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水 《东北之窗》2012,(22):104-104
近年来文化界“八股”渐多。比如有人搞了个“舌尖上的中国”,各地跟着就有了“舌尖上的亚洲”、“舌尖上的韩国”、“舌尖上的某某(地名)”…·在书法界,此类“八股”搞到了“七子”头上。比如在吉林,就有了“长白七子雅集书法展”,等等。  相似文献   

2.
近日,沈阳市地方税务局第二稽查局召开2012年度税务工作会议。该局在认真落实贯彻省、市局地方税务工作会议和稽查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六个突破”,即“深挖税收潜力,在提升组织收入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建立联动机制,在提升稽查工作效能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依法行政,在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上实现新突破”、“营造向上氛围,在提升队伍建设水平上实现新突破”、“注重教育防范,在提升党风廉政建设质效上实现新突破”、“完善稽查服务,在优化软硬环境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在第三届中国服务发展论坛上有专家指出,“中国服务”首先要“服务中国”。“中国服务”与“服务中国”,看似只是词序不同,实则别有深意。一般意义上的“中国服务”过分强调标准化、程式化,  相似文献   

4.
那瑛  姚忠玲 《魅力中国》2014,(14):40-40,43
基督教“传”教者在现今意义上不止在语言上,还在行动上进行“传”教。初信栽培会,是一种群体场域上进行的群体性“传”教行为,其形式倾向于娱乐性质,样式多样化。在这个活动中,信徒具有明显的宗教身份,在教堂里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群体性“传”教身份,加之场域的神圣性与活动的“传”教色彩渲染.出现了类似“图腾”的情况。这种聚会时信徒“传”教身份和“传”教热情就起到“升腾”的作用,信徒体验到一种群体“欢腾”,感情积累逐渐犀重。信徒的信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政府管治的,因为关系到社会秩序的安稳,本文试图从社会秩序的视角下分析“传”教者的群体性宗教身份,考察在初信栽培会中的集体图腾。信徒身份在群体活动中达到“升腾”,但走出教堂这个场域又回归理性,进而揭示该活动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新世纪企业清华大学高峰会”上指出,中国的资本市场目前还缺乏“三大件”,这缺少的“三大件”,首先就是中国还缺市场上的“恶意收购”。所谓“恶意收购”,是指利用对方经营不善、出现问题、股市下跌的机会,在市场上进行操作,实现对其收购或控制,并最终对其进行改组。在股东大会往往被经理们操纵,抛售股票使股价下跌也无法刺激经理层的时候,“恶意收购”的潜在威胁,事实上是资本市场上迫使公司经理们积极改善效率、认真提供利润的必不可少的有效机制之一。资本市场没有“杀机”或者说“血腥味”,改善效…  相似文献   

6.
实话实说     
《中国老区建设》2009,(9):21-21
新农村建设切忌以点“代”面。 近年来,一些地方搞新农村建设,只在“点”上下工夫,而对面上的工作重视不够。这种倾向应引起重视。福建读者陈开冬认为:通过试点,在“点”上摸索总结出一套成功的做法,然后在“面”上大力推广,有利于带动整个工作的开展。倘若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评比,只在点上做文章,总结汇报专讲“点”,调查研究只去“点”,优惠政策照顾“点”,资金扶持保证“点”,即使点抓的再好,也对全局并无裨益,更不会给群众带来实惠。  相似文献   

7.
2010年,我国部分农产品先后上演“直上云霄”好戏,价格涨势凶猛,让大家记忆犹新。部分网民纷纷调侃这些平常不起眼的小宗农产品,给它们冠上了极为“威风”又不失生动的名字:“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辣翻天”……。  相似文献   

8.
“博彩”,这个源于“赌城”澳门的中性词汇,其实就是“赌博”换了一个“马甲”,属于在修辞上的“掩耳盗铃”。在2009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执行副会长林嘉马建议,国家可以适当放开博彩业,将博彩业的收入用来支持弱势群体、解决三农问题等。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放开博彩业是否合适”这个问题.全国展开了一场全民大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集体经济》2013,(11):55-57
有中外学者J.里夫金、乐黛云、赵汀阳指出,当前世界有三个梦——“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美国梦”是美国站在自身的利益上,推行他们的价值体系;“欧洲梦”是欧洲站在自身的立场上,推行他们的价值体系;“中国梦”是中国站在我们的立场上,推行我们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0.
历经坎坷征途上的艰辛跋涉,中国终于在新世纪来临之前走到WTO门前。随着冻结在大门上“冰霜”的消解,中国“入世”曙光已依稀可见。在不久的将来,它将像“新千年曙光”一样酒照国人。由此,对“入世”的“利与弊,鲜花与陷讲”之类讨论已随中美“双(多)赢”协议的签署而变得毫无意义。人们坚信“入世”在即的同时,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入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上。毋庸置疑,“人世”给中国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难以估量,它有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彻底完善的“催化剂”。做为普通消费者,国人关注最多的当然是:日常生活中“衣…  相似文献   

11.
“转变”的哲学●徐宏枝孙伟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两个转变”之后,各级都把“两个转变”摆在关键性的位置上。尽管如此,目前由于一些同志缺乏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去理解“两个转变”,特别是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还是把它停留在会议上、口头上、书面上,实施不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学界的知识分子应该清醒了: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不断向着善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生活在有狼的世界上;生活在有狼的世界上,我们又一时还无法消灭狼,就必须有一套“与狼共舞”的本领。“和狼在一起,就要学会狼叫”,“学会狼叫”,不能只讲“公故’,只讲“正义”,还得有维护“公理”与“正义”的武器。否则,要么被狼咬,要么被狼吃掉。科索沃战争尤其是“5.8”事件以来,包括经济学界在内的中国知识分子都在考虑一个问题: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中国人该如何自处。(-)一般来说,中国经济学界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受自由…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完美“收官”,“十二五”已经升程。从中央到地方,无论制订“十二五”规划,还是部署当前和明年的工作,都把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当成指导方针和行动准则。顺应百姓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是我党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城市休闲旅游的发展应规划建设好城区和城郊两大休闲旅游区。城区休闲旅游区建设应以“特色街区”为载体.以“娱乐游憩”为导向,在“文化”上做文章,在“休闲化”上下功夫.凝聚城市文化特征,构建休闲产业与文化产业双链结构和休阑产业与商业双链结构.促进城市休闲化和商街休闲化。城郊休闲旅游区的建设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休闲养生”为宗旨,在“山水”上做文章,在“体验化”上下功夫,近郊重点建设郊野休闲中心.实现乡情体验和娱乐休闲化.远郊重.占.建设专项度假景区.发展山地休闲旅游,实现养生休闲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领导干部到贫困地区“攀穷认亲”蔚然成风。许多领导干部主动与贫困户结对子,真帮实扶,作风深入扎实,帮扶效果好,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敬佩,加快了扶贫攻坚进程。但笔者也发现:在“攀穷认亲”的过程中,有少数领导干部“相亲”一回要带上记者、下属一大帮,前呼后拥,大车小车浩浩荡荡,最后还要在电视报纸上“登场露相”。也有把“攀亲”当“镀金”的现象,走过场摆样子,甚至当成一种形式来应付。有的把“攀穷亲结对子”填在表上、叫在口上、写在纸上,却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帮扶无成效;有的是利用手中的职权为“穷亲”开“小…  相似文献   

16.
“小康”说与“复兴”说这两者之间存在跨越两千多年的历史性联系,真实存在的历史参照指向是“复兴”说成立的前提,“小康社会”不仅是一种历史社会理想标准,更是一种曾经达到过的历史社会理想状态,历史上的“小康社会”是“复兴”说整体意义上的放矢之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李超  张港 《理论观察》2003,(6):70-71
黑龙江的“知青语”产生于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之中,是语言发展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它使用于下乡到黑龙江的京、津、沪、浙、哈等地的知识青年之中,是一种奇特的“群体用语”。黑龙江的“知青语”在语音上“各自为战”;在语汇上“精华互补”;在借词上“丰富壮大”;在风格上“调侃幽默”。知青语言作为历史上绝无的,以后也很难出现的语言现象,尽管其存在时间前后不过十几年,但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影响却要长远得多,也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难得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宁波经济》2014,(6):42-43
当前,我国银行机构存在经营模式高度趋同现象。服务对象上“傍大款、垒大户”;机构设置上热衷于“跑马圈地”;风险控制上注重“第二还款”;金融创新上更多围绕的是“监管套利”,擅长搞“体外循环”、“自我发财”。而近代动荡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宁波钱庄与区域经济水乳交融,建立与商贸流通业的紧密联系,以开放的心态和灵活的方式,积极参与支持民族工商业兴起,从实体经济需求出发加强金融创新,与外资行和其他新兴银行长期并存。忆古思今,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当前银行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说这个对话很有意思,甚至意味深长,不在于2亿元是道“坎”这个具体的结论,而在于我们扶持民企,要从研究规律着手,才能帮在点子上,扶在“共性”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道“坎”里有哲学。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民工荒释放什么信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代”民工荒表现为“数量荒”,实际上是“质量荒”,源于民工的“教育荒”。从一定意义上说,“民工荒”反映的又是“权利荒”,根源是“制度荒”。[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