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理解空间规划治理机制与模式是从规划执行层面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从"体系"构建到"能力"提升的基础.在既有"机构—治理"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影响规划执行的内生动力因素,构建以"控制权"分配为媒介的空间规划治理机制分析框架,并以我国空间规划改革历程为研究案例检验其现实解释效力.空间规划治理是一个在外部结构条件和内生政治动力共同影响下,各级各类规划参与主体行使规划权利的动态过程,其中,外部的事权分配模式和内生的部门资源利用与组织关系开发能力直接决定了规划执行的具体方式,机构和技术层面的协调措施则是影响内生政治动力的外在条件.基于此,系统梳理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的模式选择,结合相关参与主体在规划执行的信息、技术、方法和组织方式等资源利用条件方面的变化情境,理性推测未来国土空间规划治理可能采取的另外两种典型模式.并针对以上规划治理模式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后续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国家机构改革与规划体制改革给国土空间用地分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用地分类体系不仅是开展国土空间科学管控的重要前提,更是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及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首先从理论层面对"土规"、"城规"、地理国情三种用地分类体系进行差异分析,然后从实践层面选取武汉市特定区域进行三种用地分类的数据试验,最后结合三种用地分类体系各自优势特征,提出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不同用地分类体系融合建议,以期为国土空间用地分类体系的构建及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申振  王琳琳  李佳阳 《价值工程》2021,40(36):19-21
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的体系正在逐步建立,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实施性规划如何适应和改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系统梳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控规的作用和内涵,并结合当今控规编制的新理念,提出应当构建落实和细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传导体系;构建融合城市设计的精细化管控体系;构建以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为方法的空间治理体系,并以赤峰市哈达和硕地区控规编制为例进行实践探索,以期能为新时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改革与建立制度体系提供技术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解决好"多规划合一、多部门合一、多责权合一",研究从一个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者视角出发,采用现场座谈和个人访谈的研究方法,归纳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行政部门间的博弈关系、规划编制部门间的博弈关系和新老规划体系之间的博弈关系,行政部门为了行政权力范围大小形成了内部、同级、上下级之间的博弈行为;规划编制部门间为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话语权、项目经费等内容进行了博弈;新旧规划体系之间也形成了传承或消亡的博弈关系.总之,这些博弈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高效性、科学性和实施落地等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只有切实做到"图合一、心合一、力合一",才能真正实现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控制线体系作为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实施和监管的关键依据。就国土空间规划控制体系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践案例回顾等方法,构建了“3+5+6”的国土空间规划重要控制线框架。结合Z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案例,提出符合Z省地域特色的控制线体系,深化各控制线的划定细则,并图示化各控制线之间的空间关系,以达到解决国土空间管控体系内容交叉重叠、管理部门间责权模糊、管控依据不充足、规划实施落地难等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论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土空间规划逐步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工具.以生态文明为基点,从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程序性理论、国土空间规划四"部门"治理理论四方面来建构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提出:(1)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价值取向包含生态文明、以人民为中心及公平正义,这就要求国土空间规划以实现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既能满足对自然资源干扰最小、对生态环境最友好,又能公平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基准.(2)国土空间规划的对象是人与自然的耦合系统,国土空间规划的本质是对人与自然的活动在时空上的统筹优化安排.(3)国土空间规划是扩大实质性民主、践行生态文明的过程.(4)国土空间规划要构建"自然—政府—市场—社会"四"部门"相互促进、互补、嵌套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建立空间规划体系作为落实生态文明总体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被赋予重要使命与责任要求。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为通过规划编制推进规划过程与产权配置过程合一带来了新机遇。结合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的基本内涵与制度衍生,分析了国土空间(性)规划嬗变历程中的产权问题现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产权机理的剖析,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的产权安排应结合规划层次序列,以达成公共利益与产权保护关系衡平为国土空间规划的产权安排的核心理念,以中大尺度规划的“三区三线”管控平衡产权规模与结构、以中小尺度地类、产权流转管控优化产权结构与强度、以小尺度地块布局统筹产权权利分配,促进产权权利保护、空间效率提升以及空间治理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8.
国土空间规划是我国规划领域落实新发展理念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作为其核心环节的规划评价是保证绿地系统规划科学合理的关键,其核心理念和技术方法也必将带来新的革新。以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引,在分析绿地系统规划变革和传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问题特征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体系优化进行了探索,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逐步走向定量化、合理化、科学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并通过建立城市绿地评价基础信息平台和全周期的绿地系统规划评价体系,使城市绿地规划评价在有力支撑城市绿地系统的高质量发展和积极适应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要求同时,为更宏观的城乡人居绿色空间的构建和国土生态空间保护发展提供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大环境下,从相关职能部门整合到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城市规划设计机构也面临前所未有之挑战,急需转型与变革.梳理1949年以来城市规划设计机构发展演变,概括为职能正式制度化、管理逐步规范化以及类型开始多元化三个阶段;提出规划设计机构目前存在的地域分布不均、事业型多、产学高度匹配三点特征,剖析出事业型单位难以适应市场发展诉求、资质难以符合改革要求、成果难以满足空间治理需求三类问题,并分析目前存在行业整合凸显、责任制强化、科创型引领三种趋势;最后提出规划设计机构应重视多学科人才引进,加强企业合作,因类施策推进各类企业发展以及勇担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玲  刘翀 《价值工程》2022,41(7):1-3
当前正值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特殊过渡时期,本文充分认识新时代下国土空间改革对乡镇层面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以沈北新区黄家街道为先行,立足三生协调发展思想,率先探索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新路径,以期为量大面广的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一定的范式借鉴.  相似文献   

11.
模拟计算毒气扩散事故后果,可以为事故应急处理提供依据。文章就有毒物质泄漏及扩散模型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有毒物质在空气中扩散危害性的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省属高校的预算规模也逐年扩大。为了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提高预算管理水平,近年来,教育部多次发文要求各地各高校加强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工作。由于种种原因,我省省属高校至今尚未普遍开展此项工作,作者根据多年从事高校预决算审计工作的体会,提出了目前开展预决算审计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以及对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宁华 《价值工程》2015,(1):176-178
伴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国内与国际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企业发展的弊端渐渐显现,财务舞弊、欺诈投资人、损害国家资产和公众利益等行为屡见不鲜,加强和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以及完善内部控制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国外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对比分析,强调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有关问题给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岳长飞 《价值工程》2014,(32):130-131
目前,作为一类新型建筑施工工艺,玻璃幕墙在我国已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玻璃幕墙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备受关注。中央采取“有保有压”的调控措施,并加大了部分领域的调控力度。首先,对土地要素供给的调控首次纳入宏观调控体系。自1998年到2002年,我国宏观调控总体形势上是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导。但2003年以来,对土地要素供给的调控成为财政政  相似文献   

16.
刘德安 《价值工程》2012,31(8):291-292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促进社会和谐、密切党群关系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有力抓手和有效载体,是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从研究创先争优活动内涵和特征出发,阐述了创先争优与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提出了加强创先争优与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实现途径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7.
提高公路的舒适性需要进行路桥一体化设计,减少、甚至消除路桥过渡段沉降速度不一致导致的问题,提高路桥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大都市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其调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徐海贤 《城市问题》2001,(1):11-13,63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源于1992年召开的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和1996年在土耳其召开的伊斯坦布尔“人居二”会议。1999年9月,在德国柏林召开了欧洲大都市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讨会,会上就欧洲14个主要国家的17个大都市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讨。目前,大都市区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最有潜力和最有活力的地区,大都市区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在我国,沿海地区大都市空间集聚日益明显,呈现出特殊的时空特征。一方面,我国大都市区面临着全球背景下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的影响;另一方面,还面临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相似文献   

19.
东京的旧城改造与古都风貌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东京是新城还是旧城   194 5年二战结束前 ,东京遭到毁灭性的轰炸 ,如今的建筑物十有八九是新建的 ,但因此就断言东京是新城 ,未免过于武断了。判定新城、旧城的标准在于文化传统是否保留完好 ,这是最关键的 ,市容市貌不过是文化传统的载体。可以肯定地说 ,东京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旧城 ,虽然她远不如世界名城罗马、巴黎的历史悠久。这一判断有以下三个依据 :一是东京建筑物的风格与历史是一脉相承的 ,现代化进程并未破坏东京的传统神韵。东京的特点鲜明 ,不仅为日本人认同 ,同样为外国人认同 ,初来这里的外国人一般是找不到似曾相识的感…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我国老龄设施体系的建立应以养老模式和老龄人口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基础.老龄设施的规划设计也应符合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城乡的二元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