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企事业单位存在着人才过剩与短缺的矛盾。人才资源总体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人才流动是社会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要全面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人才资源流动的规律性,并采取合理人才流动的对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
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地区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基于2011—2021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考察宏观环境因素对创新型人才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能显著促进省际间创新型人才流动;在分样本情境下,宏观环境因素对创新型人才流动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中西部地区创新型人才流动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东部地区创新型人才流动受收入水平影响较大;相较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对创新型人才流动有较明显的影响;R&D经费投入在促进中部地区创新型人才流动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教育环境对创新型人才流动影响力度偏弱。据此,提出进一步贯彻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提高创新型人才收入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继续发挥R&D经费对科技人才流动的促进作用、创造良好教育环境等建议,为城市和区域人才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建设人才强市,必须研究深圳人才发展的隐患水无落差不流,人才流动也是如此。政策落差、工资落差的大小决定人才流向、流速和流量。人才流动产生人才红利,即人才使用收益异地化与人才培育本地化之间的利差。人才红利能使后发地区绕开教育资金瓶颈,完成教育投入的阶段性替代,  相似文献   

4.
经济欠发达地区吸引和留住人才比发达地区难 (一)从客观上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缺乏吸引人才的魅力 1.资本流动规律决定了人才由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5.
教师流动对于西部地区的受教育者来说是不公平、不合理的。但对于西部地区的教师们来说,则是无可厚非的。西部地区的学校或者教育管理部门始终认为教师是他们所有的,是单位所有的。而真正要让教育人才充分流动起来,教师必须首先是社会人。根据目前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教育管理经验来看,只有国家财政负担基础教育的全部投入后,才能保证受教育者得到公平的基础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6.
在各种社会资源中,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经济不发达地区所缺少的东西很多,如资金、技术、信息等等,但最重要的是人才.有了人才,没有的东西可以创造出来,已有的东西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腾飞的原始动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推动基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破解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困境,需要党和政府从宏观上对我国基层人才流动问题进行政策调控,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文章以淮北市基层人才发展状况为视角,探索当前基层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并提出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 不发达地区省会市的农村经济有不同于发达地区的特点。以甘肃这样一个不发达地区的省会市——兰州市为例,其农村经济特点主要是:(1)双重性.兰州市一方面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的农村依托大城市,其经济发展在全省农村起着“龙头”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其农村经济又具有不发达地区的特征.全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50%左右,农村人均占有粮食只有203公斤;人均纯收入仅41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4%。(2)差异性及不平衡性。兰州市近郊4区主要生产瓜果、蔬菜,农业人口23.7万  相似文献   

9.
《开发研究》1994,(1):54-58
甘肃中小企业发展研究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甘肃中小企业发展研究》课题组编者按: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发展不足,是甘肃这样的不发达地区与全国和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方面。为了探讨发展中小企业,振兴甘肃经济的有效途径,1993年,甘肃省社会...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变形与运用,结合基于教育年限法估算的人力资本存量,分析资源大省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别,验证资源大省人才资本匮乏现象。再对比分析资源省份中各城市人才结构,探讨资源型城市对所在省份人才资本的负影响程度,针对资源型城市人才"存量少、留不住、引不进"现象,结合人才流动模型提出引才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信息》2006,(21):66-67
当自由雇用成为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主要形式时,职业经理人的流动已经成为必然和常态。没有职业经理人的流动,不算真正的人才流动,只有社会的主体——企业中的重要人力资源流动起来,中国才能锤炼出职业化的经理人才。  相似文献   

12.
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透析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这句话说的是人才对组织和个人的重要性。近年,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面临着人才匮乏的瓶颈,特别是人才的高流动率的困扰。据统计,中国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动率接近50%,大大高于正常的15%的人才流动率。民营企业留不住人的后果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增加企业人力重置成本,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质量,也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最终将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才“来去匆匆”成为民营企业的“梦魇”。本文试图探…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出了解决方案,人才资源的稳定是相对的,流动是绝对的,大力推进我国人才的合理流动,对人才资源合理流向、人才价值提高、人才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人才服务业发展、人才机制创新、人才竞争水平提高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才市场会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然而,在人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大量的人才流动。对人才流动,特别是科技人才的流动,“跳槽”、“辞职’或兼职,有的赞成,有的反对,能否正确对待和正确利用科技人才,这对一个企业、集团和单位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 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是按照社会再生产的要求,进行人才再配置,不断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合,形成新生产力。社会主义统一、开放、完整的大市场包括物资分配市场、资金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这三大市场共同反映着整个社会再生产流通过程中的生产要素。只有通过人才市场对现有的人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才能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合理利用人才。科技人才的流动正适应这种新形势的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大的客观因素决定了科技人员流动是必然的。 经济发达的国家和我国近几年经济的发展也证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流动。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十年我国各级人才交流机构为全国重点项目、工程输送10万人次,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输送人才2  相似文献   

15.
《调查研究报告》2006,(122):1-18
调查发现,人才对企业人才开发政策整体满意度不高。国企人才对企业人才开发政策的满意度最低,外资和私营企业人才满意度最高。经济越发达地区人才对企业人才开发政策的满意度越高。目前我国企业人才开发政策普遍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口号多,实际行动少。各行业迫切希望政府加强对紧缺人才的培训工作,并尽快完善人才市场建设。各类人才希望放宽政策限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人才创业提供各种政策支持和融资渠道,建立以工作经历、专业能力、成果价值为导向的新型人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李小玲 《发展》2004,(5):60-61
甘肃省作为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如何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谋求高质量、快速度的发展,逐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这是全省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和迫切愿望.甘肃省的落后,不仅表现在经济总量不足、资金技术匮乏、工业化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和环境条件艰苦等方面,而更重要的是人才特别是高级优秀人才的严重缺乏.甘肃省的发展,固然需要能够带动一方经济增长的重大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更重要的是如何规划设计精良的项目,以最大限度争取国家的资金政策扶持.如何有效地运营现有的资源和资金,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行政管理机制,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民主科学化程度.这些是当前甘肃省改革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越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甘肃省越是需要能够策划设计并组织实施重大项目的人才,需要能够成功运营资本、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的人才,需要熟练掌握技术、敢于创新的人才,需要能够科学决策、善于协调各方的人才.这是真正制约甘肃经济发展的"瓶颈"所在,也是甘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和长久之计,也是少数民族振兴与繁荣的前提保证。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开发与培养农村人力资源。本文通过对甘肃民族地区的调查,分析了当前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的状况与特点,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规范人才流动确保国家重要人才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情况下,人才安全问题日益重要。构建人才安全管理体系是涉及政府、用人单位、人才和中介机构等多主体以及政策、舆论、机制、制度、技术等多层面的“系统工程”。有必要在正确认识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关系的基础上,解决好关键少数人才的安全管理机制、法律规范、预测预警及包括薪酬待遇在内的激励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调查研究报告》2006,(113):1-11
我国各地在企业人才开发方面发展不平衡。“东强西弱”的人才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善;人才利用效益、人才开发政策环境也是“东优西劣”;同时各地企业在人才开发方面做法也不同,东西部地区差距明显。建议西部较发达地区应创造政策优势、加强人才引进、提高人才素质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五年,甘肃省劳动力市场历经复苏、发展、缩小和再发展这样一个曲折的道路,目前初具市场形态,但远落后于东西部经济发达地区,存在劳动力难以流动的问题,如1992年国有企业职工流动率低于全国平均流动率2.7%,与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劳动力市场有较大的差距,也制约企业用工自主权的落实和各项改革的深入发展。因此,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当务之急是摈除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壁垒,使劳动力在较大范围内自由流动,促进全省劳动力市场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