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整理的金融科技创新专利数据,从宏观视角采用PVAR模型研究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运用金融科技可以有效降低借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这种影响在我国东部地区要比中西部地区更加显著。基于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鼓励和引导金融科技相关产业的发展,商业银行则应主动加强金融科技相关技术的应用,以提升自身风险管理与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竞争力关系着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构建科学全面的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对于指导商业银行积极应对金融一体化挑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前人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成果,综合考虑选用了盈利性、成长性、安全性三个方面的10个子指标构建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2家商业银行近几年的竞争力进行评价比较研究。得出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为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建议加强股份制银行的资产质量控制,加强城市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能力,并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以促进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稳健发展,进而为我国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增长和经济新常态的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最具魅力和吸引力Ζ的一项金融创新.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控制不良资产特别是不良贷款的压力不断增加,不良资产证券化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动批量低成本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方式.面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作障碍,推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这项金融创新业务有待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4.
吴珊 《商》2013,(10):119-119
本文通过构建某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和各项贷款余额、应收贷款、贷款项目数、固定资产投资额之间的模型,找出了不良贷款与其他四项因素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与各项贷款余额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因此,控制各项贷款余额对于控制不良贷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娱颖 《北方经贸》2020,(1):112-113
商业银行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一种特殊企业,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运行和发展与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有着很大的联系。本研究以29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为基础,通过从盈利性、安全性以及成长性三个方面构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再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完善信用机制;加强创新驱动解决动力不足,探索新金融领域等相关建议提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绩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推进,提高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对其发展愈发重要。本文首先通过效率性指标,流动性指标,安全稳健性指标,成长性指标和规模性指标构建商业银行经营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进行综合评价。其次,结合银行年报资料的信息分析各家银行在经营实力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7.
不良贷款发展趋势及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放出天量贷款。在信贷投放的不审慎行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急速扩张,贷款挪用及贷款集中等因素影响下,产生不良贷款的风险将会增加,进而会影响银行的赢利性、流动性和偿付能力,甚至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所以要从提高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加快商业银行制度建设,建立明确的权责制,从体制上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有效控制贷款风险,建立健全不良贷款风险转化机制等方面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8.
《商》2015,(26):162-163
不良贷款多指有问题的贷款(次级、可疑、损失),是指借款人没能按着原定合同要求履行自己偿还债款的义务,或者有迹象表明借款人按着当前的经济能力不能按着原订合同规定偿还本利的贷款。在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越来越高、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消化这些不良贷款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多方因素下形成的不良贷款直接对商业银行产生巨大的影响,短期来看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济支撑能力和放贷能力,长期来看对商业银行的资信能力,商誉会造成很大的损害。不良贷款的增多还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通货膨胀、社会危机等等。本文针对中国的不良贷款现状,从内在性入手,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余涛 《商业时代》2015,(2):93-95
本文利用2004~2013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基于GMM方法的联立方程模型,系统分析了我国政府财政规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和金融发展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得出的结论为:在信贷资源向大型国有企业倾斜背景下,较低的不良贷款率可增加对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从而扩大财政规模。反过来,我国政府财政规模的扩大使其也有能力消化因为商业银行行使财政职能而造成的不良贷款,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可是,我国政府财政规模的扩大却无法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同时金融业的发展也无法有效避免不良贷款的增加。金融业的发展需要依赖于金融中介配置效率的提高,在我国商业银行现行风险管理水平下,商业银行存贷比的提高将会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不良贷款率的增加反过来会限制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减少我国的财政收入同时也会抑制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因此,切实需要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社会与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商》2015,(23):195-196
不良贷款多指有问题的贷款(次级、可疑、损失),是指借款人没能按着原定合同要求履行自己偿还债款的义务,或者有迹象表明借款人按着当前的经济能力不能按着原订合同规定偿还本利的贷款。在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越来越高、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消化这些不良贷款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多方因素下形成的不良贷款直接对商业银行产生巨大的影响,短期来看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济支撑能力和放贷能力,长期来看对商业银行的资信能力,商誉会造成很大的损害。不良贷款的增多还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通货膨胀、社会危机等等。本文针对中国的不良贷款现状,从内在性入手,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林蔚 《上海商业》2006,(12):35-37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指的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能按时、足额得到利息收入和收回本金的贷款。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不仅降低了资产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而且,随着外资银行涌入,股份制银行迅猛扩张,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受到威胁,使得不良贷款引爆经济社会问题的可能性逐渐增大。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松奇认为:能对中国经济安全产生最大威胁的——是由银行坏帐形成的金融隐患。目前,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仍旧十分严重,据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2.
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一直是我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一个关键任务就是要控制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而不良贷款正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风险所在。据资料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系统目前不良贷款率不断攀升,涉及资产数额较大,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稳定运营的拦路虎。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和成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不良贷款,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呈现明显上升的不良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严峻的风险管理挑战。商业银行应该健全与自身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有效地监测和控制各类风险的能力。文章基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运用数据来分析当中的变化趋势,以期为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提供有针对性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商业银行2018年的相关贷款数据,实证了银行业通过贷款过程化管理,选择贷款成本最小化,能有效地控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研究表明:成本的控制对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有显著的影响,提高了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的管理主动权,能有导向地抑制不良贷款率的升高。进一步分析发现,核算各行业的贷款成本与收入,能得出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信贷方案。因此,银行可根据企业特点和经营目标,选择不同的信贷方案,进而改善银行效益。由此表明,在不良贷款率逐渐攀高的背景下,成本控制对管理贷款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证券化作为近20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之一,目前已发展完善为商业银行降低资产负债表内风险的重要手段。引入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以及通过运用证券化技术来解决商业银行严重的不良贷款问题,是我国银行界对资产证券化感兴趣的原因所在。只有充分认识到资产证券化可能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各种影响,才能避免在各方面准备都不充分的条件下即仓促开展证券化实验。  相似文献   

16.
孔尚惠  林晓宁 《华商》2008,(22):32-32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对房地产金融的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当前正步入较高风险时期,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中不良贷款的绝对额与比重两项指标均已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完善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思薇  何枫 《商业研究》2005,(13):22-26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而正确认识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是提升其竞争力的基础。在构建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竞争力、盈利能力、风险资产、市场竞争力、技术竞争力、金融创新以及人员文化层次和职称结构要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制订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化、功能性重组等提升银行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孔尚惠  林晓宁 《华商》2008,(21):32-32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对房地产金融的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当前正步入较高风险时期,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中不良贷款的绝对额与比重两项指标均已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完善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扩大信贷以支持经济的增长,贷款规模和贷款增速都十分惊人,而在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却实现了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降",因此应对不良贷款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有效防范和处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银行只有正视自身问题并予以解决,才能巩固其在金融领域的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产品创新不足、不良贷款利率较高等问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利用互联网实现商业银行线上线下营销结合的模式;在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应拓宽银行业务范围,积极寻求我国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