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进程较早,发展至今普遍面临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巨大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发达国家为了应对资源与环境的问题在绿色金融的政策、制度和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绿色转型和农业产业的绿色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而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起步较晚,2007年才出台绿色信贷的相关政策,发展至今,我国绿色金融在发展规模、产品种类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仍与国际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研究介绍了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农业产业升级的国际与国内实践,通过总结先进的经验与借鉴,以期提升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农业产业升级的力度与成效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正>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不仅有力推动了国际先进经验、国际金融资源在中国的运用,也有助于向世界贡献绿色金融“中国方案”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是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桥头堡”,也是对外交流合作的“一扇窗”。近年来,各试验区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不仅有力推动了国际先进经验、国际金融资源在中国的运用,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典型案例,也有助于向世界贡献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智慧和方案。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与绿色发展相匹配的金融供给提出明确要求。文章通过构建碳排放绩效和绿色金融发展指数,探讨绿色金融对经济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与空间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经济低碳转型与绿色金融发展在变化趋势、空间特征上存在相似性;绿色金融能显著推动经济低碳转型,其中能源结构优化、技术创新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中介通道作用;绿色金融对经济低碳转型具有正向空间溢出影响,但作用效果并不显著,空间影响的异质性是降低绿色金融经济低碳影响的主要原因,未来需关注区域绿色金融资源的合理化分配。  相似文献   

4.
<正>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按照“完善机制,规范用途,细化方式”的工作思路,持续加大财政对绿色领域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领域聚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高度重视财政对绿色金融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充分发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和地方财政政策的共同支撑作用,创新运用财政奖补、信贷贴息、债券贴息、保费补贴、担保增信和风险补偿等手段,不断强化地方绿色金融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5.
绿色金融发展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认可,中国也正在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并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广西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已写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由于资源型城市的特殊性,与其他地方相比,发展绿色金融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在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如何有效地推动绿色金融并逐步适应绿色金融的发展要求,需要积极探索。以广西河池市为例,分析研究发展绿色金融基本情况及存在难点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天杰 《时代金融》2014,(14):88+94
本文以甘肃省为例分析了资源富集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探究了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绿色金融发展的建议。通过对绿色金融发展路径的研究来提升资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对于构建西部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双碳”目标下的内在要求,而数字金融已经成为助推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依据我国30个省份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结合非径向距离函数、系统GMM估计等方法,对我国数字金融与绿色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增长。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能对绿色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但是覆盖广度的作用不明显。通过改善金融机构信贷行为和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数字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绿色经济增长。数字金融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能够发挥更好的影响,说明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缩小区域间的绿色经济差距。因此,新时期加快数字金融发展不仅有助于实现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还能够促进金融资源向绿色行业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深入发展,我国能源消费始终保持刚性增长,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需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能源结构优化的引领作用。本文选取全国30省(市)2016—2021年碳排放、绿色金融、能源结构及地区发展数据,运用bootstrap方法,实证检验能源结构优化作为中介变量在绿色金融发展与碳排放关系中的作用。同时,进一步通过门槛效应研究“漂绿”行为对绿色金融降碳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能源结构优化在绿色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中起到遮掩作用。第二,随着能源结构逐步优化,绿色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会边际提高。但是,当能源结构优化到一定水平时,随绿色项目储备下降,可能引发“漂绿”行为。我国应继续大力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不断提高对绿色项目及碳减排效果的评价能力,防范“漂绿”风险。引导能源消费结构转变,促进经济低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建设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应针对当前绿色金融服务资源缺乏、金融机构服务绿色发展的动力不足、金融系统促进绿色发展效率不高的问题,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型"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尽快培育壮大绿色金融服务资源,加快制定促进金融机构服务绿色融资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努力将试验区打造成为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平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手、推动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10.
2022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指出,推动绿色电力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完善支持绿色电力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河北省绿色电力产业具有资源禀赋和产业集群的优势,近年来取得显著发展成效,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为了探究金融支持绿色电力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和内在规律,本文对河北省金融支持绿色电力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调研,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