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双创”教育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长效性和可持续性育人的突破口,是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满足受资助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重要力量。文章通过调查与分析浙江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及浙江省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依据调查与分析结果,从发展性育人目标角度,论证浙江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结合“双创”教育的契合点,从而构建适合于浙江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结合“双创”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要切实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资助和育人的直接结合,构建资助工作新模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从资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逐渐深入,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模式已逐渐转变,资助工作日益精准,发展型资助体系日趋完善。资助育人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主体界定模糊、工作载体单一、工作缺少针对性和创新性等,应通过构建全员资助育人机制、打造全过程资助育人模式、丰富全方位资助育人载体等方面构建高效资助育人模式,实现"三全育人",助力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三全育人”理念体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现途径和重要抓手。高校原有的固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探讨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如何有效部署心理健康工作开展策略,发掘、创新心理育人路径,是当前高校提升心理育人工作实效的迫切问题。高校通过建立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增强全员参与工作力量;以全过程育人为关键步骤,构建阶梯式内洽递进服务体系;以全方位育人为重点手段,共建融合多途径育人机制,全面提升心理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信、抖音等微媒体逐渐被大学生广泛使用,高校资助育人对象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的资助育人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资助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微资助"概念的提出,为创新资助育人模式实现高校精准资助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文章从五个角度分析"微资助"育人模式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影响,并提出了探索构建"微资助"育人模式的"六条"路径。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贫困生群体的全面发展更能检验我国教育的本质。本文尝试在"全人教育"理念下指导资助形式的创新和改革,通过调研结合当前高校资助面临的瓶颈和发展性资助的形势要求,力图构建一个全新的资助模式,建立健全高校资助体系,实现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良性互动,推动"资助育人"。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为现代化提供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资助工作不能仅仅限于物质上的帮助和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温饱问题,必须坚持物质资助、精神资助、心理自助相结合的原则,并重点体现在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此思想指导下,务必使新阶段高校资助成为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强劲动力,使资助帮助大学生自立自强,全面健康成长,体现新形势下的高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8.
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内容的重要部分,是保障与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关键措施。构建"三全育人"视域下的资助育人模式是进一步推进高校资助工作的实践探索,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工作中的部分问题。高校应当围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做好物质帮扶与精神育人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新时代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不仅需破解物质经济难题,而且需重视精神关怀与能力培养。闽江学院某二级学院通过以“书香励志”为载体,构建发展型资助“5C”模式。“5C”资助育人模式是以精准资助,助力学生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为培养目标,旨在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提供困难时期的经济资助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精神上的励志引领和能力技术上的帮扶。学生可针对自身培养需求进行选择,在资助培养中通过全程跟踪和系列培训,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塑造自信自强、乐观向上的心态,培养优秀品德,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书香励志”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0.
贫困生不能简单等同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多贫困生不仅面临着经济困难,在思想、心理、学习、就业、素质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从逻辑学的角度来审视“贫困生”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贫困生不仅包括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包括了心理贫困生和能力贫困生.高校应当积极探索适应不同类型贫困生的资助手段,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指导,将“资助”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从帮助贫困生经济脱贫到帮助其心理解困和能力提升,以不断提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理念没有及时更新、方法比较单一、过程较为简单、育人效果不够明显等。针对目前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来探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以期能以学科交叉的理论模式来促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实现高校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伴随高校资助在实践层面的不断发展,受助学生通过资助获得了什么成为社会关心的话题。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分析了不同资助类型下高校受助学生的成长情况。获得赠与-激励型资助的受助学生学业表现更优,社交活动更积极,也更倾向于拥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偿还-保障型资助会增加受助学生对改善未来生活预期的不确定性;报偿-培养型资助在受助学生的学业表现、社交活动、职业准备、心理预期方面则都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认为应进一步发展赠与-激励型资助,发挥受助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报偿-培养型资助作用,加强受助学生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做好精准帮扶,积极构建多维度资助育人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实效性不足、资助管理有待完善等问题。在资助认定上,重结果轻前期政策宣传和简化认定程序;资助实施中,重经济帮扶轻关注贫困生心理和给予精神激励;资助管理上,重政策落实轻义务监督。高校应加强资助政策宣传力度、精准识别资助对象、丰富资助内容、健全资助育人管理体制、加强对受助学生的教育,提升资助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4.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思政工作中重要环节。资助育人必须以培养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等五大资助育人理念出发,强化资助育人功能,激发受助学生的内生动力,强化受助学生的政治自觉,培养受助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80后”、“90后”学生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主要构成成份,其特点与需求等直接关系到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方式及效果。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当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改变一味强调管理约束的定势评价,建立以学生特点为基础,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尊重个性,育人为本,突出领导与指导并重、管理与服务并重,灵活多样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资助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重要举措。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现有资助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发展性需求。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高校资助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叙事疗法”来源于后现代心理治疗,将“叙事疗法”融入高校辅导员资助育人工作中,能够解决部分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重塑自我认知、激发内在动力、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从而有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引导高校学生培养能力素质,健全人格品性,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各高校在帮困助学中已基本建立了以奖、贷、助、勤、减、绿色通道和社会慈善助学在内的一体化资助模式,但是这些资助都是"结果性资助",只能是短暂性地解决贫困生的生活问题。而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是一种资助与发展并重、自助与他助并重、管理与育人并重的资助形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论文阐释了贫困生发展性资助项目的性质与优点,并从经费来源、申报对象、申报范围、项目立项、项目评审、经费使用、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八个方面阐述了发展性资助在帮困助学体系中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8.
探索职业院校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创新融合的路径,能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纵深推进,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创新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工作,探索“三进三知”模式,以心理健康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模式,创新发展“三全育人”模式,构建新形势下“互联网+”等新思政实践模式,不断提升职业院校大学生思政工作的质量,同时,还需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与心理需求,更新思政教育理念;巧用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实施网络心理思政;创新思政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内心积极力量,构建科学思政体系;整合心理与思政教育资源,搭建思政教育平台;还需从学生个人层面、学校层面和国家层面三方面着手,促进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与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9.
高校资助体系对保障学生完成学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校经济型资助出现一些问题,资助工作重点已转向资助育人。文章在分析大数据资助优势的基础上,构建发展型的学生资助体系,探析大数据挖掘精准资助过程中受助学生发展性需求,并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探讨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大数据精准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希望能为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校党建工作是影响其教学水平和育人目标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对学生和教职工政治素质培养并帮助其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途径。高校党建工作中要坚持“三全育人”理念,要从党建工作、教学实际、学生情况出发,立足于科学育人、思想育人视角,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下,积极应对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和育人工作带来的挑战,不断推动高校育人模式现代化,提高高校党建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