同品牌产品的选择权, 即使赢了市场,也难免失了人心。而对方的反击则往往造成进一步的恶性竞争, 企业自身盈利能力下降不说,也导致行业整体利益受损。那么,同城相争,我们究竟应该争什么?同城大战的结果是导致了参战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还是下降?是否可以利用同城大战促使企业对上下游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在企业同城相竞的过程中, 政府是否可以有所作为,是否能够通过企业的同城竞争促进城市在这一产业内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同城大战,能不能避免恶性竞争,步入良性循环? 策划本组封面文章,意在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消费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主动。于是,为了在与竞争对手的争斗中胜出,价格战一词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纵观近几年我国消费品市场上的商品大战,无论是以往的彩电大战、微波炉大战,还是频繁发生的空调大战、汽车销售大战,大都是从价格战开始的。这是因为,“价格”这个最原始的竞争武器使用起来最为便捷,不需要什么高深的学问,连马路上的摊贩都非常娴熟。  相似文献   

14.
王玮  崔迅 《企业活力》2006,(11):30-31
进入新的世纪,我国企业市场营销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在市场营销策略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今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在激烈的市场大战中,平庸就意味着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房地产》2022,(29):8-17
2022年,新一轮抢人大战打响,19省市放松落户,其中不乏上海、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通过对北京、上海人才落户政策放松后,其他人口引流城市房地产市场研究,发现作用于房地产市场的因素并非人才落户总量,而是人才引进边际增量。  相似文献   

16.
走出“囚徒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近几年我国消费品市场上的商品大战,无论是以往的彩电大战、微波炉大战,还是最近发生的空调大战,大都是从价格战开始的。这是因为,“价格”这个最原始的竞争武器使用起来最为便捷,不需要什么高深的学问,真可谓“价廉物美”,连马路上的摊贩都非常娴熟。然而,价格战又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伤人,又能害己。所以,人们。  相似文献   

17.
金峰 《质量天地》2003,(9):26-27
又是一年月圆时,月饼市场风云再起。虽然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丑闻已经事隔一年,诚信能否治愈月饼市场“精神衰弱”后遗症……2003年4月1日,新的月饼生产行业标准的颁布,老百姓将吃到怎样高质量的“标准”月饼……“绿色、健康”成为主题,如火如茶的包装大战、广告大战、促销大战,“上帝”是否买帐……  相似文献   

18.
实施名牌战略是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客观选择杨向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加大,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我国开展经贸往来,国外产品纷纷打入我国市场、我国工业企业也自觉和不自觉地进人到这场没有硝烟的大战之中。但我国工业企业,如何在这场持久的商战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以来,随着我们国家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创新型大国,国内城市发展,各行各业各单位纷纷加入“争夺人才大战”的大潮流中,而企业作为人才争夺战的主体,既要千方百计争取人才,更要想法设法留住本企业的骨干人才,防止流失。本文采取问题导向的论述方式,对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展开分析,并从更新理念、健全制度、文化建设三个方面阐述了企业控制人才流失的主要做法。人才流失是企业发展中始终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透过这场热闹的变频空调大战背后,各家企业面临的压力并不像表面那样光鲜,市场的各种羁绊让它们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