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日本经济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政府主导,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又与日本发展模式极为相似,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东亚"发展型国家"。那么,日本政府导向型经济的具体特征是什么?对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有什么影响?发展型国家与比较优势是怎样结合的?日本主导的东亚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那些变化?本文力图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政府干预危机:日本经济陷入衰退的原因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本文认为日本经济陷入衰退的根源在于,曾给日本带来经济奇迹的政府干预型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出现了政府干预危机。本文试图从制度 分析的角度探寻日本经济衰退的根源,重新认为“日本模式”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对于正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把日本经济的崛起,归因于它独特的社会文化,把日美经济之争看作是东西方文化之争,并把日本企业管理的成功看作是儒家文化的具体运用。那么,有着比日本更为正宗的东方文化的中国,其经济为何不能起飞,其企业管理为何不能成功?  相似文献   

4.
黄万阳 《辽宁经济》2002,(10):17-18
国企改革已进行20多年,虽取得一定成绩,但成效不大。国企改革不能取得实质进展,严重制约金融体制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瓶颈。我国政府历来将国企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本界政府将在三年时间使国有企业脱困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然而为何绩效不彰?这与国企改革的目标模式的局限性有关。本文拟对国企改革的目标模式作些探讨,希望对国企改革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5.
萧条的日本经济与困境中的凯恩斯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自步入80年代以来经济缓慢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济长期萧条。分析其原因,从日本经济的结构和制度的变迁以及政府政策方面得出:行为短期化和忽视经济结构及制度的良性变迁,是日本经济走向长期萧条的根本性原因。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曾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政府主导型模式下,当经济规模扩张之后,政府因结构及制度调整的成本增加,其结构及制度调整的动力日益弱化,并最终转向了以行为短期化和忽视结  相似文献   

6.
【日本《呼声》月刊7月号】1991年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的大部分政府官员、企业经营者和学者都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日本型经营模式失败了。换言之,人们开始对政府指导下的经济模式、政府与企业间的密切关系、终身雇用制等这些给日本带来成功的机制产生怀疑。日本的改革者主张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做法,即主张政府放宽对经济的管理,企业切断与员工、银行、供应商以及贸易对象的长期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2012,(9):78
请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请减轻孩子们的负担这些年,各地都出台了很多"减负令",但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出现了学生课业负担越减越重的现象。"减负"为何困难重重?怎样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减负"难题?在错综复杂的格局下,政府、学校和家庭各需担负什么样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美国经济自2000下半年逐渐趋于衰退,而9.11事件使之雪上加霜,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小布什政府在国内国外各项政策上都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在产业政策的走向上,则日益趋于右倾和保守化.今年3月,美国援引201条款对包括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家进口的钢材实行大幅度提高关税的措施,并在遭到强烈反对的情况下仍坚持实施.那么,美国为何要对钢铁业采取这一保护措施呢?美国钢铁业又出现了什么问题呢?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旁观     
经济适用房同样是市场运作,为什么政府要干预,如果是干预使得结果变好了,那还有理,可结果呢?政府实行了这样那样的措施,想要控制房地产热,想要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可为何总是出现悖论?这就说明,没有按照市场规律来办事!  相似文献   

10.
日本制造业在战后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多次面临严重的挑战,但日本制造业总是能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向海外实施产业梯度转移而渡过难关,并始终处于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地位。人们不禁要问,为何大多数日本制造业能够不断克服种种不利因素,长期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为何曾经辉煌的日本电脑产业会失去其竞争力?本文从日本制造业入手,揭示了当代日本的竞争优势,并试图借用最新的产品架构理论对日本制造业长期保持竞争力的原因作一个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