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开始在全球兴起。“循环经济”理念乘着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第一次撞入人们的视野。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要求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加强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代替,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转向。自90年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经济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关于循环经济的理念,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其重要标志有两点:一是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国策;二是2005年国家启动循环经济试点,确立了包括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试验区在内的十三个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园区.因此,可以说,循环经济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 敢问路在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开始在全球兴起。"循环经济"理念乘着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第一次撞入人们的视野。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芳 《宁波经济》2004,(2):24-25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要求加强经济运行过程中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自从9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6.
制定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日本、笋国等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型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并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这些发达国家主要采取了以下途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一)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二)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推进循环经济;(三)明确废物回收责任与渠道;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循环经济意识等。  相似文献   

7.
建立城市循环经济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发展新经济,即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世纪之交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就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循环经济则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自从20世纪90年代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  相似文献   

8.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这一术语在我国出现于90年代中期,它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对解决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也称为资源循环经济,它是使生产所需的资源通过回收、再生等方法再次获得使用价值,实现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循环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全球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最基本特点就是在主产业链上向前向后延伸,实现闭合循环发展。它是一种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的发展模式。长期以来,工业化国家对环境污染一直采取末端治理方式。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比环境污染末端治理更为科学,开始了从“排放废物”到“净化废物”再到“利用废物”的转折。90年代以来,又提出以资源最大化利用和污染最小化排放为主线,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从源头预防污染和全过程治理的循环经济战略。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该理念于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上初步形成,1998年引入中国并逐渐受到各界高度关注。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循环经济上升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再生资源回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之一,体现了循环经济”3R”原则中的”资源化”原则。宁波作为国家确定的第一批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之一,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又是宁波循环经济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加快宁波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规划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康曼 《北方经济》2010,(12):74-75
一、循环经济的背景 作为国际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循环经济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21世纪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入我国以来,受到高度重视,并已成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和战略指南.  相似文献   

13.
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要求加强经济运行过程中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  相似文献   

14.
梅村 《上海经济》2002,(6):27-29
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学的迅速发展,人们模仿自然生态系统,试图按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努力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使经济系统被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至20世纪90年代,循环经济已成为发达国家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循环经济是一种完全区别于传统经济的新型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经济的发展趋势。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由传统经济向循  相似文献   

15.
发展循环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 循环环经济理论及实践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点 一、循环经济的产生及概念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用触目惊心的案例阐述了工业化国家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类的危害,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题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提出的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无法满足外延式经济增长模式的观点,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7.
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港口经济发展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君 《港口经济》2004,(4):48-49
“循环经济”(RecyclingEconomy)一词,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促进了70年代关于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国际研究;80年代将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相联系,拓宽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90年代兴起的知识经济研究,使循环经济研究又包含了高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樊琦 《辽宁经济》2007,(11):40-4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矛盾的加剧以及生态科学的迅速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以粗放式生产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虽然近年来经济发展很快,但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必然会产生环  相似文献   

19.
刘磊  陈备  吴炫润 《中国经贸》2013,(8):147-14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鉴于此,发展租赁服务业,尤其是高校租赁服务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有益举措。  相似文献   

20.
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后期,山东地区差距问题作为一个宏观经济问题被提出来。解决地区差距,需要从宏观和长远上把握,需要在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