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东享有公司知情权,是维护股东自身权益的前提。在现实中,很多中小股东却很难享有公司知情权。我国《公司法》虽然对股东知情权有所规定,但在股东知情权的查阅范围、救济途径、法律承担问题等方面没有明确规定,或者规定不合理,这些都是在司法实践中保障中小股东知情权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公司法》中已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和复制公司章程、董事会及监事会会议决议、股东会会议记录和财务会计报告的权利。且《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七条中也规定了股东可依据《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第九十七条或者相关公司章程规定向法院起诉请求查阅或复制公司特定文件材料,以保障诉讼权的行使。这都体现出了我国对加强股东权益特别是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趋势愈来愈重视的。而对这个案件的分析中展现出的是股东根据公司章程中规定的扩大股东知情权的部分申请查阅或复制之后与公司产生纠纷的解决。文章从具体案件基本案情出发,讨论本案中公司章程对于股东知情权范围的扩大之合理以及查阅阔大部分资料是否合法合理,最后对本案的审理结果总结出我国对中小股东权益进一步的保护的启发,分别是从公司章程对股东知情权的适当扩大作为预防再到借鉴国外的检查人选任制度的救济措施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股东知情权是股东享有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股东权,是股东实现其他股东权的重要基础。知情权包括股东在股东会上的质询权、公司账簿查阅权、外部检查人选任请求权以及权利行使出现障碍时的诉讼救济请求权等方面的内容。我国公司法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2005年的《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加以完善,但规定仍然过于简单,并不利于公司股东权利的行使,因此必须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4.
现代公司法奉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治理原则,大多数股东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导致部分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获取公司信息处于弱势地位。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世界上很多国家公司法都赋予股东知情权,虽然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享有知情权,但是股东在知情权的行使主体、程序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股东知情权纠纷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协调各股东之间的利益,建立完善可行的知情权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赵龙龙 《商》2013,(23):287-287
公司最初是以股东会议中心主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以董事会为中心的模式。使董事会有了很大的管理公司的权利。这样使得股东没办法更加直接的管理公司。因此,股东没办法直接了解公司的运作和掌握公司的一些重要的信息。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日益严重。股东知情权作为股东的一项很重要的权利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通过对股东知情权的内涵的一些相关规定进行简单的分析,简要的介绍股东知情权的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6.
浅谈股东知情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东知情权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享有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股东权利,是其他核心权利得以实现和落实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现代公司法的发展,对股东权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公司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新公司法中有多款对保护股东知情权作了规定,但在实践中公司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在行使自己知情权时仍遇到很多问题,对此仍需完善和细化《公司法》关于股东知情权的一些规定,使其更有可操作性,也使股东在实践中更切实有效地行使自己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7.
中小股东知情权困境这个问题,对封闭公司和中小股东权益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害。我国以《公司法》33条进行规制,但作者通过对裁判文书网进行观察,发现相关诉讼数量仍然逐年递增。不仅如此,对于中小股东知情权纠纷,在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同案不同判”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司法公信力,也为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埋下隐患。文章针对《公司法》33条对中小股东知情权的现有保护规定、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建议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股东知情权是股东实现一切股东权利的前提,其行权的效果决定公司利益是否能够充分实现,司法实践中股东知情权的行权滞碍普遍存在且难以克服,所以,有必要突破法律分析的视角,将股东知情权置于公司经营管理的背景下,运用法务会计的学科知识予以分析,以寻求克服股东知情权行权滞碍的最优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两权分离"成为主流的公司治理模式,如何保障知情权、如何行使知情权成为股东日益重视的问题,需要对其加以研究。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首先界定股东知情权的概念,并分析其产生的法理基础。在此基础上,对股东知情权从行使主体、权利涵盖范围、股东行使权利主观目的正当性及其证明几个方面加以讨论,再结合《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的相关规定,对股东如何行使其权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应当从账簿查阅权、财务会计报告查阅权和询问权等方面实施股东知情权的内容范围创新,从股东知情权实质性审查、对股东知情权行使司法救济和检查人选任制度方面完善股东知情权制度设计,以规避内部人控制,保护股东权利。  相似文献   

11.
健全公司股东知情权制度是保障公司股东知情权实现的根本途径.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股东知情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平衡股东与公司之间利益是股东知情权制度追求的价值理念,获得公司运营、决策、管理信息是股东知情权制度实现的内容要求.在从股东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立法理念变迁、股东平等原则对股份平等原则修正前提下,充实股东知情权内容,完善股东知情权制度,不仅符合中国实际,而且顺乎公司法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2.
邓筱玉  吴晶明 《商业科技》2014,(17):136-136
股东知情权是股东的基本权利,指股东享有对公司经营管理等重要情况了解和掌握的权利,是公司股东维护自身权益、维护公司权益的一项重要权利。要合法有效的行使股东知情权,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当事人是否具有股东资格,只有确认了这一重要的前提,只有真正成为公司的股东,才可能真正享有股东的诸项权利。笔者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实践中如何认定股东知情权主体资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股东知情权的落实是其它股权得以切实享有和行使的基础和前提。我国股东知情权法律制度仍存在很大缺陷,即对股东知情权之积极法律调整严重不足,没有赋予股东以详实且可操作的知情权。公司法应建立股东知情权之积极法律调整制度,赋予股东以查阅权、询问权、质询权、代理人的选聘权、检查人的选任请求权等权利,并作出明确而详尽的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定。  相似文献   

14.
股东知情权是股东其他权利的基础,发达国家均有股东知情权的相关规定.关于股东知情权的具体内容,各国立法规定不一.法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的代表,对公司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详尽而完备.其先进的立法例为我国设计出较之现行<公司法>更为合理的股东知情权制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股东质询权的基础依据是股东的资格,直接依据是股东的知情权,最终依据是股东的监督权。股东质询权的行使原则是诚信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我国新公司法规定的股东质询权制度需要细化和规范.尤其是需要完善保障措施和救济措施.以求得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和禁止质询权滥用之间求得平衡.并且最大地发挥公司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闫艳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3):146-147
出具拒绝查阅的书面通知是公司的法定义务,如若在法定期限内公司怠于履行书面答复义务,应当视为公司拒绝查询,股东即有权提起知情权诉讼,而无需以公司的书面答复为程序性前提。公司对会计资料负有保管义务,应对账目不全是否存在过错进行举证,如果没有合理理由证明不存在过错,应承担赔偿后果,弥补股东知情权事实上无法实现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股东知情权与查账权进行了理论的梳理分析,提出查账权是2014年新修订的《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一大突破;但仅有法律条文的规定是不够的,关键是在实践中如何保证股东知情权的法律制度能够得到有力执行。本文分析了实践中股东行使消极性知情权与积极性知情权是可能存在的主要技术性障碍,并结合当今最先进的财务信息化保障技术提出了股东知情权与查账权的信息化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公司僵局的情形中,公司的中小股东的利益会受到重大的损害,因此如何保护公司僵局中中小股东的利益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主张建立完善股东诉讼制度,赋予中小股东向法院请求解散公司的权利,保障投资者的信心。但为了利益平衡,这种诉权又要受到一定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在公司多方利益体和资本多数决的运行规则下,小股东在某种程度上处于弱势地位,部分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大股东有时会利用其优势地位侵犯小股东的利益,影响到小股东投资的积极性和公司的健康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践更加注重保护公司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由于中小股东的股权比较分散、易受侵害,如何平衡和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备受关注,随着新公司法的出台,对中小股东的权益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其中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本文提出一些建议来完善小股东权利保护机制,以期能对我国公司小股东权利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中小股东因存在持股比例较小、不熟悉法律法规等问题,在公司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虽然各国商法大都承认同股同权,积极采用各种抵消控股股东对公司控制力的措施,但是实践中资本多数决策原则仍然影响着中小股东的利益及利益诉求的表达。文章通过总结我国公司法上对中小股东的界定及权利保护机制,分析控股股东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具体情形,通过研究我国立法沿革、参考域外先进立法,为我国未来完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