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官莹  黄瑛 《城市问题》2004,(1):36-39
从轨道交通线网、轨道交通站点与空间形态、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轴、轨道交通与城市中心等四个方面讨论了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典型城市空间形态对居民出行能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5个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应用其2000~2010年的样板数据,分析人口密度与居民出行能耗的关系,并通过STIRPAT模型评估不同人口密度条件下,城市空间形态和居民社会经济属性对居民出行能耗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居民收入是影响我国典型城市居民出行能耗的关键因子,其次是城市空间形态要素。2人口密度与人均出行能耗呈显著负相关,与欧美城市相比,我国典型城市人口密度对居民出行能耗的影响更显著。3当人口密度大于200人/hm2时,其对出行能耗的抑制作用迅速增强,建成区面积对出行能耗的影响不显著,万人公交车保有量的提高会导致居民出行能耗升高。4当人口密度小于200人/hm2时,建成区面积是影响居民出行能耗的关键因子,建成区面积越大,居民出行能耗越高;万人公交车保有量的提高能有效抑制居民出行能耗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和演变机制,重点剖析了杭州天然廊道空间形态、街道空间形态和节点空间形态等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内部空间形态与杭州城市特色内涵之间的关系,对未来杭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作了前瞻性探讨,提出塑造特质城市空间形态是保持和发展城市特色内涵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空间形态的环境绩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是当前城市规划领域的热点课题,本文通过建立城市功能空间紧凑度模型来从城市功能的角度评价中国35个城市空间形态的环境绩效,并以此来探寻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表明,城市规模、城市外部形态、城市内部结构是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环境绩效的几个主要因素,规模合理、多中心组团式城市形态的环境绩效最优.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在对城市空间结构和道路交通分别解释的基础上,认为道路作为城市的基本骨架,对城市空间形态的作用是最根本的,成为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根本因素。此外,以罗马市城市道路交通为例,介绍其基本布局及其对城市空间形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的急剧扩张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以城市人口规模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城市用地的实际情况,构建异速生长模型,探讨我国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用地扩张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从1996年到2007年,我国城市用地发展整体上处于较合理的水平,但是土地城市化的相对速度在加快,人地关系正异速生长的趋势在不断加强.其中小城市和工业城市用地平均水平最高,特大城市、综合性城市和东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最快,超出了合理阈值,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有针对性的予以调控.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的人口、用地不断聚集,为了有效适应这一种变化趋势,城市综合体应运而生。城市综合体的出现,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便于商业、办公、居住、餐饮等行业的业务的有效开展。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核心位置以其便利的交通运输、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较为庞大和集中的人流等,使其成为城市综合体建立的首选选址区域。但是,由于城市的中心区域的过度集中,城市中心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和显著,这就使得城市综合体的选址不再局限于城市的中心领域,非中心地带的城市综合体逐步成为大势所趋,对这些非中心区域的重视,进一步满足了城市的发展需要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  相似文献   

8.
在生态文明下的城市民宿空间形态研究中,通过对城市民宿的本质、特征及室内空间构成要素的了解,近年来城市民宿类型及要素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由此发现以下的几种问题:城市民宿在改造中脱离原物质形态变化、本土文化受经济效益冲击、产业链单一,体验度不高及缺乏行业指导标准。通过上述内容的研究开展了城市民宿存在问题的发展对策,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影响“隋唐长安城”与“中世纪西欧城市”空间形态的各种因素,对比中国“轴向发展”与西方“有机发展”两种城市空间形态的成因及特征,提出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是导致城市空间形态差异的根本所在,强调“尊重文化”乃是城市发展之魂, “追溯历史”实为城市建设之本,希望为当今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一种理性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会通过降低运输成本、优化空间布局以及重塑企业内外部网络关系等机制进一步加强城市体系各节点之间的联系,推动城市规模分布向多中心和分散化发展,最终促进城市体系网络化发展;各地区城市规模分布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相邻地区城市规模分布单中心程度和集聚程度的提高,会对本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造成“虹吸效应”。  相似文献   

11.
史兵 《价值工程》2021,40(12):157-159
城市的空间形态直接影响城市冠层内大气与下垫面之间的动量、能量和物质交换,是影响城市微气候形成和演变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理论,模拟计算以行列式组团布局形式的住宅小区在不同阻塞比、建筑覆盖密度下的对流交换强度,对比小区不同空间形态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程度,改善小区通风能力,提高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12.
史兵 《价值工程》2021,40(12):157-159
城市的空间形态直接影响城市冠层内大气与下垫面之间的动量、能量和物质交换,是影响城市微气候形成和演变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理论,模拟计算以行列式组团布局形式的住宅小区在不同阻塞比、建筑覆盖密度下的对流交换强度,对比小区不同空间形态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程度,改善小区通风能力,提高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Standard urban models assume residents never think about their next job. More likely, the individual value of a given home and the choice of commute length are based not only on the current job site, but also on the expectation of where future jobs will be and the likelihood of both job separations and residential moves. The first factor lessens the value of access to the present job, while the second determines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moving. Both sets of factors lead to flatter rent gradients and more sprawl than predicted by standard theories. The analysis further suggests that relatively stable jobs are likely associated with relatively shorter commutes. Past studies of the regional balance of jobs and housing, of “wasteful” commuting, of differences in the length of commute by gender, and of spatial tests for discrimination in housing and local labor markets have neglected these considerations, and may yield biased results as a consequence.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30个省会城市(台北和拉萨除外)、直辖市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定量评价城市形态和城市环境支出绩效的指标。城市形态的定量指标设计为紧凑率和伸延率,统计结果表明:城市紧凑率的均值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城市伸延率呈现出较大波动。城市环境支出绩效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设定评价指标,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评价模型,对各城市的环境支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绩效较好的城市不足40%,且大部分城市的环境支出绩效值都在0.8以下。为了进一步研究城市形态与城市环境支出绩效的关联机理,采用面板分析模型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的紧凑率与城市环境支出绩效显著正相关,而城市伸延率与城市环境支出绩效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最后,提出了合理控制城市规模,推行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优化城市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政策建议,旨在提高城市的环境支出绩效。  相似文献   

15.
运用城市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分析1840年以来近现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演变,归纳得出"新城—协作"与"扩展—回波"两种城市形态发展模式,并对它们的内涵、区别、经济学分析等展开探讨。研究发现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门槛后,某种程度上,"新城—协作"的城市形态发展模式要比"扩展—回波"式更符合城市发展规律与实际需要。这为我国一些大城市调整"摊大饼"式的空间发展路径依赖,摆脱"单中心"蔓延发展导致诸多"城市病"的发展困境,实现城市形态优化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住房公积金运营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乏一套科学合理、权威公认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制约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瓶颈和实践难题。基于开展住房公积金绩效审计的实践,选择住房公积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修正后的平衡记分卡基本原理,从居民满意、内部管理、持续发展和财务结果四个维度构建住房公积金运营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及17个具体指标,并用模拟数据说明如何运用该指标体系进行绩效评价,不仅对如何开展住房公积金绩效审计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而且对开展其他公共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也能起到举一反三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城市形态与城市物质代谢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设定城市形态和城市物质代谢效率的定量评价指标基础上,基于遥感数据和城市统计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将城市物质代谢效率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变动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与城市形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较低的城市集中度,较高的斑块曲折度和破碎度,以及较低的城市开放空间率,伴随着较低的城市物质代谢效率.最后,从城市的理性增长,以及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塑造域市形态,提高城市物质代谢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对住宅高度形态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及分析,对住宅高度形态的选择标准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三种住宅高度类型,即低层、多层和高层住宅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城市住宅高度形态合理选择的结论是:低层住宅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住宅形态,多层住宅次之,高层住宅是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住宅形态,然后以日本、英国和德国为例,对这一结论进行...  相似文献   

19.
David Harvey's notion of ‘accumulation by dispossession' has inspired a wide range of studies in different places. But it has hardly registered in the area of urban land grabbing in Africa and what the role of local capital has been in these processes. In this article, I use archival data, field observations and insights from key informant interviews in Harare to examine how the 1990s neoliberalism and the post‐1999 Zimbabwe crisis created new opportunities for accumulation of wealth through the irregular and fraudulent transfer of public urban land into private hands, including those of reputable corporate institutions. I provide a summary of the literature on contemporary land grabbing,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and providing new insights for a compara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formative role and nature of the state, postcolonial African cities, anti‐capitalist struggles, and the status and meaning of planning in different settings.  相似文献   

20.
城市形态对空气质量影响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近年来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空气质量恶化现象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探索城市扩张与空气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成为热点话题。通过梳理国内外空气质量与城市形态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城市发展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同时对与空气质量相关的探索性城市形态指标研究进行了梳理。现有文献表达了以下观点:(1)不同城市形态会产生不同的空气污染排放,工业、能源、居住污染排放可以通过规模类形态指标测度,交通污染排放可以通过密度类、形状类、功能结构类城市形态指标测度;(2)通过优化建筑形态、强度、布局,以及构建城市通风廊道有助于降低城市微气候带来的空气污染物堆积;(3)使城市形态更加紧凑,禁止低密度开发,能减轻热岛效应,减少交通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最后对我国未来相关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