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海西地区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的现状 海西地区目前共有农村信用社45家,其中县级联社5家,信用社28家,分社及储蓄所12家,农村信用社现有结算方式以支票、汇兑业务为主.2002年开通了省辖电子汇兑业务,异地结算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依托,各农村信用社内部没有自成体系的全国资金汇划体系.2004年海西农村信用社现金业务占业务总量的96.1%,跨社和跨县办理结算业务分别占业务总量的1.9%和0.55%.  相似文献   

2.
2004年4月初,陕西省联社筹备组调研小组对汉中市及汉台区、城固县、西乡、洋县、勉县等五县(区)农村信用社联社产权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研究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改制联社清产核资中的资产核实情况及其形态变化;统一法人社的改制进程及存在问题;落实资金扶持政策及采取的措施;正确处理信用社改革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之间的关系;基层联社对当前信用社改革的意见及建议等.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可忽视.一方面,信用社资金大量闲置放不出去而上存联社;另一方面,农户有贷款需求苦于没有合法抵押手续而贷不到款.如何打破这种尴尬局面,架起农信社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呢?就此,本人想谈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自从1997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分家后,农信社才开始了自身的电子化建设,且至今收效甚微,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电子化的应用更为落后,单从信贷管理上看,部分农信社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据调查,某辖区六个联社中仅有一个联社信贷业务实现了微机管理,其他联社还存在有未配备微机的基层信用社.  相似文献   

5.
去年下半年以来,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全国在8个省市举办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并即将结束。中央决定,今年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下半年逐步扩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在农村信用社改革逐步推开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关注.本文提出要重点研究和关注组建省级联社问题、市地级行业管理机构设置问题、省级政府、省级联社、银监会在对农村信用社管理方面的相互关系问题、产权制度模式选择问题、如何用好中央给予的扶持政策等问题。建议通过研究、关注、处理好这些问题,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日前,澄城县农村信用社在省联社人事部门和市办事处的主持下,进行了一次联社副主任的推荐和选拔工作.  相似文献   

7.
西安市农村信用社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市一支重要的金融力量.现全市农村信用社发展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城区农村信用社发展速度明显快于郊县农村信用社.城区农村信用社(碑林、雁塔、莲湖、未央、金花落、长安和临潼,下同)的存、贷款规模占到全市农村信用社的73%和76%.但面对经营环境的改变,城区信用社经营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已影响到城区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艺 《西部金融》2012,(11):52-54
本文通过对铜川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现状的调查,深入剖析了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取向和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省联社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试点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股权结构单一,资本充足率低,增资扩股难.目前农村信用社的股金构成主要是自然人股和职工股,法人股、个体工商户和其它经济组织几乎没有,资本充足率在5%左右,隐含着极大的支付风险.受农村信用社财务状况的影响,农民对合作制金融机构认识不够,主动参资入股的积极性不高,增资扩股的资金来源不充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必须看到,其在进行市场化、商业化改革中出现了诸多的新问题、新矛盾.例如,信用代办站的撤销给农民的存取款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农村信用社立法已刻不容缓,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将会对农村信用社带来巨大的冲击风险等.因此,有关各方应为农民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尽快研究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金融体制,确定合理的"三农"贷款利率,给予农村信用社以公益法人、免税团体的待遇,加快制定《合作金融法》,建立互助合作金融体系,完善和改革省联社和县联社体制和县联社、基层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机制,进一步简化和修改《农村资金互助社示范章程》,促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非均衡协同发展战略的战略重点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来解决"三农"问题.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可通过提供资金支持以增加农村资本积累和对农村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来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对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和农村存在的多重均衡性要求我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应发展为一个功能定位清晰、具有地方特色的、能提供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业务的多层次的银行机构体系.具体措施包括通过省联社的转型整合省级行政区内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农村信用社主要向农村合作银行转变并突破县域经营的限制;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区域不应完全重叠,以使两者保持适度竞争;农村资金互助社应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设立,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同构与共生.  相似文献   

12.
1996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为农村信用社实现自主经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经过近几年的运作,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经过我们最近组织检查发现,农村信用社在购建固定资产中存在着挤占信贷资金,过分追求规模而造成浪费以及管理混乱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给农村信用社经营带来诸多隐患,甚至造成新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3.
吴金彪 《西部金融》2006,(10):49-50
从1999年开始,为解决农民贷款难和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匮乏问题,中央银行在全国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实施了支农再贷款政策.7年来,它不仅扭转了贫困地区农民贷款难的局面,而且大大提高了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但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急需资金扶持之际,定西市支农再贷款却呈现出萎缩趋势,对此,笔者就此问题开展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4.
张军 《全国商情》2008,(9):68-69
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当前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产权制度设计缺陷,不能有效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增资扩股中出现许多问题,形成许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所有者和合格的股东;背离产权的逆向管理体制不舍理,省联社过度的行政干预;法人治理形似神不似,"三会一层"流于形式等等,并对下一步的改革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塔城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情况及效应 以辖区乌苏市农村信用联社贷款利率定价为例.该联社对贷款利率定价采取三个档次,即自然人与法人入股的社员和非社员各为一个档次,自然人分入股为70%,非入股80%上浮幅度,法人为入股60%,非入股70%上浮幅度.据了解,考虑到县域经济发展程度及当地农牧民的收入水平,联社根据人民银行总行所颁布的利率决定贷款利率定价上浮区间,基本分为70-100%以内,其中以80-100%为多.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金融的基础.然而,由于历史、体制原因,目前,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某农村信用社截至2002年3月底,其业务经营状况是:资产总额267万元,其中各项贷款161万元,存放联社款及库存现金66万元;负债总额为427万元,其中各项存款为92万元,应付利息7万元,调入调节资金300万元(包括借入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90万元);该社历年吸收的股金额为39万元,当期亏损为1.3万元,历年亏损挂账198万元,该社所有者权益实际余额为-160.3万元.该社的各项风险监测指标如下:存贷款比例为175%,不良贷款比例为53.35%,其中两呆比例为33.16%,加权后的资本充足率-101%.资不抵债净额为14万元.高负债经营使该农村信用社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这可以说是贫困山区农村信用社的一个典型代表或着缩影.  相似文献   

18.
全疆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召开后,人行昌吉州8家农村信用社联社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结合自治州党委提出的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就农村信用社当前形势下支农工作展开讨论,献计献策,共谋支农大计,形成了全州农村信用社支农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西部金融》2001,(4):11-15
伴随着共和国50年的风风雨雨,农村信用社从成立到现在,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农村信用社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烙印逐步暴露出来,按照合作制原则发展信用社在实践中遇到了挑战.本文在对西北地区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西北地区农村信用社走出经营困境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西北地区农村信用社要走出经营困境,必须考虑到目前我国经济金融领域的深刻变化,既要加强内部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时也要对信用社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行管理跟进与体制变革并举,多管齐下,重构新形势下有西北地区特点的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一、贷款利率定价现状 (一)贷款利率定价情况.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都是由联社按照贷款人和贷款期限长短进行简单分类,制定统一的利率价格由基层社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