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自我概念因素分析表明,学生风络成瘾倾向相对较高,是网络成瘾的易感人群;事实也说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无法控制自己适度上网而产生了成瘾倾向.因此,高校、家庭甚至社会应该直面现实问题,重视大学生网络使用教育,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精神分析的视角分析了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从一个侧面为网络成瘾的探索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地矫正学生网络成瘾的行为,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随机抽取的体育专业452名学生进行上网情况的调查,发现8%的学生有网络成瘾的行为.本文通过其成瘾原因等相关问题地分析,提出针对性的矫正网络成瘾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的普及发展,大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突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加强价值观教育、采取“导师制”等方式进行预防,以期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Kimberly S.Young作为系统研究网瘾的先驱之一,她对于人类网络成瘾奥秘的追问与探究在过去的15年(1996-2011)里从未间断。本文追踪评述了Young对于网络成瘾的界定与分类,关于网络成瘾产生机理的研究,两度开发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和治疗网瘾的认知行为疗法。  相似文献   

6.
李东 《魅力中国》2011,(2):211-212
本文从网络成瘾的定义、诊断标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的原因等几方面对国内外已有的网络成瘾研究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指出了网络成瘾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李瑾 《黑河学刊》2011,(5):147-148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危害不容忽视。随着网络和大学生的生活结合得越来越紧密,网瘾问题在大学生中也越来越凸显出来。网络成瘾对大学生自身的身心成长是极其不利的,一些网络成瘾导致的犯罪现象也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分析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各种危害,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远离网络成瘾,健康地使用互联网。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沉湎于网络游戏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本文根据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危害、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应用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矫正的必要性的研究,提出了社会工作矫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成瘾的研究热潮中,对网络成瘾研究的反思几近空白,这喻示着网络成瘾研究存在一定的盲从性。分析发现,忽视文化差异、忽视网络使用行为的独特性、网民损害发生的归因错位、忽视网民损害发生机制的分析,是网络成瘾研究的误区,并从反面暗示着关注网民机能损害发生的社会心理机制,重视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的差异,是未来网络成瘾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情况,探讨不同人口学变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福建江夏学院的380名大学生,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和自编的大学生人口学变量及其相关信息调查表,对所有被试进行集中测试。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10.9%;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随性别、专业、亲子关系、上网地点、上网时间的不同而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时,应考虑个体的人口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李奕慧  赵娟 《西部大开发》2011,(11):11-12,96
本研究采用调查法,调查内容集中在:当代大学生上网现状;大学生网络成瘾程度。通过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性建议。开展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调查研究,可为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发展和减少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建议,亦可为高校德育改革提供新思想、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陶宇 《新西部(上)》2016,(10):125-126
为分析自我控制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本文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自我控制问卷修订版,对两所中学966人发放问卷。结果发现: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自我控制与网络成瘾总均分相关显著,且自我控制的冒险性、行动性和简单任务倾向三个维度能够显著预测后者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研究表明网络在方便大学生的同时,网络成瘾也正成为困扰社会和教育的一个难题。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心理和道德双重影响力来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已迫在眉睫。文章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戒除网络成瘾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随机抽取学生进行网络成瘾测试题和自编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表问卷调查, 网络成瘾成因主要由网络的吸引、外部因素及大学生自身因素三方面构成。预防矫治对策:形成社会支撑网络文化的大气候、充分发挥高校预防矫治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作用、家长配合、学生自身努力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中网络成瘾倾向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Young网络成瘾问卷对河北大学一些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校大学生网络成瘾者无性别差异;从文科生与理科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看,理科生高于文科生,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大学生上网已是很普遍的现象,是网络成瘾的敏感人群,应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采取有效防治对策,避免网络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熊书梅 《魅力中国》2011,(14):394-394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人类原有的信息加工、存储和传递方式的同时,也给人们的行为和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益凸显,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因此,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分析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的现状,提出一些相关的心理疗法和预防策略,进而引导大学生正确应用网络,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能学有所成。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自我同一性缺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使用自行编译的Young·K·S网络成瘾问卷、自我同一性形成度测量问卷对武汉市4所高校299名大学生进行网络使用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现在的自我投入、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分量表上得分与网络成瘾问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网络成瘾行为会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有负面影响;性别、现在的自我投入、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对网络成瘾问卷总分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心理行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文章着重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产生的原因,并从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网络成瘾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如何,其影响因素有哪些。方法随机取样,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MS)、网络成瘾诊断量表(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Test),对600名高职学生进行问卷测试调查。结果高职生中网络成瘾者占总体样本的14.18%,在性别和专业上有很大的差异。结论高职网络成瘾学生的"避免失败"的动机及"合成动机"低于非成瘾学生,而在"追求成功"的动机上区别不大。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讨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关系,关注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交往在二者关系中产生的作用。采用由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合订而成的网络问卷对在校27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网络社会支持在手机成瘾倾向和心理素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网络交往对其有一定的中介作用,不过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