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海崴 《理财周刊》2006,(12):92-93
啤酒是舶来品.在中国历史并不长,我国现代啤酒的酿造历史也只有百年时间.但是近30年来.中国的啤酒销量却蒸蒸日上,成为了国际上屈指可数的消费大国。1993年中国的啤酒产量已超越啤酒发源地德国,而仅次于位居世界第一的美国。  相似文献   

2.
金良 《糖烟酒周刊》2005,(11):A028-A028
塑瓶啤酒一直是行业内比较关注的话题,近年来随着生产技术的日益成熟,尤其是纳米技术开始应用,塑瓶啤酒的增长速度也逐渐加快。据悉,2005年全球用于生产塑瓶啤酒的PET将达到100万吨以上,亚太地区将达到23.5万吨。中国作为世界啤酒生产大国,塑瓶包装必将与世界同步,因此塑瓶啤酒的推广也提到生产企业的日程上来。然而从目前推广情况来看,塑瓶啤酒还处于小量试用阶段。  相似文献   

3.
<正>从20世纪初期啤酒的引入开始,我国啤酒行业的发展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啤酒产业从无到有,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年产销量超4200万千升的啤酒生产大国。从全国范围看,啤酒销量虽持续增加,但外资参与竞争、啤酒企业经济效益呈规模效应、增长趋势变缓、西部地区增长快于东部地区的增长。啤酒寡头企业纷纷将自己的战略版图延伸到西部地区,包括新疆。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20日,全球关注的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峰会在布拉格举行。布拉格地处欧洲中部、全球啤酒生产和消费大国——捷克共和国的首都,也是欧洲著名的历史和艺术名城。  相似文献   

5.
良度 《华糖商情》2001,(22):28-28
山东是我国啤酒生产第一大省。据统计,2000年山东省内啤酒产量283.4万吨,人均31.22L。这么一个庞大的产量,使得山东省内的啤酒具有特别明显的特点,几乎全是本地的品牌活跃在舞台上,外地品牌是少之又少。本地的品牌在不同地市的竞争也是异常激烈,有一些你死我活的味道。  相似文献   

6.
梁剑 《华糖商情》2001,(20):29-29
在浙江的城镇与乡村,除了不少的地方品牌外,还能接触到许许多多的外来品牌,青岛、燕京、蓝带、KK、百威、嘉士伯、珠江,这些省内其他地区的、外省的乃至外国的啤酒在浙江几乎都有市场。消费者以一种兼容的态度接纳了外来牌子,市场本身也并不欺生,给外来品牌留下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外来品牌表现良好的浙江并不是一个啤酒小省,浙江的啤酒产量在全国的排名中一直位列三甲,钱啤、金狮等也都是有全国影响的牌子。在本省啤酒发展的同时,外来品牌也能表现良好的原因,用浙江经销商们的一句活说就叫“大肚能容天下啤酒”。  相似文献   

7.
颜冲 《华糖商情》2001,(34):28-28
宿迁下辖四县,约300万人口,啤酒酿造业比较薄弱,因此,宿迁蛋糕也就成为众多啤酒企业和商家争吞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朱道化  张杰 《糖烟酒周刊》2004,(37):B016-B01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2%.目前农村啤酒人均消费量约为5升,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潜力不容忽视。由于大中型城市消费量大,市场辐射能力较强,众多啤酒企业抢滩,竞争惨烈,营销费用剧增,投资回报率下降。而农村市场尚没有得到啤酒企业的足够重视,率先建立乡镇网络,开辟农村市场,无疑将成为啤酒企业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赵菁  周淼 《广告导报》2004,(6):55-56
我国现有啤酒企业400多家,啤酒产量发展迅猛,位列全球第二,其中年产量在20万吨以上的有23家,其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当前,国内颇具实力的啤酒品牌有: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华润啤酒、珠江啤酒、哈尔滨啤酒、惠泉啤酒、金威啤酒等(如下图:中国主要啤酒品牌)。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啤酒市场上燕京、五星、北京三足鼎立,到了90年代中期北京啤酒市场燕京一枝独秀,虽然有青啤和洋啤众多对手的进攻,但燕京啤酒一直保持着市场老大的地位。2004年5月11日,北京啤酒朝日公司在京宣布,北啤怀柔新工厂投产在即,新北京啤酒即将登陆市场。得到提升的新北京啤酒无疑增加了北京啤酒市场的变数,同时也将增强整个京啤的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临近啤酒的销售旺季,经销商们也开始了忙碌,选品牌、招聘业务员、考察市场,其中啤酒品牌的选择成为经销商较为关注的事儿。最近编辑部的电话也热了起来,甚至每天我们接到七八个寻做啤酒的电话。我们对电话记录进行了整理,从中总结了以下几条“规律”。  相似文献   

12.
《商界》2007,(6):63-63
赞助体育赛事是各大啤酒企业普遍采用的营销手段,尤其是奥运会,更是被啤酒巨头们奉为最佳商机,当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百威啤酒都决定走常规的奥运营销路线.雪花啤酒没有亦步亦趋,而是另辟蹊径,采取颠覆式的非常规奥运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几大啤酒品牌的跑马圈地以及跨国啤酒巨头纷纷进军中国市场,中国啤酒市场可谓是硝烟弥漫。随着国内啤酒业几大巨头的整合力度日益加大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啤酒业的“洗牌”运动十分明显,国内啤酒厂数量从以前的上千家迅速下降到了不到400家,其中剩下的大多也是举步维艰、引不起买家兴趣的小厂。青啤、华润和燕京三大巨头三分天下的格局渐渐明朗,尤其在当前外资大举杀入的情况下,大联合、大并购将成为中国啤酒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原辅料价格以及运输费用的持续上涨。使得啤酒生产成本不断提高,部分企业开始采用调整价格的方法消化成本。由于市场激烈竞争,提升价格会带来诸多风险,一些企业采用小幅度提升流通环节价格、维持终端价格不变的方法。为了降低终端对涨价的敏感性,大多数啤酒企业采用了推出新品、弥补利润的方式,因此2004年夏季也成为中高档啤酒新品的荟萃期。  相似文献   

15.
刘会民 《糖烟酒周刊》2004,(50):A043-A045
2004年啤酒行业进入了后并购l时代。一方面。国内啤酒第一军团的青岛、燕京、华润基本上完成了对国内市场的布局,开始对所并购企业的整合,苦练内功,锤炼新的增长方式。另一方面二三啤酒军团表现活跃,紧锣密鼓地进行并购,使得区域性市场啤酒品牌数量增多,未来啤酒市场充满了变数,竞争也更为激烈。  相似文献   

16.
武刚 《糖烟酒周刊》2005,(8):A014-A014
2004年啤酒行业掀起了整合热潮,几大啤酒巨头纷纷在全国各地兼并、入股、建厂,形成我国啤酒业青岛、华润、燕京三足鼎立的局面。北京啤酒的消费量巨大。这也是啤酒企业对北京市场觊觎的原因之一,青啤是趁并购之际。顺势进入北京市场,以对内部资源进行消化、转移。  相似文献   

17.
高翔 《华糖商情》2001,(33):26-26
时值啤酒消费旺季,席卷全国的啤酒大战愈演愈烈,湖北啤酒市场上自然也是一派硝烟弥漫的景象。湖北啤酒市场最显的特点是内部战争与外来入侵并存。  相似文献   

18.
刘会民 《糖烟酒周刊》2005,(38):B0026-B0026
在济南市场,青岛啤酒和济南啤酒(品牌名称是趵突泉啤酒)竞争激烈,抬高了进入门槛,令外来品牌纷纷止步?然而,一个名为“趵青爽”的买断啤酒品牌,却在两强相争中不断扩大了市场占有率。趵青爽销售公司总经理田庆华认为,青啤和济啤的关注焦点都在对方身上,市场对策也都是针对对方制定的,对于新兴品牌的关注度不高?从细微处着手,找好切入点,新兴品牌就能够打开济南啤酒市场的缺口。  相似文献   

19.
2003年苦瓜啤成了市场的宠儿,各个厂家纷纷上马生产苦瓜啤酒,同时也造成了产品的良莠不齐.在2004年苦瓜啤酒的销量下滑。今年经销商选择产品时有些茫然,不知道该卖哪种啤酒,只是随着感觉走,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在呼唤啤酒新品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金良 《糖烟酒周刊》2004,(49):30-30
华南啤酒市场,是啤酒厂家争夺的重点。其中广东啤酒市场是重中之重,因为当地的啤酒消费量大,啤酒的利润率高。在广州销售的啤酒品牌达80多种,但是还没有占有率达50%以上的品牌,可以说这一地区的包容性很强,所以广东市场将成为众多希望做全国品牌的企业首选要拓展的市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