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交往行为理论是当代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梳理交往行为理论相关文献,厘清其中的诸多概念及其密切关系,为该理论的现实意义开辟道路,启发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升的对策:增强受教育者主体地位,以及教育内容社会化、教学话语通俗化。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强调对人格的完善,通过具体的思想观念、政治主张,以及道德规范来促进受教育者获得突破和发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教育者将客体作为单纯的研究对象,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主体性,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难以吸收和内化,更难以提升受教育者品格的形成。主体间性理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主客二分思想的认知,并从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互动中来实现相关性、统一性和调节性目标。为此,本文将从主体间性理论内涵及特征入手,探讨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并从实现途径上加以科学构建。  相似文献   

3.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主客体关系或主体间性关系的处理都存在着困境,即教育中存在着对人的主体性的忽视,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的缺失。教育实践中片面地强调双主体中某单个主体性的实现,割裂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之间多层主体间性关系的发挥,忽视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实现的理论基石——交往实践,离开了交往实践,空谈主体性的实现就像建房子没打地基一样不稳固。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对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人的主体性的丧失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奥苏贝尔在有意义学习理论中强调学生要实现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三大条件,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运用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面临的困境,并从有意义学习理论的三大实现条件出发,得出对应的三个启示:要将网络话语与科学话语相统一,趣味性服从于逻辑性;将理论话语与生活话语相统一,筑实学生认知结构;将单向灌输话语与双向互动话语相结合,扩大话语主体。这对提高大学生的主体获得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相关学者已经从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各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有些理论仍缺乏可实施性。论文以教师主体的心理为切入点,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分别从教师主体的心理因素:人格特征、威信、教学效能感,以及师生交往两个角度分析了教师主体的心理,阐述了这些心理因素对学生主体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以期找到更有效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政治认同是人的一种归属感,是人对于政治社会中各种政治现象的接受、认可.社会大众对执政者政治认同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社会是否稳定.因此,建构政治认同是当前政治学界和政界人士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梳理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思想——主体间性思想的基础上,试图从政治认同的主体性、政治认同建构的过程以及政治活动参与者达成政治认同的政治心理标志三个方面论证政治认同是具有主体间性的,继而提出从主体间性视域建构政治认同的观点,具体为:承认双方互为主体,满足认同双方的角色期待;采取平等对话的沟通方式,建构认同的话语环境;构建权力互赋的框架,平衡认同的权力期待;建立主体间性学习机制,促使认同的态度转化.  相似文献   

7.
数字交往具有“数据”核心而非“价值”核心原则,具有“技术逻辑”而非“实践逻辑”导向,应厘清数字交往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逻辑规律,从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人的本质需求出发,超越对数字媒介的工具性运用以及对数字异化的有限规定。以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领功能、提升创新逻辑、增强时代感召力为研究目的,加强人与物的要素关系、人与人的信任关系、数字话语与数字身份的全面关系建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8.
自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提高了大学生的参与度,但也存在网络信息环境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网络话语能力受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管理滞后等困境。同时,“云思政”也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要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手段,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等,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沟通,而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的环节也是沟通。必要的沟通,能使双方达成理解和共识。借鉴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借鉴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上可以溯源至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缄默知识理论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标潜隐、时空开放等特点。高校应积极挖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技术更新搭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整合力量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提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企业政治参与、经济参与和文化参与是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拓展的现实需要,教育方法拓展、教育载体拓展和教育话语拓展是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拓展的主体,观念拓展、机制拓展和模式拓展是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拓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先在的价值预设造成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价值式微、实效性低下。重拾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必须重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对话式、平等性、温情化话语应充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  相似文献   

13.
高校适应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依据当代教育的四个“学会”的理论创建起来的,在这种模式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教育者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起主动作用,二者互相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双主体间的关系具有平等性、互动性、可转化性。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要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突破原有的理论框架与体系以获得新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哲学问题研究》一书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包括七个专题: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可能、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训性与解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性与价值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思想政...  相似文献   

15.
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新时代以来中国知网CNKI所刊发的377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核心文献进行了深入剖析,梳理了过去十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前沿热点和发展脉络。经研究发现,就文献特征而言,其趋向走势大体呈现出发文量逐年高速攀升的良好态势;就热点论域而言,主要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层面回答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什么”的内涵结构、“怎么了”的现实困境和“怎么办”的实践出路。审视不足,给予展望,今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必须夯实理论基础,以加强学理支撑;把握学术要点,以指引研究方向;拓宽学术视野,以提升治学境界。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必须坚持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根本原则.思想政治理论“大学生化”,就是把大学生的理论学习、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放在优先地位,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成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越来越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要通过整合话语资源、增进话语认同、把握话语向导、坚守话语底线,进一步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二分模式的内在缺陷日益彰显,强烈呼唤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方法论的创新,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使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步入了一个新境界,必将大力提升其科学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颠覆了传统话语体系的构建模式,尤其在话语表征与传播上更加灵活、快捷,媒介话语不断发展并逐渐成为舆论导向的工具。新媒体语境下,话语的强大性与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从高校青年学生党员视角来探讨新媒体语境下学生党员话语体系的构建,深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党员的话语境地及影响话语构建中的核心因素,围绕主体意识与话语构建、主体地位与话语权、身份认同与话语适度和高度、党员教育与话语实践这四个方面开展论述。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话语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的事实,文章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话语的文本分析,揭示当前高校辅导员话语的特点。高校辅导员话语创新势在必行,通过构建高校辅导员话语权、丰富话语内容,转换话语方式,实现高校辅导员话语创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