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结合当前“两廊一圈”经济合作区内广西经济结构特点以及广西经济优势和目前的实际情况,广西在“两廊一圈”经济合作区内的“东引”和“南进”投资重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东引”方面,包括基建项目的投资、“东引”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大“东引”服务业投资力度、加大“东引”资金改造广西传统优势产业;“南进”方面,积极开展与越南的经济合作,投资重点包括基础设施、工业领域、农产品领域、金融业和旅游业等。  相似文献   

2.
透过"民工荒"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月红  周浩 《特区经济》2007,(3):267-269
近年来,我国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而且有愈演愈烈趋势。从“民工潮”到“民工荒”转变这一悖论现象折射出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我国特有的经济、文化、社会现象。“民工荒”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本文透过“民工荒”悖论。从技工需求缺口、人文关怀及教育公平问题等角度。探讨了我国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必须进一步调整办学思路、深化改革,跟踪市场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改善思想品德教育现状。以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给职业技术教育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张丽 《南开经济研究》2006,18(6):103-122
在对以往“衰退论”、“增长论”、“内卷论”和“停滞论”进行回顾和评论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中国近代农村经济“非平衡化与不平衡”的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与国际经济和国内工商业经济发展之间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虽然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或某一部门,“衰退论”、“增长论”、“内卷论”和“停滞论”都曾有其一定的真实性,但是“衰退”、“增长”、“内卷”或“停滞”本身并不足以全面反映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中国传统农村经济“旧平衡的瓦解和新平衡的缺失”才是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和主要特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是实现我国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文章认为,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的制度创新以及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对我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仍然是高校相当长的时间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必须充分认识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深化“三进”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探索深化“三进”工作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6.
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深化高校"两课"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两课”教育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新时期如何发挥该课程的重要作用,需要“两课”教师进行深入思考。作者认为,高校“两课”改革最主要的应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教师自身素质、教学目的、学生态度、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二者很容易混淆。该文从“振动”和“波动”的区别与联系、质点的路程和波的传播距离区别、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区别、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成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北安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一系列惠农政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并取得可喜成就。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三农”的力度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作者所在高校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四个提高”;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实现“三个联系”;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现“四个结合”;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实现“五个坚持”等措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取得了良好实效。  相似文献   

10.
在《陈涉世家》教学中,该文认为把“挺”字注释为“拔”,不仅训诂有误,而且与文意严重相悖。  相似文献   

11.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起点."经济人"假设的缘起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文艺复兴时的启蒙思想家以及霍布斯、坎布兰、孟德维尔、休谟等人的思想为"经济人"假设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撑,并由亚当·斯密进行了系统的论证.  相似文献   

12.
刘腾 《特区经济》2014,(9):229-231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重疾康复率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医疗费用也在迅速上升,健康保险里的重疾险成为了发达地区消费者的首选保障手段。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没有自己的疾病发生率表,重疾险产品的定价和法定准备金评估,主要依靠再保险公司提供的国外发生率数据。但这种情况下,定价与评估的准确性、科学性和适用性都难以保证,这无疑制约了重大疾病保险的发展。2013年11月,我国首套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发布。首套重大疾病发生率表的发布对我国重大疾病保险发展和重大疾病保险的主要参与者会产生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13.
赵菊敏 《特区经济》2012,(2):195-197
特定时代的中原经济区建设面临着多重内涵的转型,其中"经济发展理念"的提升、"城镇化路径"的转变和"政府角色职能"的转型是核心,在实现三大转型的进程中"中原经济区"必将成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创新意义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创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如何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祁阳县创造性地开展"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本文就祁阳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具体做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和应对之策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成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作为一种不同于“华盛顿共识”的改革模式,有西方学者将此称为“北京共识”。在对“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基础上,阐释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藉此研究,旨在给那些渴望发展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及中国的进一步改革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世界历史”作为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特指资本主义建立大工业以来,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全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使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它对“类”意识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它打破了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地域界限,从而清除了当代“类”意识生成的地域性障碍;二是它突出了人类文化精神中的整体精神,促进了个人本位向“类”本位的复归。  相似文献   

17.
吴敏  曹家和  张乐 《特区经济》2012,(4):272-274
本文使用"钻石"模型的分析框架讨论了自然资源、需求要素、相关支持性产业、企业间竞争以及经济政策等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并利用1996~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导致中国金融产业集聚的因素。发现:①我国沿海地区具有金融产业集聚的地理优势,同时发现,当地的需求和政策也是导致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②我国金融市场的二元结构明显,东部地区,市场开放度较高,要素的影响作用明显,这有利于在市场机制条件下正反馈作用和收益递增作用的增强,有利于产业集聚的自我发展和不断完善。而在市场开放度较低的西部地区,各要素孤立存在,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的优势网络,其金融产业也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18.
龙少波  张梦雪  田浩 《改革》2021,(2):90-105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然而,当前我国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关键环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主要方面尚存在一些堵点,不利于双循环新格局的加快形成。产业与消费“双升级”对畅通经济双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产业与消费“双升级”通过供给质量提升、技术进步方式转换、就业增加扩容三大机制能有效地疏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关键环节的主要堵点,并进一步通过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协同作用,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同时,国内经济大循环畅通的过程又将助力于疏通国际经济循环的主要方面所存在的堵点,使得我国以更高的规模经济效能、产业层级和更强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协作,并反哺带动国内经济大循环,加快二者相互促进,最终形成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9.
纪源卿 《特区经济》2012,(3):139-141
"三旧"改造实质是制度变迁的过程,这是因为能够决定和影响社会结构、行为主体功能及行为的本质变量还是制度。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观点,对"三旧"改造所涉及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的利益及权利、现行征地制度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从整体上看,"三旧"改造就是围绕权利及权利规定进行的新的制度安排,是以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为起点,以制度改革为主线展开的一系列变迁。  相似文献   

20.
体制障碍是形成"三农"问题的主要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首先是农业和农村外部各种体制创新,清除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其次是农业和农村内部各种体制创新,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