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颗荔枝     
我刚搬了新家,姐姐说不知道我住在哪里,我说住在县府大院一栋102号。姐姐说:“谁知道哪个门口是102号?你告诉我准确的方位吧。”我说:“这栋楼只有我一个是新搬来的,又紧挨门卫室,你进了大院一问门卫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2.
职场幽默     
《中国经济快讯》2011,(27):78-79
人事干部 小陈在人事部门工作,刚刚被调到楼下的行政部门。有一天,小陈的同学打电话到人事部门找他:“小陈在吗?”接电话的同事说:“小陈不在人事了。”小陈同学:“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啊,还没来得及送他呢!”“没关系,你可以去下面找他。”  相似文献   

3.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一个记者发布会上被问及,是否支持某一个经济学家的观点,吴老没有说是,也没有说否,而是告诉提问的这位记者:“我建议你在采访之前,先上网百度一下。”原来,早在两年前,吴敬琏就曾就此问题写过一篇文章来具体阐释自己的观点,但是这位记者居然不知道。  相似文献   

4.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一个记者发布会上被问及,是否支持某一个经济学家的观点,吴老没有说是,也没有说否,而是告诉提问的这位记者:“我建议你在采访之前,先上网百度一下。”原来,早在两年前,吴敬琏就曾就此问题写过一篇文章来具体阐释自己的观点,但是这位记者居然不知道。  相似文献   

5.
根据街头小广告进行暗访,并协助市政管委城管监察办及海淀区城管队,查抄了一个色情中介及非法色情声讯台。根据小广告上的电话,记者联系上了这家公司“人事部”一个姓张的,他再三追问记者是哪里人,强调只招外地人。3分钟后,在肖家河车站,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把记者带进了一个建筑工地旁一座简易房二楼。在这里,所谓的办公室门口没挂任何标识,里面有两张破桌子。姓张的自称是人事部负责人。他说:“你应聘的职务要求气质形象好。你已经通过面试了,先交120元中介费。”记者问:“你们在广告上说月薪万元,工资怎么算?”姓张的…  相似文献   

6.
赵晓 《宁波经济》2002,(1):22-23
有位朋友问我,能不能用一句话讲一下什么叫信息经济学。我说,这太难了,或许我可以先问你一个问题:“你是‘柠檬’吗?”“柠檬,谁是柠檬?”朋友一胚的困惑,我却哈哈大笑:“对不起。‘柠檬’这个词经济学家人人知道,不知道的一定是冒牌货,我们都知道的东西你却不知道,这用信息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我们之间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的重大发现,今年就有3位教授因为在这方面的贡献刚刚捧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当然,你千万不要以为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的全部,也不要以为信息不对称这种事其实人人皆知,就误以为拿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7.
说来真巧。大年夜上午我专访了公利医院院长张慕洁和他的同事们。虽然对公利医院采访的材料已很丰富了,可我总觉得还想采访一些病员。恰逢过年,专访稿子还未完成,我女儿却病了。那天半夜,她突然又吐又泻,而且头痛、腹痛。深更半夜,突发性的病情,使我急中生智,打电话叫来强生出租车,找出公利医院张慕洁院长的名片,让驾驶员按名片上地址急赶该院。驾驶员知道孩子上医院,一边加快车速抄近路,一边安慰说“这家医院蛮好格,勿要急,马上就到。”“你怎么知道这家医院蛮好?”我有些奇怪。“晓得,晓得,伊原来是洋径医院,前几年老破…  相似文献   

8.
林影 《沪港经济》2008,(1):71-71
“喂,快递公司吗?我这里是《沪港经济》杂志社,一份快递请送往常德路。”扣下电话,还没写完信封就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刚刚叫的快递已经赶到。我愕然了,“你怎么知道我叫了快递?”“我正好在楼下,是公司打电话给我的。…那你公司怎么知道你在我们楼下呢?”我不解。“我们快递公司,使用了数字集群手机,可以快速呼叫,还可以群呼。”我终于明白了,最近这家快递公司效率之所以比以前快了许多,原来奥妙在此。  相似文献   

9.
许多商家面对企业每年高昂的广告费,都会说,“我 知道我的广告费有80%浪费了,但我却不知道这80%浪费 在哪里”,那么,怎样能节省这“80%”的广告费呢?您 可以试试使用商业信函。  相似文献   

10.
“老板,工商局的人又来了!咋办?”江西蓝珀画材公司的文秘小真(化名)打电话给老板说。 该公司老板魏立国(化名)在电话那端一听既焦急又茫然,冲小真嚷嚷“他们不是刚处罚过了吗?!我哪知道他们还想干啥?你先对付一阵吧。”  相似文献   

11.
“老板,工商局的人又来了!咋办?”江西蓝珀画材公司的文秘小真(化名)打电话给老板说。 该公司老板魏立国(化名)在电话那端一听既焦急又茫然,冲小真嚷嚷“他们不是刚处罚过了吗?!我哪知道他们还想干啥?你先对付一阵吧。”  相似文献   

12.
一提及“望、闻、问、切”,人们就会想到,这是我国中医在诊断疾病时采用的方法。那么就会有人问:你为什么要提到记者在采访时也可以应用呢?我认为:新闻采访中的“望”,就是记者在采访时,要认真、细致地观察被采访的对象、事物和周围的环境,用敏锐的新闻感觉去打量、洞察所采访的事件和人物。“望”,用行家们话说就是“用眼观察”.这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记者采访,首先用眼观察,观察对方有助于提问,观察现场有利于思考,观察贯穿于采访的始终.观察得越深刻,…  相似文献   

13.
填表、交照片,刻光盘。“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在即,像过去的19个春天一样,我又开始了上会前的准备。19年来,每年的春天似乎都是从这里开始。记得有一年春天,我整理上会需要的相片,当时8、9岁的儿子探过小脑袋问:妈妈,你又该上“两会”了?全家人大笑:连孩子都知道“两会”,知道你年年要上“两会”的。  相似文献   

14.
遭免职的瓮安县原公安局局长申贵荣“出人意料”地接受了媒体采访。记者问:你觉得公安的权威是什么时候消失的?申贵荣说:我们的权威早就没有了。  相似文献   

15.
“你们要采访她的话,可以下午两点左右打电话试试,因为我也不清楚她今天上的什么班。如果白班,这个时间她应该才吃饭;如果是夜班,这时候应该是在睡觉,所以这个时间点应该能联系上她,还不耽误她工作……”在尝试联系采访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护士李营时,《中国报道》记者先联系到了她的爸爸李忠玉。  相似文献   

16.
国庆期间,央视推出一档“走基层”节目,派出各路记者,逢人便问“你幸福吗”。节目播出后,引起观众强烈的兴趣。人们印象最深的是,记者在天津车站询问一外地农民工:“你幸福吗?”农民工不愿回答。摇头说。“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记者固执,穷追不舍,  相似文献   

17.
《宁波通讯》2009,(5):68-68
有一只猫头鹰正在忙于收拾家当准备搬家。它的邻居看到了问它:“你要往哪里去?”猫头鹰说:“我要搬到东边的树林去。”邻居又问:“在这里住得很好,为什么要搬家呢?”猫头鹰回答说:“你真的有所不知!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歌声,说我唱得太难听,所以我必须搬家。”邻居说道:“其实你不用搬家,只要改变唱歌的声音便可以了。如果你不改变唱歌的声音,就算你搬到东边的树林去,那里的人一样会讨厌你的。”  相似文献   

18.
也许有很多人知道“苏高新”这张股票,也许有更多的人知道“苏州乐园”这个著名的娱乐城,可你是否知道它们的确切位置?你也许会说,不就在苏州市吗?不错,是在苏州市,可这样说却不够精确,准确地说,是位于苏州市区西侧的一个集工业、科技、商贸、生活诸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园区——苏州新区内。“苏高新”这个响亮的品牌就诞生于新区内的苏州高新技术园区,而投资6亿元建设的乐园是为新区带来商气、人气的大景点,去“迪斯尼太远,去苏州乐园”一时成了沪宁线上一句人人皆晓的广告语。但有限的信息使记者也仅知这些,苏州新区的整体面…  相似文献   

19.
师旷论学     
《发展》2008,(9):159-159
春秋时期的晋国,有一位瞎子叫师旷,他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很深。 有一天,晋平公问师旷:“我七十岁了,很想学习,恐怕太晚了吧?” 师旷回答道:“既然晚了。为什么不点起蜡烛呢?” 晋平公认为他答非所问,很不高兴,就说:“我和你讲的是正经事,你却在开玩笑。哪有做臣子的跟君王开玩笑的道理呢?”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作。那天碰到一朋友,问:“老詹,你们报纸到底是千什么的呀?为什么在国内看不到?”我说:“‘海外版’嘛,顾名思义,是专门办给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看的,你既不住在海外,又不经常出国,当然看不到我们报纸啦!”朋友哈哈一乐:“开玩笑呢,不过。我倒真想向你请教一问题,你说咱中国这么多外宣媒体,包括你们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等,整天忙碌辛苦,到底在忙什么?办报目的是什么?”为回答问题,我讲了个故事:延安时期,毛泽东曾问胡耀邦,你说说,什么叫军事?胡引经据典,说了一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