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股市牛熊市状态中偏股型开放式基金最优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基金规模与基金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应用对数变换成本模型来研究开放式基金在我国股市牛市、熊市不同状态下的最优规模,从而为投资者理性选择投资基金和监管机构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2009年至2014年第三季度我国偏股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数据分析了基金规模对于基金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基金规模越高,则基金的绩效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出现一个规模不经济的最低点,而后在出现一个随着规模扩大而实现规模经济的阶段。文章又从风险和超额盈利角度对基金绩效进行分析。同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2009年至2014年第三季度我国偏股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数据分析了基金规模对于基金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基金规模越高,则基金的绩效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出现一个规模不经济的最低点,而后在出现一个随着规模扩大而实现规模经济的阶段。文章又从风险和超额盈利角度对基金绩效进行分析。同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开放式基金费用与绩效和资金流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文选取2006-2007年的数据,以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金费用与绩效之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与资金流的关系要分情况讨论。  相似文献   

5.
相关研究认为,开放式基金的规模大小会影响成本和收益率的高低,从而在基金费率上存在规模经济.本文利用超对数成本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开放式基金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费率的差别仅与基金类型与投资区域有关.这种结构单一,缺乏弹性的费率结构其缺陷明显.因此,本文在得出我国开放式基金不具有规模效应的同时,对费率结构调整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旻 《现代商业》2013,(36):35-37
文章以2012年至2013年我国偏股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数据,分析了基金规模对于基金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基金规模越高,则基金的绩效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出现一个规模不经济的最低点,而后在出现一个随着规模扩大而实现规模经济的阶段。但是,除了小基金之外,其盈利能力普遍低于大盘,显现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运作还不够完善,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按照开放式基金的种类,选取一级市场上30只开放式基金为样本,采用基于VaR的RAROC方法,运用统计学软件Eviews中处理厚尾现象著称的GARCH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成长型基金的绩效低于股票基金标准;平衡型基金和收入型基金的RAROC值相对较高,超过了股票基金标准;指数型基金的绩效超过股票标准(市场数据);在债券种类中,债券基金的绩效最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目前评价基金绩效的最前沿方法——超效率DEA方法,并将结果与数据包络分析(DEA)得到的结果相比较.按照股票型、配置型和债券型三种投资风格从我国的开放式基金中选取了23支,对其在2011年的绩效做出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的大多数开放式基金处于无效状态;不同的投资风格的基金绩效表现有所差异,配置型和债券型的基金绩效普遍优于股票型基金;基金绩效与基金运作时间成一定程度的反比关系.最后分别从基金投资者、基金管理者和监管机构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持续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今,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中国证券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基金绩效持续性着眼于对基金过去表现与未来表现之间关系的研究,即基金绩效是否具有可预测性。对投资者而言,如果基金绩效具有持续性,那么有关基金过去表现的信息对投资者就会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因此,通过实证探讨我国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基金绩效评估有关的理论,包括基于风险测度的评估方法、择时选股模型和绩效归属分析模型.选取三大经典风险模型对2010年我国开放式基金的业绩、基金组合的超额收益来源、各基金指标评估绩效的一致性进行评估,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开放式基金的业绩水平整体是超过市场基准组合的;基金经理有一定的选股能力但缺乏足够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目标类型的开放式基金收益率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传统的单指数模型和ARCH模型,分析了开放式基金的收益率的统计特征、ARCH效应及与股价指数的关系。实证结果表示开放式基金的收益率基本具备GARCH(1,1)特征,与股价指数有较强的相关性,但不同目标的开放式基金与股指的关系有所差异,说明基金管理公司在选择投资组合上与基金目标较为一致。有超过一半的样本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低于同期股指收益率,盈利能力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2.
Recent episodes of capital market volatility and contagion have brought up many questions about the behavior of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We address some of these questions, exploring the behavior of different types of emerging market equity funds with monthly data on individual country holdings. Consistent with the notion that fund behavior can largely be traced to redemptions by individual investors, we find that open-end funds withdraw more from vulnerable countries around crises than their closed-end counterparts. We show that open-end funds’ flows Granger-cause closed-end funds investments, possibly because the closed-end funds are forced to follow their more fickle open-end counterparts. Single-country fund flows precede those of global funds, suggesting an informational advantage of the former. The evidence does not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small funds are at a disadvantage in gathering country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3.
刘响义 《商业研究》2002,(19):112-114
2001年是我国证券市场改革的关键一年,因为在加入WTO以后,国外资金将大量涌入我国的证券市场,这必将对我国幼稚的证券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鉴于我国目前的投资者近90%都是个人投资者,证券市场监管部门在2000年就多次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并将超常规培育机构投资者列入议事日程,基金(开放式投资基金)是我国目前主要的机构投资者。然而,开放式基金的面市必将对二级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关键在于开放式基金参与各方行为的理性程度,即基金管理人专家理财的理性投资策略、市场上投资者的投资与投机行为、监管部门的监管。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克服经典GTW模型的缺陷,构造了衡量机构投资者惯性反转策略的指标——"交易策略弹性指数",并以此对中国市场上券商、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基于股票的当期收益,券商在半数研究期内倾向于采取反转交易策略,而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则倾向于采取惯性交易策略,券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中和"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行为对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晓丹 《中国市场》2008,(36):116-117
本文以开放式基金营销为背景,借鉴美国等共同基金产业发达的国家基金营销的方法,结合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进入了营销竞争时代的现状,引进国外成熟市场的理念,形成以银行、券商、保险公司及其他基金经纪机构共存的销售方式,实现营销渠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用以说明不同基金组织形式下基金管理人行为选择的差异。研究认为管理人的行为选择是其相机抉择的结果,开放式基金制度是否对管理人有更强约束力,取决于监督机制、声誉机制、管理人收入方案等因素。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减轻管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制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李学峰  文茜  张舰 《财贸研究》2011,22(5):93-98,108
运用面板模型,将交易策略指标纳入Sharpe指数多因素门限模型,分别考察在前期Sharpe指数为正和为负的情况下,惯性和反转交易策略对基金绩效的影响。对2006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开放式基金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惯性策略在总体上会对投资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而反转交易策略对投资绩效的影响则始终是不显著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开放式基金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运用T-M 模型和H-M 模型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开放式基金经理不具备选股能力,但具备一定的择时能力。此外,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之间存在强烈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自2007年初至2008年末,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一轮明显的牛熊市转换。对这一时段的基金申购赎回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在极端市态中,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申购、赎回数量的巨额差异背后,存在着中购、赎回行为影响因素的巨大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研究,可以为深入了解投资者的心理,预测和指导未来投资者行为提供很好的帮助。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基金的个人投资者正在走向成熟;基金的机构投资者较为理性,其交易行为趋向长期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开放式基金表现的动态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中信指数与中信债券指数的加权超额收益率为市场基准 ,以GDP增长率和消费物价指数的增长率以及广义货币供给增长率为条件变量 ,构建了证券投资基金表现的条件评价模型 ,对中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选股能力和市场时机把握能力进行了测度。计量方法上采用混合数据模型的回归方法以提高回归结果的有效性。研究结论为 :中国开放式基金不但具有一定的选股能力 ,而且具有良好的市场时机把握能力 ;条件模型的解释能力高于无条件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