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康“奇迹”的理论依据□张进铭邓辉去年,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节目较为详细地报道了江西南康市依靠自身力量培育出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并带动当地经济迅速发展的“奇迹”。笔者认为,在创造南康“奇迹”的各种合理因素中包含着以下的经济理论依据。第一,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日益成为人们特别担忧的问题.地球的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共同家园,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环境.  相似文献   

3.
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充分估计中国经济增长“代价”。中国经过了30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特别是2003-2007年间以年均两位数的GDP增长速度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世界奇迹”。然而,伴随这一奇迹般增长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研究“三江源”地区的公共政策,对于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这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借鉴加拿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做法和经验,应大力发展民族特色经济、提高政府管理的执行力,并建立健全和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框架,促进“三江源”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渝京  张晶 《新财经》2007,(2):56-57
善于创造奇迹的中国人,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了遍布全国的人造景观“奇迹”。说到人造景观,深圳算是始作俑者。深圳“世界之窗”从1994年6月18日开园以来,吸引了  相似文献   

6.
苏荣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江西视察工作时指出,像江西这样好的生态环境在中国已经不多了,并嘱托我们要“保护好鄱阳湖这一湖清水“。总理站得高、看得准、想得远,我们一定不辜负总理的期望和重托。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并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要求之一。江西万安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面对发展新任务,要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的目标,就必须立足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生态经济兴县富民的科学发展之路,全面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生态优美、和谐稳定、文明进步的新万安。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海南时强调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破坏生态环境就等于断送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后路。海南省委书记白克明在省第四次党代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氛围,创造一流的人居环境”是全省生态建设的目标,白书记尤其重视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和生态保护工作,号召“帮助和推动中部地区的发展,保护好中部地区宝贵的生态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条件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在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李楠  李勇 《特区经济》2006,(11):51-52
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也是第一个经过总体规模建立的国际化大都市。作为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也是发展最快的城市这一,深圳市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尤其是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因此,深圳虽然发展迅速,但城市生态环境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先后赢得了“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韩国经济从废墟上起步,创造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在这一过程中,韩国企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韩国的企业集团和大中型企业,从六七十年代至今发展迅猛,已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韩国企业集团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对于搞活我国的中大型企业,促进企业集团的发展,从而贯彻好“抓大放小”战略,都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11.
《宁波经济丛刊》2008,(2):16-23
一、节能降耗减排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又好又快发展,这“好”集中体现在坚持节能降耗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根据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最大限度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十五”期间,宁波经济以年均13.8%的速度保持持续增长,但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东亚奇迹”的讨论,是目前亚太经济圈里的一件大事。 年初,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在《外交季刊》上撰文,对流行的东亚“小老虎”创造了东亚“经济奇迹”和“21世纪将是东亚世纪”的说法提出质疑。在这篇名为《虚幻的亚洲  相似文献   

13.
广东及珠三角经济的发展,的确创造了奇迹。但这奇迹是靠计划经济“先走一步”与特殊财政减免政策而获得的,从而也为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埋下了无穷的隐患。“先走一步”和特殊政策运作行为,导致了广东整体经济不公正的失范和非法制性经济行为的广泛蔓延,使广东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灾区”。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7.0级地震牵动了亿万同胞的心。人们在殷切期盼废墟之中不断传来"生命奇迹"的同时,也为如何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而担忧。越是大灾面前,就越能彰显一个优秀企业的公德意识和社会担当。深圳市汇清科技有限公司在灾区危难时刻,派出公司人员以最新科技产品驰援灾区,与灾区群众手牵手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近年来贵州省紧紧围绕“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不断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围绕大生态做优长板。花茂村地处贵州遵义,曾经是个尘土飞扬,污水横流的“荒矛田”,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美丽乡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如今成为“最美田园”。本文通过总结花茂村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经验,以点带面进行推广,坚持绿色发展提升地区环境竞争力,让群众吃上“生态饭”的同时保住这碗饭。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特色资源商标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推动江西崛起的战略举措,是关系江西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也为全国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示范。为了把鄱阳湖保护开发推向新的阶段,使之成为生态优美、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层次较高、城乡协调发展的功能区。本文通过考察和调研该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特色商标资源,找出其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商标品牌潜在的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出发,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特色商标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湖北枣阳市在乡镇集体工业的基础上搞起了“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创造了全省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正是由于农村地区工业企业遍地开花,导致了一些地方生产要素低效配置、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空气污染、河水浑浊。外地人到枣阳参观,有人嘲笑说:“在枣阳人眼里钱比命重要。”枣阳市委、市政府经过调研后认识到:照这个思路发展下去,不出十年,全市经济将成为“一潭死水”。  相似文献   

18.
朱忠良 《开放潮》2002,(1):8-10
市场经济是讲求比较优势的经济,而一个区域经济要具有竞争力就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上海、江苏的昆山、浙江的温州台州因其特殊的魅力赢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上海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日益完善的市场功能成为国际资本的角逐场;江苏昆山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众多台资企业落户;而浙江温州、台州则因发展特色产业创造了奇迹般的经济发展速度。这一系列经济现象在展现区域辉煌经济成就的同时,无不令人回味与思索“特色经济”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9.
苏荣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江西视察工作时指出,像江西这样好的生态环境在中国已经不多了,并嘱托我们要"保护好鄱阳湖这一湖清水"。总理站得高、看得准、想得远,我们一定不辜负总理的期望和重托。  相似文献   

20.
刘立新 《新财经》2006,(9):42-44
软件外包企业在国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过,能在第一年内实现盈利、三年内企业规模发展到近千人,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软件业的奇迹。65岁的群硕软件总裁刘英武正带领着他的年轻团队,在向“世界第一”进军的征程中不断创造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