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仲裁作为一种司法外解决争议的制度化形式,由于其本身所具有公正、高效、快捷、保密等优势,已经成为与诉讼并肩而立的解决商事争议的方式之一。随着仲裁迅速发展,对仲裁进行司法监督就成为一种必然。仲裁的司法监督实质上是处理仲裁与司法权的关系,仲裁的性质决定了司法监督的必然性。公正合法的司法监督能够促使仲裁发挥更好的非诉讼解决纠纷的功能。本文从仲裁的自主性和运行机制上分析了对仲裁进行司法监督的必要性,论述了国外仲裁司法监督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国内仲裁裁决司法监督的规定及弊端,提出了完善我国国内仲裁裁决司法监督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晶晶 《金卡工程》2009,13(9):88-88
人民法院在执行与撤销涉外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从立法、司法、法律内乃至法律外几个方面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共奏"标本兼治"之效.  相似文献   

3.
李娜 《金卡工程》2010,14(2):84-8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商事仲裁制度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诉讼化的现象。其原因在于仲裁制度内部的契约因素与司法权因素的失衡。仲裁诉讼化表现为程序繁琐严格,司法监督过度,实体裁判中商业惯例和行业准则匮乏。仲裁诉讼化破坏了仲裁的独立性,制约了仲裁的健康发展。当前应重树当事人意思自治理念,放宽仲裁协议的要求,丰富仲裁裁决的标准,弱化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  相似文献   

4.
重新仲裁作为一种对仲裁裁决的补救措施,有着优越于撤销裁决的许多积极意义,我国立法也同样作出了吸收和采用,但仍然不能较全面地发挥其应有的特征。本丈从革新重新仲裁的基本理念着手,阐述了自己对构建重新仲裁制度的相关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张琍 《金卡工程》2009,13(6):119-119
仲裁是司法外解决争议的一种制度,民间性、独立性和一裁终局性体现了仲裁制度的基本精神,因此,对仲裁的司法监督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具体阐述仲裁司法监督的必要性,主张司法对仲裁进行适度的监督。现行仲裁司法监督制度尚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改造完善,以顺应国际上仲裁司法监督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周璟 《投资与合作》2014,(6):367-368
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不断发展,各国商事主体之间商事交易日渐频繁,争议增多,鉴于一国法院的判决在另一国家申请执行时会遇到种种问题,与此同时,仲裁具有灵活性,自愿性,简便性且仲裁裁决具有与法院判决具有相同的强制力,因此,商事仲裁逐渐成为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重要方法.申请撤销商事仲裁裁决是一项当事人在认为裁决有误时向法院寻求救济的措施.对于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的研究,有利于规范国际商事仲裁,维护仲裁当事人的利益,最终可以促进商事仲裁制度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涉外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与国内仲裁的承认和执行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国内仲裁裁决,人民法院一般采用的是实体审查;涉外仲裁裁决人民法院则采用形式审查方式。因此,确定一项仲裁是国内仲裁还是涉外仲裁就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我国目前采用的以仲裁机构的性质来认定仲裁裁决是国内裁决还是涉外裁决的做法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文章就着重讨论在我国该如何确立涉外仲裁裁决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程永强 《金卡工程》2008,12(10):49-49
理论界针对"已撤销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是否可以承认与执行"这个问题向来就有很多的争议,尤其是Chromally公司案件中的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在被埃及法院撤销后,又先后在美国和法国得到承认和执行,更是在仲裁界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文拟从理论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介绍目前主要的三种争论观点,并提出笔者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9.
王富新 《金卡工程》2008,12(11):44-44
司法对仲裁的监督问题,我国实行的是"双轨制",国内和涉外案件不同处理.本文着重探讨"双轨制"下重新仲裁制度的现状及价值、启动事由、审理范围做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卢希光 《金卡工程》2010,14(7):144-144
在国际仲裁领域,财产保全措施不仅能够在确保仲裁裁决的执行和避免不利影响、损失或损害方面发挥巨大功效;另一方面,财产保全措施是在终局裁决作出前根据事态的可能性作出的临时性强制措施,采取不当将给被申请人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不公平。在我国,涉外仲裁中的保全措施是由人民法院来颁布和实施的,仲裁机构仅负责转交,而仲裁庭更是与此环节无太大关系。因此,我国仲裁界对仲裁保全制度的研究甚少,这种现象不利于我国涉外仲裁保全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鉴于此,加强对国际仲裁临时保全制度和发展方向以及中国涉外仲裁保全制度的研究是迫切的而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李彬 《金卡工程》2009,13(6):144-144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蓬勃发展,商事仲裁日益成为解决涉外经济纠纷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从我国涉外仲裁制度的应然和实然角度出发,对中国涉外仲裁裁决在中国大陆的承认与执行问题作一些理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纽约证券交易所早在1871年就采用仲裁这种方式解决其会员之间的纠纷。其后,各个证券业自律组织,如美国证券交易所、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等纷纷成立了仲裁部门,制定自己的仲裁规则,对证券纠纷进行仲裁。本文拟探讨美国证券仲裁裁决及其为投资者提供的救济方法,以期为设计我国证券仲裁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曹阳春 《金卡工程》2009,13(6):101-102
仲裁作为一种解决商事争议的方式,早在古希腊以及中世纪时期在欧洲国家就已有采用。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仲裁这一纠纷解决方式在国际商贸领域的适用日益普遍。我国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了涉外仲裁的实践,现行的涉外仲裁法律制度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入世后,我国的涉外仲裁机构要面临着国外仲裁机构的竞争压力,而完善涉外仲裁的法律制度是增强我国涉外仲裁机构的竞争力,促进仲裁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仲裁法的完善有利于一国法律制度的完善。本文将从涉外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涉外仲裁的财产保全、司法审查来论述我国的涉外仲裁体制。  相似文献   

14.
郭艺圃 《金卡工程》2009,13(5):98-99
仲裁裁决的效力范围和大小如何,关系到仲裁制度本身作用的发挥和当事人的利益。本文简要分析了仲裁裁决的效力,认为其效力主要是既判力、执行力,相对终结程序效力,并对裁决书中事实认定部分的效力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就目前我国司法对仲裁司法审查的基本模式而言,它对于促进仲裁事业的发展,发挥仲裁在解决民事争议过程中的作用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从一些规定中我们不难看出,立法上的不尽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仲裁工作的开展,妨碍了仲裁在维护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仲裁审查制度现状的观察,分析归纳我国现行仲裁审查制度双轨制的缺陷,从而对我国仲裁的司法审查问题作一较为深入的思考,提出了相应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吴文汀 《中国外资》2014,(4):170-171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籍是国籍国法院对一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具有撤销权以及该仲裁裁决具有执行效力的法律依据。各国对仲裁裁决不同的国籍判断标准产生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冲突,包括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积极冲突和消极冲突。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冲突可以通过国际或国内立法来进行协调。《纽约公约》在尊重各个国家关于仲裁裁决国籍判定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地域标准"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积极冲突进行协调,通过"非内国裁决标准"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消极冲突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17.
吴文汀 《中国外资》2013,(24):22-22,24
我国采用“仲裁机构标准”作为确立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标准。这种标准表明我国在协调仲裁裁决国籍的冲突方面没有履行公约的国内法修正义务,而且不符合我国仲裁事业发展的现实,这导致了理论的争议和实践的困境。在目前我国的仲裁理念和仲裁现实下,建议修改“仲裁机构标准”为“地域标准”作为确定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税之友 《税友》2001,(1):32-32
税务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服税务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提出申请,请求一上级税务机关重新处理,上一级税务机关根据申请人的申诉,对主管税务机关的原决定进行审查,并依法作出维持,变更,撤销或责令原处理机关补正,限期履行和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裁决的一项行政司法活动,它是我们行政复议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及时,对于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税务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赖运彩 《金卡工程》2010,14(7):26-27
本文论述了行政裁决作为一种行政司法行为的适用范围,并进一步从美国的经验出发,思考我国行政裁决存在的公正性问题,并提出应规定受指定的裁决人员的资格作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论国际税收协定争议仲裁的法律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国际税收协定争议仲裁以有关各方的自愿为基础,所谓的"强制仲裁"是不存在的.在仲裁过程中,纳税人实质性地参与仲裁程序具有理论和实践基础.税收仲裁作为一种争议解决的法律途径,其裁决应具有约束力.对税收协定争议仲裁的监督机制可通过在双边条约的基础上成立专门委员会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