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健康影响评估嵌构国土空间规划初探——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城市公共卫生问题频现和公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如何通过城市规划促进公共健康成为当前规划学科领域的热点议题.诸多研究表明,在规划环节开展健康影响评估(Health Impact Assessment,简称H1A)可有效预防因空间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的健康问题.然而,目前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尚未明确对HIA作出相关规定,极大制约了规划在提升公共健康中的重要作用.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案例研究、经验追溯等方法,对HIA嵌构国土空间规划的认知基础、关键议题、方案设想进行探讨,提出相应制度保障和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规划H1A体系构建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2.
公共性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属性,城市公共空间积极社会意义的发挥实际就是公共空间公共性表达的过程.然而在我国城市化迅猛发展过程中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受到总量和结构性的供给不足、发展思路异化、公共功能弱化等一系列问题的阻碍,致使体现公共性的空间作用机制无法有效地发挥,造成了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的缺失.因此有必要从树立正确的空间发展理念、促进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构建有效的作用机制、扩大公众的公共交往活动、推进科学的规划建设等方面系统地重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以完善的公共空间功能推动整个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竞争,竞争的最高层次是组织形象的竞争.良好的组织形象,对于社会组织竞争力的增强至关重要.它是社会组织一项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于内部公众可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外部公众可以扩大吸引力和号召力,从而提高社会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认知度、美誉度和和谐度,赢得公众的支持和合作,为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和无穷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魏伟  姚娜 《城市问题》2023,(2):26-37
以“防—治—养”一体化视角对大健康空间及设施进行体系分类、功能界定,并对其与公众健康的关联性及影响机制进行归纳与总结,以期形成一套系统性、逻辑性的大健康研究框架与体系,为大健康在空间载体和设施保障的研究提供方向引导与方法支撑。借助CiteSpace软件梳理文献后发现:健康前期预防端通过减少环境风险暴露、促进健康行为活动影响公众健康;健康中期治疗端的设施可达性、服务质量、空间布局及设计等因素是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因素;健康后期康养端在提高心理恢复力、推动健康老龄化上起到重要作用;大健康空间及设施与公众健康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及因果关系的分析、健康评价体系中指标选取和混淆变量的控制等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5.
当今,居民老龄化严重的老旧社区普遍存在(简称“双老”社区),居住密度大、老龄人口比例高、公共空间与设施配置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社区老人对公共休闲空间的使用需求。在一些管理较为松散的社区内会出现居民自发建造公共空间的现象,通常以自发搬置座椅、搭遮阳棚等方式呈现。自发建造公共空间(简称“自建空间”)是在公共空间资源不足的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是居民日常生活及其空间实践的见证,其背后居民需求与物质、社会空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值得深入探究。以广州越秀区某“双老”社区为例,分析居民自建空间的布局特点及环境特征,对比既有公共空间,探讨居民自发建造行为与公共空间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关键要素对相同类型空间提出更新设计策略,以此为“双老”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提供以居民使用需求为导向的研究方法基础;同时,将居民自发微观建造行为视为使用者的空间权利,通过关注日常建造行为将建筑学研究视角从单一物质空间转向与人互动的社会空间中。  相似文献   

6.
通过服务设计促进公众参与已发展为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创新的国际经验。作为一种系统化改良服务的设计管理实践,服务设计体现了一种逐层深入的社区共同体内涵建设方式,在厘清社区建设中的权利主体身份及其结构的同时,也为不同角色彼此互动创造了新的价值联系。基于社会学与设计学的交叉视角分析上海近年来的诸多社区建设实践,可以发现,服务设计通过重释社区治理困境问题与促进公共对话,为破解社区公共参与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公民的单位角色失落后,社区空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目前城市社区研究多关注于社区自治、社区机制体制创新、社区参与、社区权力、社区服务等方面内容,对社区公共空间这种物质基础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很少有人做研究.社区成员是社区发展的主体,只有社区成员充分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社区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公共空间则是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一个重要渠道,在一定意义上说公共空间开辟的程度决定了社区成员对社区事务的参与,进而影响到社区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从规划师的视域初步探讨城市规划层面的城市社会学研究内容,包括社区发展规划、城市复兴与更新、社区物质环境整治、规划的公众参与、老龄化与社区养老研究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等.同时以北京西单文化广场使用模式调查殚为案例,透视城市社会学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朝雄 《数据》2006,(7):36-38
宜居就是讲究人性、突出个性、适宜居住,它包括公众对于居住空间、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评价.它包含并超越了安居概念,其宗旨在于居住地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那么百姓眼中的宜居具体表现是什么?我国目前的城市宜居水平如何?有什么特征?由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第一财经年度合作编制发布的<零点宜居指数--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2006年度报告>指出:2006年市民给中国城市的总体宜居水平打了61.4分,比2005年略有降低;市民对个体居住空间、社区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的满意度都比较低,其中社区空间满意度最低.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公众的城市,规划是公众的规划,规划过程伴随着传播过程.城市空间关系建立在城市规划主体对各类组成要素的认识理解与组织协调的基础上,是公众参与的结果.在城市规划中,从社会协调与公众参与的角度研究规划传播的理论与方法有利于增进公众了解,获得公众支持与参与,协调各类公共关系,保障城市空间的公众利益,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