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夏,大学刚毕业的小梁从安徽到北京找工作.当踏上从徐州开往北京的K108次列车时(因为小梁居住的那座城市没有直达北京的火车),他发现火车上凡是能站人的地方都无空缺.在十几个小时的乘车期间里(现在K108的行车时间调整为9小时48分钟),他都没有去过洗手间,一是挤不动,二是洗手间早已被乘客“霸占”.  相似文献   

2.
胡可 《经济纵横》2006,(8):70-70
技术部经理上午给人力资源经理王莉萍打了一个招呼:对部门内的一位员工小梁非常不满,表示技术部不想再留这样的一名员工了。 “由于小梁是公司内服务了3年之久的技术人员,公司向来比较关切,HR便向技术部经理了解因何不满时,他的回答是:他的技术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承担部门主管交代的工作!”王莉萍说,“问题是已经服务了3年这么长的时间,技能能力不足显然不足以成为理由。” HR私下找小梁了解过后,得到的消息是,小梁个性较强,在开发模块上与技术部经理有不同意见时往往会非常直率地提出来争论甚至口角冲突,。部门经理据此认为小梁不够尊重他,提出让他离开技术部的要求。 “我们也试图调解过,但都没有效果。”王莉萍对此非常苦恼,“部门经理的对策是不给他分配开发工作,对小梁提出轮调到其他部门的解决方案也由于他坚持不肯离开技术部,说就要争一口气而没有结果。” 这使王莉萍犯难了:继续让这种矛盾僵持下去,小梁的绩效考核结果必定很难看,最后肯定会以绩效不佳为由辞退他,但不肯善罢甘休的小梁肯定也会寻求劳动仲裁;解决嘛,双方都不肯妥协。让一个员工是否继续留在所在部门工作的权力,是在业务部门还是人力资源部?如何解决这个困境?[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1993年盛夏,南方某杂志编辑去北京约稿,于途中的30多个小时阅读完贾平凹的小说《废都》。8月某日,该编辑约京城新闻界、理论界一些“人物”谈稿件。不想会谈内容从一开始就从正题溜开了。历时二个多小时的各家发言始终是围绕小说《废都》的,令该编辑料所不及。好在他于途中“顺路”拜读过小说,不然还真会变成局外人的。某报记者极具话题控制能力,他使每个人都莫名其妙地认定今天的主题是关于一部小说的。他的发言很随意,直入主题:  相似文献   

4.
林峰  陈霖 《新经济》2010,(8):48-50
或许,成功者都有相同的宿命——繁忙。李义才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广东一路追来,7月14日上午终于在伊宁见到了李义才。昨夜刚从深圳飞来的他,脸上风尘似未洗尽,办公室外,就有两批待见的访客。采访只好推迟半小时。  相似文献   

5.
今天的北京.也许没有人过多地关注家具业。但10年前.北京家具的广阔市场.使从安徽农村来的打工仔汪宏坤很“狂傲”:北京怎么什么家具都卖得出去啊,做工全然没有南方的精细,老板又什么都不懂,为什么不能自己开一个厂?当年长发披肩的油漆匠汪宏坤来北京投奔打工的同学,口袋里揣着仅有的75块钱。他的初衷,只是想比在武汉打工多赚点。  相似文献   

6.
汤一介 《开放时代》2003,(5):135-139
“……没有信仰是不可想象的。没有信仰的人只关心尽可能舒适,尽可能无痛苦地过日子,除此之外他们对一切都麻木不仁。”“只有那些在内心深处存有信仰的人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或者不如说他的内心向真实敞开了),他不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扭曲真相,因为他没有这样做的个人或者情绪上的理由。”  相似文献   

7.
"香港户口比北京户口还便宜."在香港尖沙咀的一间咖啡厅,陪妻子来香港产子的张力(化名)说. 他和妻子在北京打拼5年,有房有车,但都没有北京户口.而现在想办一个北京户口,据张力打听,耗资巨大.但是他们想生孩子了,孩子不能没户口.没户口就小能在京高考,甚至连准生证办理起来都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8.
乔宠如 《经济》2016,(4):26-28
尽管北风凛冽,在北京务工的河南人老郑心里却是暖洋洋的。2016年1月24日上午10时左右,《经济》记者在北京西站南广场见到老郑时,他正准备和工友们一同排队检票进站。再过两个小时,他们就将乘坐由北京西站始发、开往河南南阳的K183次列车回到老家,与家人团聚,共度新年。随着农历新年日益临近,像老郑一样的在外务工人员纷纷开始返乡之旅。交通运输部门此前发布  相似文献   

9.
方伟 《经济纵横》2007,(11):41-43
销售部的张部长今年37岁,已经结婚并且有了两个孩子。由于最近处于销售旺季,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14个小时左右。他越来越感到精疲力竭,无法同时兼顾家庭和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家庭,让他感到十分内疚。并且,他的睡眠质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联合结膜下麻醉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住院的58例64眼青光眼的患者,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浸润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结果本组58例(64眼)患者中麻醉效果为Ⅲ级的有4眼(6.2%),麻醉效果为Ⅱ级的有8眼(12.5%),麻醉效果为Ⅰ级的有52眼(81.2%)。本组患者未出现1例严重麻醉并发症,特别是处于低视力、小视野的中晚期青光眼患者未出现失明。结论表面麻醉联合结膜下麻醉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较佳,使患者的恐惧心理和身心痛苦得到了较大程度缓解,缩短了手术时间,简化了麻醉步骤。  相似文献   

11.
——我要回家,我要工资! 这是民工岳富国生前的最后一句话。说完这句话之后,岳富国便因突发脑溢血昏迷,36小时后死亡。直到此时,岳富国仍然没有拿到应该属于他的工资。  相似文献   

12.
等待关键时刻的到来 据说《圣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富人想雇佣几个劳动力在他花园里劳动。他从凌晨开始雇,一直雇到晚上ll点钟。由于任何时候被雇佣的工人得到的薪酬都是相同的,因此人们都愿意在一天的最后一个小时(即晚上11点)被雇佣。于是,英语里的“第11个小时”(eleventhhour)就被誉为“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13.
苏联从1980年以来,绝大多数低温物理研究单位放弃了高温超导体材料的研究。虽然有些单位如物理问题研究所,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哈尔克夫低温物理所等单位研究BaPbBiO超导材料(曾获得13°K),LiTiO_4超导材料的Tc为13.7°K(有的样品达18°K),但也只是利  相似文献   

14.
江时学 《经济》2012,(5):64-66
等待关键时刻的到来据说《圣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富人想雇佣几个劳动力在他花园里劳动。他从凌晨开始雇,一直雇到晚上11点钟。由于任何时候被雇佣的工人得到的薪酬都是相同的,因此人们都愿意在一天的最后一个小时(即晚上11点)被雇佣。于是,英语里的"第11个小时"(eleventhhour)就被誉为"关键时刻"。在这一题为"难以完成的任务"的漫画中,欧洲领导人在全神贯注地听着从对讲机里传来的声音:"欧洲的领导人们,在11个小时10秒钟后,你们的大陆就要崩溃了。你们的任务是共同作出努力,避免危机的发生。你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祝你们幸运。"但欧洲领导人们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因此,那个声音问道:  相似文献   

15.
陈希琳 《经济》2013,(9):129-131
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远远没有外界想象得那般光鲜亮丽。认知度不高、吸存难、非差异化政策等诸多问题都摆在眼前。本期《经济》记者走进北京顺义银座村镇银行,探讨村镇银行发展的可持续之路。远从1500多公里外的浙江台州而来,杨灵国带领30多人的团队进驻北京,经过半年多的调研准备,于2011年1月成立了顺义银座村镇银行(以下简称"顺义银座"),开始了异地办银行的旅程。顺义银座由我国首家政府不控股的城  相似文献   

16.
史铁生走了,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他没有等到新年的到来,也没有等到他1月4日过60岁生日的那一天。 史铁生是曾经在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之一,而且正是在延安的这段经历,对他从懵懂少年到“轮椅作家”的人生走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正如他当年的插友李子壮先生所说,“如果没有三年黄土高坡上的插队生涯,史铁生绝对不可能被那么多人称为。中国真正的作家’。”  相似文献   

17.
4月20日上午,到八宝山送别苏星。9时前后下了半个多小时的大雨,在北京的春天很少见。天泪为他送行。  相似文献   

18.
(1)产品成熟度差,可靠性不高。国外数控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在10000小时以上,国内自主开发的数控系统仅3000小时~5000小时;整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国外达800小时以上,国内最好只有300小时。(2)产品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国外数控机床品种已达到1500种,国内只有500多种,且性能水平低,高速、高效、高精度产品几乎没有。(3)创新能力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数控机床的企业虽达百余家,但人多数都未能形成规模生产,企业效益差,创新能力低,制造成本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4)数控机床行业的专业化零配件及部件的协作生产配套体系不健全,大多数企业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9.
阿维纳什·迪克西特(Avinash K.Dixit)系美国当代研究数量经济学著名的经济学家。他1944年出生于印度孟买,1963年在孟买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数学专业),两年后他又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理学学士学位(数学专业)。此后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继续学习深造,并于1968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普林斯顿大  相似文献   

20.
6月20日,71岁的郑州大学外语教师陆家豪副教授成为新闻人物。这天,在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庭的原告席上,他坐了4个多小时,然后接受了一拨又一拨记者的采访。热闹过后,在晚上,他悄然离开北京回家。 陆家豪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他是第一个起诉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董事——他是“郑百文”的“花瓶董事”。“郑百文”是有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