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刘易斯模型分析我国二元经济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和平  钟坚 《价值工程》2005,24(2):19-23
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一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并且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这一二元结构会逐渐的消失。本文首先简述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其次,说明中国当前经济的二元性,既有现代化工业,又有落后农业。并应用刘易斯模型分析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最后,中国经济发展正受到金融抑制的约束,如何从金融角度促进经济发展,从而消除中国二元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全面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绿色经济效率,且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异质性影响。其中,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东部地区绿色经济效率,而中部、西部地区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潜力还需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提升中国绿色经济效率。鉴于此,应做好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与理论研究,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政策,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扩大数字技术在传统领域中的创新应用,从而提升中国绿色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升级是对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要求,其关键又在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还存在粗放型经济发展成惯性,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层次低,市场机制不完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政绩考核体系不科学等制约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升级,在分析中国经济升级的制约因素基础上提出中国经济升级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刘阳 《现代企业》2021,(5):162-163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21世纪社会呈现的一种状态——经济发展稳定、增长速度适当、产业结构优化、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发生重大转变.中国经济新常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将进入缓慢增长的新阶段,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新常态下的新特征、新趋势、新动力,从而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出口贸易的增长更是令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羡慕。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较为乐观,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经济发展实力的提升客观上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升值。文章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讨论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形成原因,旨在探索人民币升值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春花 《经济界》2008,(4):16-23
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社会,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方式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大潮为世界经济发展赢来机遇。本文从管理扩学的层面论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原因以及影响。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深入探索经济发展的演变趋势,全面揭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企业国际化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通过促进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优化资源配置,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弊端。面对中国经济国际化趋势,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采取有力的措施维护一体化体系的稳定。从世界经济角度来探讨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进程,并运用不同方法来衡量中国企业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在该背景下分析中国企业面临的整体影响和压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偏离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衡量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几个典型模型 ,度量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偏离度 ,剖析中国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原因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对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用传统的GDP难以衡量出环境对当前经济与未来经济的影响,因此,进行绿色GDP核算是促进我国经济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了绿色GDP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同时,也指出了中国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战略,促进中国向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促进中国绿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开始不断的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为迅速.但是由于部分区域经济发展较快,也从而拉大了局部地区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本文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状况实证检验入手,进而详细的阐述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原因,并对其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提醒了我国相关部门对经济不均衡发展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40年多的进程中,中国经济实现了大发展,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发展水平都实现了大跨越。然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国并没有能够同时很好地顾及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致使一些地区出现经济发展了但生态环境却恶化了的局面。2013年中国GDP增速从高速变为中高速,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今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将绿色发展作为新常态背景下国家经济发展的新战略。绿色发展的核心内涵就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动力来源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均衡性,克服发展方式与发展理念的约束条件,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经济创新是必要的。现从经济发展与经济创新的协调性上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中国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的经济增速减缓固然与全球金融危机有关,但中国经济自身发展方式累积的问题也不容小觑.长期以来中国采取的是"赶超型尾灯式"经济发展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其负作用如高投资、低消费、产业结构失衡以及外贸依存度过高等也十分明显.中国经济要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就必须将"赶超型尾灯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均衡型创新式"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更是在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中一枝独秀,保持着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一方面,中国经济学成为众星捧月,各国学术界都对中国经济学寄予厚望,希望能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探索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有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之说;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局势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经济学有责任和使命,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指导。文章正是立足于探索中国经济学的一般规律与其历史使命两个方面去探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与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经济发展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30年来,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典型区域。本文分析了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共同力量,即沿海的地理优势和中国经济改革的优惠政策。进而运用数据对比,挖掘东部三大都市圈经济发展中差异化的主导力量,京津冀都市圈是政府干预主导下的经济发展;长三角都市圈是市场力量主导下的经济发展;珠三角都市圈是由政策引导和外向型经济等外在力量作用下政府干预和市场力量共同作用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增长的两难困境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极为不利的外部环境,导致传统增长模式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两难困境日渐凸显.如何应对危机,破解中国经济发展的两难困境,促使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地增长,不仅需要一系列提振经济的短期应急之策,更需要构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贸易和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发现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不明显,而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变得十分突出和重要。贸易发展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是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迅速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贸易除了直接促进经济发展之外,还通过影响经济领域的制度变迁,从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为中国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机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等经济领域的制度变迁,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坚持市场化导向的经济改革,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成熟的法治市场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于当前中国经济而言,既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又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归根到底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崔晨涛 《经济界》2015,(2):69-75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在中国经济进行转型升级的变革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为河南省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河南需要牢牢把握这一机遇,重点推进产业聚集区建设,为新时期河南产业聚集区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开创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将带动中国经济的再次飞跃,与此同时,也将成为在华外企与中国经济互利共赢、比翼齐飞的一个新契机。  相似文献   

20.
香港经济发展的巨大契机□杨松华多年来,“中国因素”一直是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内地已经成为香港经济持续繁荣稳定的强大支持者。香港回归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势头,必将给香港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香港将成为中国高科技产业中心70年代以前,香港经济结构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