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是我国加快现代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城镇化。伴随新一轮城镇化高潮的到来和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东风,研究辽宁城镇化发展思路,加快辽宁城镇化的进程,使辽宁的城镇化建设再上一个台阶,这是事关辽宁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也是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
中央《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实施以后,辽宁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生态立省,建设绿色辽宁的重大决策,把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等纳入到改造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规划之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了了解有关情况,本刊记者专题采访了辽宁省林业厅厅长王文权。记者:王厅长,辽宁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林业作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作出了实施生态立省,建设绿色辽宁的重大决策,那么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辽宁林业目前发展的状况。王厅长:好的。首先非常感谢《林业财务与会计》杂志社对辽…  相似文献   

3.
中德老工业基地工业旅游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世界各国老工业基地,都在本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资源枯竭、结构老化和竞争压力等多种因素,老工业基地开始衰落,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以振兴老工业基地为背景,从工业旅游的角度对德国鲁尔老工业基地和辽宁老工业基地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发展工业旅游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意义以及老工业基地发展工业旅游的前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部城市群是以沈阳为中心,由半径在150公里的范围内的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等城市组成,在辽宁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国以来,经过国家的大力投入和建设,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议的下达以及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辽宁中部城市群已成为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辽宁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过历史性贡献,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的深层次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充分显现,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步履艰难,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后移。近几年中央做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辽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资料表明在东部发展中,那些经济发展快、效益好、活力较旺的地区往往非公有经济活跃,经济上处于主导地位。本文欲提出关于辽宁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一、拓宽融资渠道是解决民营…  相似文献   

6.
“郡县治、天下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辽宁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文化方式转变的过程。加快推进辽宁省城镇化建设步伐,事关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大业,事关全省现代化建设大局。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指出 :“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新路子” ,“把推进城市发展和推进农村发展结合起来” ,“把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环境结合起来”。今年 6月初 ,温家宝总理亲临辽宁进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调查 ,在辽宁的讲话中指出 ,对于辽宁来讲 ,可持续发展 ,一要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使城乡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二要统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要统筹经济与人口自然的协调发展。我们认为 ,协调、全面、持续发展观 ,是我们国家在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辽宁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巍 《农业经济》2000,(12):4-6
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一直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问题。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的蓬勃发展,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辽宁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城镇人口多,工业比重大,农业资源少,农业发展比较落后。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现代化的城市、先进的工业和闭塞的农村、落后的农业的这种特殊的存在关系,即一种“大工业、小农业”的模式。长期以来,辽宁对粮食的需求中相当一部分靠国家的计划调拨,一直属于短缺型农业。在农村改革前,每年平均要调入粮食 15亿公斤左右,肉 10万吨左右,油、菜、蛋等副食品也要依…  相似文献   

10.
中央<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实施以后,辽宁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生态立省,建设绿色辽宁的重大决策,把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等纳入到改造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规划之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了了解有关情况,本刊记者专题采访了辽宁省林业厅厅长王文权.  相似文献   

11.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重点在工业、难点在工业、关键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制约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尚未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东北现象”主要是指历史上一度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我国东北地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经济地位在全国的相对下降。东北地区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工业和经济总量的增长,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就已经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其他几个大区。1978年,辽宁、黑龙江和吉林的价格人均GD P仅次于三大直辖市,但是到2001年,在全国的排位却下降到第8、10和14位。与发展速度缓慢相联系的肯定是地位的日趋下降。东北地区作为国家工业基地的地位,应该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不复存在了。这也是东北地区目前急需摆脱的困境。概括起来说,目前中国老工业…  相似文献   

13.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国家继“西部大开发”后又一战略举措;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追求快速、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如何使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度辉煌,为我国经济发展做贡献已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浅析了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自身的情况;对从区域经济角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快东北乃至全国的发展,中央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并将之和西部开发并列为现代化建设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被誉为一场新的“辽沈战役”。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谋划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东北憧憬“黑土地”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之后的中国内地经济“第四增长极”,并开创一个“新东北时代”。但是要清醒地看到,令人神往的“新东北”蓝图的实现并非易如反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计划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粮食经济》2023,(5):23-25
<正>近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上海局紧紧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等重大战略,结合上海全球第一大港、重要初级产品集散地、长三角腹地产能支持等优势,通过加强软硬件建设、加深理论实践结合、加快融合发展,谋划打造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上海综合保障基地。  相似文献   

16.
绿色金融作为“双碳”目标下新兴的金融体系,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辽宁,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乡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具备建设数字乡村的基础条件,但在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短缺等问题,本文深入地分析了辽宁省数字乡村建设和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绿色金融助推辽宁数字乡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得到迅猛发展,并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标志,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作用显著。辽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石化、冶金、机电装备等工业是辽宁的支柱产业。当前,辽宁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缓,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辽宁的工业结构转型。鉴于此,本文对辽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有所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自建国以来辽宁省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由于人类活动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各具特色,相得益彰,旅游业的发展对辽宁省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旅游资源层次和地域差异明显;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不仅有利于辽宁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没有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离开了包括农村在内的对现代化的统筹思考,而采取“城乡分治”的战略,必将大大推迟我国现代化实现的时间。党中央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们党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经验教训,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强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  相似文献   

20.
<正>辽宁作为以资源型产业为主、重化工业比重较高、传统产业份额较重的省份,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中央推进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决策部署的背景下。既面临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又迎来新一轮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农发行作为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