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保障企业职工获取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广东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广东省企业职工劳动权益保障规定》,制定《广东省企业职工最低工资规定》,该规定适用于本省境内各种类型的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用人单位),以及在上述用人单位工作并领取报酬的职员、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  相似文献   

2.
《劳动法》是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为了实现劳动关系稳定和谐的目标,《劳动法》在更加倾向于维护处于弱势一方的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在依法制约劳动者侵害用人单位权益的行为,以维持双方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平衡。竞业禁止制度就是《劳动法》中着重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一项制度。那么,《劳动法》中的竞业禁止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公布实施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多数用人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基本得到保障。但在一些地区和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着违反《劳动法》规定,侵害劳动  相似文献   

4.
书讯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和劳动的法定义务,只要用人单位和劳动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应该为劳动缴纳社会保险费。《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规定:“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在职人员每月按规定期限缴纳,不得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公布实施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多数用人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基本得到保障。但在一些地区和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着违反《劳动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为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6.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自1995年实施《劳动法》、推行劳动合同制以来,劳动合同为劳动制度改革、稳定劳动关系,使劳动关系走向法制化轨道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时代》2010,(7):102-103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而建立的劳动关系的书面法律凭证。劳动合同也是稳定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强化劳动管理、劳动者保障自身权益、处理劳动争议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劳动法》第4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劳动合同法》在重申这一规定的同时,对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的内容和程序作了更细化、更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劳动关系的调整已逐渐从行政手段转变为法律手段。《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法》确定的劳动合同是要式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就某些劳动权利和义务达成口头协议,形成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对其支付劳动报酬的事实上的劳动用工关系。由于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未以书面合同方式加以明确规定,往往导致劳动关系紊乱,劳动争议频发。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公布实施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多数用人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基本得到保障,但在一些地区和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着违反《劳动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为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的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正一、我国双倍工资赔偿制度的出台及目的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我国的劳动关系是由《劳动法》进行规制调整的。在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虽然明确了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之初,应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此外还对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这种行为,规定了明确的行政处罚措施。但是由于规定的是行政处罚责任,且对违法的企业通常是警告,并不会给企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2.
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进一步做好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  相似文献   

13.
正与国外劳动法使用的"雇主"概念相对应,中国劳动法律使用"用人单位"来代表类似概念。类似意味着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尤其要注意的是,中国法律只在劳动法这个领域使用了"用人单位"法律术语。这个法律术语并未出现在其他法律条文中。对这个法律术语,中国相关法律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也只是采用列举的方式对这个法律术语的含义进行了说明。经济逐步发展,经济主体更加多元。用"用人单位"表示劳  相似文献   

14.
一、如何界定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劳动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同时发生,没有劳动合同就没有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建立以劳动合同为标志。这一界定,为近些年来一些用人单位规避订立劳动合同,以达到规避劳动法上规定的责任和义务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颁布执行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赋予劳资双方各自应享有的权利,同时规定双方应履行的义务。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劳资双方违反《劳动法》的情况时有发生。相关法律规定,不论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只要违反《劳动法》就应该做出赔偿。哪些情况用人单位须做赔偿,哪些情况劳动者须做赔偿,赔偿的数额、标准、方式都有哪些?本刊为您做如下总纳:  相似文献   

16.
阎付克 《人力资源》2007,(10):71-72
休息、休假权不仅是《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应该享有的权利,也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休息、休假屡屡发生纠纷,从而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很多问题产生于某些用人单位因法制观念不强而违反了法律规定。为了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制观念,切实保障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本期邀请到知名的劳动法专家、长期致力于劳动法律实务与研究的阎付克律师给大家就如何面对休息、休假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张扬 《人力资源》2007,(10):74-75
休息、休假权不仅是《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应该享有的权利,也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休息、休假屡屡发生纠纷,从而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很多问题产生于某些用人单位因法制观念不强而违反了法律规定。为了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制观念,切实保障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本期邀请到知名的劳动法专家、长期致力于劳动法律实务与研究的阎付克律师给大家就如何面对休息、休假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阎付克 《人力资源》2007,(10):73-74
休息、休假权不仅是《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应该享有的权利,也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休息、休假屡屡发生纠纷,从而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很多问题产生于某些用人单位因法制观念不强而违反了法律规定。为了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制观念,切实保障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本期邀请到知名的劳动法专家、长期致力于劳动法律实务与研究的阎付克律师给大家就如何面对休息、休假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阎付克 《人力资源》2007,(10):70-71
休息、休假权不仅是《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应该享有的权利,也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休息、休假屡屡发生纠纷,从而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很多问题产生于某些用人单位因法制观念不强而违反了法律规定。为了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制观念,切实保障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本期邀请到知名的劳动法专家、长期致力于劳动法律实务与研究的阎付克律师给大家就如何面对休息、休假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依法规范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执法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以及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实施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适用本条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遵守有关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察,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