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义亭 《商业时代》2012,(8):110-111
国际私法体系应当是法律体系意义上的体系,国际私法的范围因其概念的不确定性和富有争议性,需要以国际私法的体系取代之。分散的国际私法规范不能直接构成国际私法体系,国际私法体系有两个主要子系统,一是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二是涉外商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相似文献   

2.
《商》2015,(51)
新近的国际私法国际立法和各国国内立法纷纷在其立法中确立了保护弱者权益原则。与此同时,社会的进步和国际私法立法的发展,也推动着国际化法的宗旨悄然地发生变化,即传统国际私法追求判决结果一-致为宗旨逐额地被现代国际私法追求判决结果的公正和合理为宗旨所取代。而要实现判决结果的公正和合理,势必要对弱者权益给予特殊保护。我国的国际私法立法虽然规定了诸多保护弱者合法权益的条款,但并未将保护弱者权益原则明确界定为我国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不仅如此,我国国际私法关于保护弱者合法权益的规定,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国际私法的相关规定相比尚不充分和科学。此外,近些年来,我国学界对国际私法保护弱者权益原则虽然有所研讨,但更多地是关注该原则的历史演进和表现形式,而对该原则的理论基础和完善举措等问题的研究尚欠深入。基于此,有必要对国际私法保护弱者权益原则作进一步研究,并希望能对我国国际私法保护弱者权益原则的完善有所婢益。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学者对法的渊源有不同的理解,基于此,对于学说能否作为国际私法的渊源这一问题学界争论已久,莫衷一是。判例法国家承认学说作为国际私法的渊源毋庸置疑,而在我国现行法律体制下,学说不是法律的渊源,也就谈不上作为国际私法的渊源了。但是基于国际私法这个法律部门的特殊性,无论从国际私法的产生与发展、调整对象、基本任务,还是从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或者地区友好的民商事往来等诸方面考量,将学说作为我国国际私法的渊源都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人权保护的理念及国际私法追求实质正义的取向,决定了国际私法应当对弱者进行保护.本文认为国际私法应将保护弱者原则确定为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使其发挥立法准则等功效.在具体运用该基本原则时还应注意"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商》2015,(7)
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导致具有涉外因素的法律关系不断增多与复杂。为了更好的调整和规范具有涉外因素的法律关系,对国际私法进行法典化是个恰当的选择。本文从国际私法法典化的相关概述及其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现状来阐述国际私法的法典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变换,传统的国际私法在向现代国际私法转变,冲突规范是国际私法的核心,它也正经历了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的主旨转变,这种变化反映了法律时代精神和内在价值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张加犁 《致富时代》2011,(10):179-180
关于国际私法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在国内外都存在较大争议,通过该文的论述,认为早在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已经有国际私法的实践,巴托鲁斯只是法则区别说的确立者、集大成者而不是创始者,国际私法理论真正起源于中世纪的意大利。  相似文献   

8.
郑云霞 《商》2013,(15):204-204
关于国际私法性质的问题,在法学界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其中以国际法学派、国际法学派和二元论学派更为受法学研究者的支持。本文将通过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和法律渊源等方面来论证国际法学说的合理性,以便我们能够更好的进行国际私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杨杨 《商》2014,(2):251-251
本文通过从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的国际性、法律渊源的国际性、法律作用的国际性、基本原则的国际性四方面来浅谈国际私法的国际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国际私法趋同化趋势在含义、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描绘出了国际私法趋同化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中国在此趋势中应当采取怎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进口贸易、境外消费和对外劳务输出数量不断增长,涉外合同的数量与日俱增,确定合同准据法的原则越来越重要。文章通过对国际私法中意思自治原则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对我国国际私法的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国际商务研究》1991,(3):58-61
<正> 一、国际私法调整的对象是什么? 国际私法调整的对象是超越一个国家界限的各种民事关系。从一个国家的角度讲,这种超越一个国家界限的民事关系,又可以称为涉外民事关系。人们习惯于称国际私法调整的涉外民事关系为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两个概念在这个特定的场合其内涵与外延并无区别,“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就是指需要通过法律去调整的那一部分涉外民事关系。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是在国际民事交往中产  相似文献   

13.
《商》2015,(50)
在国际私法制度中,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可谓历史悠久。由于该制度本身的特点所致,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国际私法中经常被援引,但是各个国家援引的情况不尽相同,本文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针对我国对于该制度的司法现状,来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我国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国际私法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最密切联系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同时,研究最密切联系原则对于丰富和发展国际私法制度,推进法治国家之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从最密切联系原则之产生,研究该原则之概念、定位,进而讨论其利弊得失,做出了权衡利弊、正确把握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之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当代国际私法的核心问题,在各国立法及其实践中得到了普遍的确立与运用。我国在国际私法立法方面一开始就接受了最密切联系原则,但对这一原则的适用标准不够完善、具体,因此导致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法官拥有了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在WTO所推动的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的适用应体现法的公平正义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反致与转致制度能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传统国际私法所追求的主要目的—寻求判决的一致外,还可以为法院提供法律选择的回旋空间,在有特别需要时又可以扩大内国法的适用范围,在国际私法中应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从反致制度的产生入手,列举反致的分类,分析反致制度在我国的法律适用,最后提出个人对反致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一、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传统原则 传统的国际私法中确定准据法的法律适用原则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熊伟 《现代商业》2007,2(8):154-155
法总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进入20世纪以后,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引起了众多法哲学流派对法的实质正义的追求。现代民法的价值取向已从追求法的安定性发展到追求法的社会妥当性,与此相适应,保护弱者的立法在国际私法立法实践中已形成一股潮流。因此,立法者在制定国际私法时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当代国际私法的核心问题,在各国立法及其实践中得到了普遍的确立与运用.我国在国际私法立法方面一开始就接受了最密切联系原则,但对这一原则的适用标准不够完善、具体,因此导致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法官拥有了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在WTO所推动的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的适用应体现法的公平正义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20世纪国际私法领域最引人瞩目的一隅,对整个国际私法的影响都意义深远。其所涵盖的最适当法律之适用的精神体现了其对冲突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兼顾,并张扬了对实质正义的追求。本文从分析最密切联系原则内在合理性和缺陷入手,阐述了其在侵权领域的适用问题,并提出了其在侵权领域的适用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