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云 《国际市场》2004,(3):47-47
上海的人才生态环境良好和人气之旺,造成了近五年来到上海来的各方人才济济一堂。据有关方面乐观估计,上海正处于人才引进的“黄金期”。  相似文献   

2.
吴昌富 《中国广告》2005,(5):118-119
上海以世博会为契机,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引人注目。要使上海的会展业发展更具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关键在于拥有多少人才。对于一个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而言,人才更是举足轻重。据一家权威公司的报告透露:上海本地人才的供应已经成为当前和潜  相似文献   

3.
上海自贸区带动了上海和周边区域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建模和仿真实验的方法,检验上海自贸区对自贸区周边产业片区以及上海经济腹地的经济、政策和人才的溢出效应。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上海自贸区效应溢出系统关系模型,使用上海自贸区运营数据,利用VENSIM平台进行仿真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上海自贸区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经济、人才和政策的发展,但目前的溢出效应多集中于短期的资金、人才以及政策溢出。因此,上海自贸区亟需形成良性经济循环体系以及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方法,以期达到对上海和周边地区的发展发挥可持续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上海金融人才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如火如荼。本文分析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人才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人才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原动力,世纪之交的上海,只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人才高地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上海的综合竞争力,在即将到来的ZI世纪,为实现上海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人才高地的内涵人才高地的本质就是人才在某一特定地域的高度聚集,其聚集的程度应当明显地高于该特定地域的周边地区,因而,相对性是人才高地的一大主要特征。就上海而言,其相对性的主要表现是相对于中国内陆和上海的周边地区。1996年,上海每万人口中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84人,而中国的平均…  相似文献   

6.
金融人才是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保证,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上海金融人才建设在政府关心、社会重视和从业机构的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加以克服。主要包括人才聚集、人才结构、人才素质、人才流动、人才创新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上海国际商务人才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回归预测 的方法对未来10年上海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和 评价。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处我国“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倚东海之滨,拥广袤腹地,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港口优势,自明清以来便是重要的外贸口岸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更以崭新的面貌,融入经济全球化,着力营造万商云集的国际贸易中心。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优势在人才,希望也在人才。贯彻人才强商战略,大力推进国际贸易中心人才高地建设,是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全面建成“四个中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回顾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合作办学历程,简要归纳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培养民航运输应用型人才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沪港现代服务业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政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作为国际贸易、金融、航运中心,其现代服务业已相当发达,而上海作为中国大陆的重要经济中心,服务业也早已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通过将上海现代服务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与香港的相关政策进行对比分析,发掘出上海在现代服务业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更好地推动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杰 《商业科技》2010,(2):59-59
回顾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合作办学历程,简要归纳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培养民航运输应用型人才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前沿阵地,要想取得"天时地利人和"的极大成就,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上海也不断推出吸引高端人才的政策制度,且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改进.本文对上海市人才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当前上海市人才发展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2009年19号文件明确提出,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在这个建设过程中,航运服务业是重中之重,航运服务类人才是关键。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电话访谈、文献检索、网站查阅等方式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了解上海企业中航运服务类人才现状,分析出航运服务类人才需求规格,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要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市场需求、顺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求和航运业发展趋势的航运服务类人才,上海高校要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标准引领人才培养方向。  相似文献   

14.
叶红雨 《商业研究》2006,(15):55-57
以微电子产业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是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大力引进科技领军人才是目前阶段快速提高微电子产业竞争力的最有效手段。通过对上海微电子领域科技领军人才进行访谈调研,指出信息、机制、待遇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是制约我国微电子领域引进科技领军人才的“瓶颈”和障碍,为此提出完善引进科技领军人才的综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葛大爷的话确实透着智慧,一竿子就捅到了2099年,在这之前,这句话永不过时。任何时间、任何行业,这话都是箴言。会展行业也一样,最贵的、也是最缺的依然是人才。 10月19日,上海大虹桥国家会展中心迎来首展,揭幕当日吸引观众9万人,真可谓是万众瞩目。上海会展业迈向新起点,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上海会展业由大变强,仍有不少短板,人才便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16.
《成功营销》2012,(7):I0003-I0005
中国,特别是上海正以蓬勃发展的姿态吸引越来越多国际顶尖的营销和媒体人才。最近,多家公司积极引进精英人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落实上海科教兴市主战略工作中.市经济工作党委系统人才涌现,出现了事业兴旺的可喜现象,为推进上海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其中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各个单位在人才工作中创新了不少与时俱进的理念和适应新时期人才工作特点的运作方法.其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18.
近日由脉脉人才智库发布的《人才吸引力2021》(下称调查)显示,一线城市仍是新经济人才的不二之选,与此同时,杭州对于新经济人才的吸引力要高于上海和广州。对于职场人士调查显示,持续学习是职场人的职业成功关键因素。职场人对软实力的重视超过硬技能调查显示,一线城市仍然是新经济人才的不二之选,但座次和传统的“北上广深”排位大不相同。杭州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新经济一线城市,对新经济人才的吸引力领先上海和广州。成都继续对新经济人才保持强劲吸引力,领跑中西部地区。长三角成为中国最具有新经济人才吸引力的地区,前十位的城市中,长三角占据4个。  相似文献   

19.
《大经贸》2000,(9)
如今的人才竞争,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就是薪酬的竞争。随着经济形势的跌宕起伏,人才市场的报价也风云变幻。上海:给人才标价为促进人才价格市场化,上海人才市场日前向1万家单位进行了分行业、分性质、分岗位的招聘职位薪资调查,将反馈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子近日公布结果。2000年应届毕业生的月薪为:  相似文献   

20.
刘敏 《国际市场》2010,(9):68-69
日前,享誉世界的时尚与设计师摇篮——意大利马兰戈尼时装与设计学院,和京沪(北京)国际品牌管理中心(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签署重要备忘录,双方将合作打造“上海国际设计中心”,旨在为上海和米兰两地培养未来的设计人才。此项计划为期5年,期间双方将紧密合作培养更多专业设计人才,并促进上海与米兰之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