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中 《魅力中国》2010,(6X):256-256
次贷危机的持续蔓延使人们对以美元为代表的主权货币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提出越来越多的质疑。在此背景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对于中国实现外汇储备资产保值增值、规避当前体制所带来的潜在汇率波动风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先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必然性,然后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金融危机为背景,以2008年12月12日中韩两国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为起点,分析推动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所应当采取的策略。作者认为,中韩货币互换是东亚金融合作的深化,只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才格外引人注目,而且这次货币互换还引起了人们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极大兴趣。作者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并借鉴国际上一国货币国际化的理论和模式总结,探讨性地提出了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建议,同时指出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仍然只能是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3.
刘隽 《发展》2014,(11):62-63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逐渐暴露,人民币国际化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人民币逐步走出国门,开始融入世界货币金融体系之中。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背景下,如何把握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如何对人民币国际化实行有效管理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否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又必将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与金融秩序稳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面板数据从国家异质性的角度,分析美、日两国货币国际化成败的内在原因,并通过扣除本地需求法测算出2003~2016年人民币境外存量的走势,利用脉冲响应函数研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潜在因素。基本结论是:(1)日元国际化失败是因为日元并未在国际市场中发挥完全意义上的国际货币职能,仅充当"载体货币"用于国际金融市场套利交易;(2)人民币境外存量已下跌至2009年金融危机后水平,经济"新常态"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严重受阻;(3)贸易规模的提升对人民币国际化仅存在短期促进作用,资本市场的过热将会对人民币国际地位产生负向作用,人民币币值的下降则会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产生长期的抑制效应。因此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应谨慎地稳步推行。  相似文献   

5.
易宪容 《西部论丛》2009,(10):37-39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了国内学界与业界的基本共识。因此,不仅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增加很多,而且政府也推出了不少政策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因为,金融危机使人们意识到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所具有的内在缺陷完全暴露出来,改变现行的罔际货币体系已经成了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6.
主要货币国际化进程分析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雪娜 《特区经济》2010,(10):71-72
为了克服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走出经济失衡,人民币有必要提高国际地位,并进一步实现国际化。英镑、美元、日元、欧元等四种主要货币,在其国际化的进程中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走向国际的人民币进行借鉴。本论文将对四种主要货币国际化进程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盛杰 《改革与战略》2009,25(12):105-107
文章针对正在不断深化的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从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角色转变视角来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效应和现实可行性,指出近年来相关方面的发展已经为人民币将来走向国际化奠定了有利的基础,但人民币国际化仍处在初级阶段,仍然存在一些有待突破的困境,并就此提出了对策建议,以顺势适当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分析与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各国关于改革现行以美元为主体的国际货币体系达成共识,主张实行国际货币多元化。这对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一次历史契机。文章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积极效应会大于负面效应,结合强势的经济实力、高额的外汇储备等及现阶段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的紧密联系,推进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正值时机。人民币国际化宜遵循“三步走”路径,实行双轨制,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来拓宽人民币的投融资渠道,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文章通过比较德国马克与日元国际化的进程,探寻了两国为实现货币国际化所做出的努力,总结两国货币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并通过阐述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指出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梁恺 《北方经济》2013,(10):78-79
由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反映出当今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弊端,改革当前这一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也引发了各国许多专家学者的思考.在这种情况下,顺应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潮流,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本文首先阐述了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现状和宏观经济背景,进而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与收益,最后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1.
陈迪迪 《中国经贸》2009,(10):147-150
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越发明显。本文试从中国近年来频繁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出发,阐述了货币互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并从宏观、微观角度套用相关模型,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和所需条件进行了分析。同时,本文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制定了详细的规划蓝图,还针对国际化后带来的风险进行了讨论并在最后给出了整体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对以美元为本位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必须进行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从探究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起始,分析了当代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案及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将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而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将在条件逐步具备的情况下,分阶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同样也会面临"三元悖论"和"特里芬"两难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张戈 《中国经贸》2014,(19):145-145
一、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含义和作用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包括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等递进的几个阶段。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充当国际结算货币、国际投资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 国际结算货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国际投资货币:全面推进国际资本的双向流动,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完全可兑换,使人民币成为国际投资货币;国际储备货币: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推进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市场化,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布雷顿森林制度的解体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进一步暴露出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欧元面世催生国际货币新体系。本文立足于国际货币三元化发展的趋势 ,分析了目前制约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因素 ,并提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在于实现人民币区域  相似文献   

15.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开始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行动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然而,人民币国际化不仅仅是单纯的货币兑换和流通条件的改变,而是一项涉及经济金融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改革,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匹配都有可能引致巨大的经济金融风险,特别是其中潜在的大规模的货币替代、反向货币替代风险,更易导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逆转,必须加以重点关注并积极进行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文章分析了资本大规模流动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引发货币替代、反向货币替代的形成路径,提出了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防范货币替代、反向货币替代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一段时间,关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或逐渐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议论浮出水面。与此同时,人民币新一轮升值压力也接踵而来,由此关于人民币国际化与升值压力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何评价和评估人民币国际化或是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与升值压力的关系,是当前中国国际金融战略需要思考的又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从日元国际化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莹 《特区经济》2010,(10):73-74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背景与20世纪80年代日元国际化的背景非常相似,本文从经济规模、对外贸易、金融市场这三方面比较分析人民币国际化所具备的条件。吸取日元国际化进程中的经验,提出适合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背下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大幅度缩水.如何积极有效地管理中国外汇储备,引起了外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文章首先总结了中国外汇储备的基本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然后从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出发,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基础和国际环境,论述了人民币国际化是解决中国外汇储备管理问题的长远选择.  相似文献   

19.
自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国内外有关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文献大量涌现,充分体现了这一课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本文从归纳当代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原因着手,深入挖掘该体系的制度性缺陷,继而对当前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多种方案进行分析和评述。文章认为:目前各界提出的多种方案,在可行性方面都存有一定的障碍,因此在方案比较上,没有最优,只有"次优"。就目前而言,"超主权货币"方案因为直接影响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及其铸币税利益,会引起美国的阻挠。加上从理论上对"超主权货币"本身在价值基础、发行管理等问题上尚有不少争议,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恐怕难以实现。而对以美元为主导的多元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不断修正,恐怕是更贴近实际的情况。文章还指出:当代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必须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参与。而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政府推动和市场选择共同的结果,不要刻意安排时间表去强行推进。在此进程中,人民币也将面临"三元悖论"和"特里芬难题"的困扰。妥善处理好中外各方的利益保障问题,是关键环节。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做好包括沪港两地金融中心联动机制建设、内外分离型的国际银行设施建设、以及我国资本帐户开放与汇率制度改革的互动协调关系建设等工作,以人民币国际化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并趋的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货币的国际化已然成为突出话题。近年来,随着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及进出口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政府开始注重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支持人民币在国际化中的强势地位,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笔者透过本文来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前景、利弊因素,以及对日后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