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全球化时代,全球城市形成了一个等级分明的城市体系,城市要么因切割全球城市生产链条的某个环节而繁荣,要么被全球化浪潮抛弃而衰落.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通过自己的视野分别研究了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要素集合从区位、资本到人力资本、制度以及文化等,内容越来越扩展,越来越"软化".但以前的观点往往把研究同一主题的不同角度割裂开来,导致研究视野比较狭窄.本文对主要学术观点加以综述,认为城市竞争力与全球城市体系的形成是由城市要素及其耦合机制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3.
浙江省城市紧凑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城市紧凑发展内涵的阐述,概括了影响浙江城市紧凑发展的主要因子:地形、城市交通、人口规模、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空间扩张方式、城市规划及国家宏观政策等,并研究了各影响因子对城市紧凑发展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以诚信为基础的社会环境建设,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加快我省的信用建设,2003年6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诚信山东”建设的意见》(鲁发{2003}8号),  相似文献   

5.
融资难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瓶颈”,而商业信用的出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方向。对商业信用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热点,迄今为止已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本文回顾了商业信用的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后果研究,从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我国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商业信用的消极作用、商业信用与创新及企业价值等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市场的有序运转究竟是靠什么来实现的?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这个问题越来越尖锐地摆在人们的面前。在认识到市场经济并不是“自由放任”的经济之后,对市场的有序的管理始终处在一种两难的现实中:一方面政府的角色逐渐明确,从对市场的直接管理中淡出的步伐越走越快,市场的有序化管理形成了实际上的“似管似不管、都管都不管”的过渡局面;但在另一方面,与新型经济模式相适应的新的能够行之有效而又不露痕迹的管理方式始终没有找到,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使得尚未“卸任”的旧有的管理思维与机制应接不暇且收效甚微。在这种两难…  相似文献   

7.
基于时间维度,以武汉三镇火车站的发展历程为例,梳理了火车站两侧城市建设关系的演变轨迹,通过对火车站两侧城市功能及空间组织的比较分析,对火车站两侧城市建设关系及其发展机理进行了研究,探索了火车站两侧城市建设关系的发展特征与影响因素,为我国目前铁路建设实施火车站区域的土地综合开发以及空间协同整合提供了策略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经营者队伍制度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界》2000,(4):67-7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的“1999年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于1999年8月中旬发出调查问卷1万份,回收有效问卷3562份,回收样本覆盖我国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各个行业,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别占45.7%和543%,在非国有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占门.0%,股份有限公司占13.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8.6%,集体企业占7.7%、私营企业占3.5%,股份合作企业占29%;太。中、小型企业分别占35.l%、47.3%和门.6%2调查对象职务为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厂长或党委书记的占94.4…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廊坊城市人文精神现状入手,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建设"人文廊坊"有现实意义,对廊坊市的经济发展、对省内11个地级市人文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也有参考价值,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迅速,但是地区间差异显著。首先分析和归纳了影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验证了各因素对互联网使用情况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区域性因素,如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技投入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而社会人口因素,如受教育程度和年龄结构的作用效果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影响地区间互联网使用情况差异的因素主要来自需求端,其中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是影响东部与中西部城市间互联网使用差异关键因素;人口规模对于中部与西部城市之间的差异也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标:测度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并探析其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研究方法:运用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Moran’s I指数和Markov链考察中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整体上不断提高,地区间差异是造成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各个区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极化现象,全国及东部地区绝对差异扩大,东西部地区绝对差异缩小。东中西部各省份呈现出“高-高”“低-低”集聚的趋势,低水平地区逐渐向邻近高水平地区转移。研究创新:揭示出中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分布动态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研究价值:加深对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格局的认知,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采用两种生产边界方法将中国三大城市经济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8个城市1990~2005年的劳动平均GDP分解为物质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所贡献的经济增长,然后采用绝对收敛方程考察这4个因素的收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效率改善是其中唯一使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因素,而且其收敛效应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即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间差异有先拉大后缩小的趋势,但是缩小的效果还很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影响区域金融集聚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政府政策、金融产业特性、资源禀赋、信息流动、金融地理运动、实体经济等。我国的区域金融中心大都处在积累建设期,区域金融集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梳理我国各城市在金融集聚发展中结合自身情况走出的不同发展路径,其中存在一些不足,在反思的基础上可对我国不同区域金融集聚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历经三十多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对引领企业自主创新功不可没.虽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较快,但在各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化,表现在数量规模、创新能力、经营质态上,西部、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比较差距较大.本文由这种区域差异化的原因探析出发,从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对推动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和动态演进特征成为推动数字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通过构建包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维度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核密度考察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和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八大综合经济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差距显著,总体呈北部、东部、...  相似文献   

16.
马欣欣  王波  朱本行  石婧 《价值工程》2014,(36):139-141
各国征信行业的发展呈现不同的发展模式,代表性的主要有市场化模式、公共征信模式和会员制模式等,西方国家征信业发展较为成熟,归因于信用管理法规比较健全、民众信用意识强、市场经济发达,在借鉴国外征信业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应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7.
张雄  朱胜 《价值工程》2020,39(1):116-119
自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的经济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发展,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但受地理位置、历史、投资和政府政策等各种原因的影响,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本文选取了四川省21个市州的部分经济数据为变量建立综合指标体系,运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将四川省各市州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排名,进一步发现四川省各区域间经济差异显著。并提出切实建议,促进四川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郭晓玲 《价值工程》2010,29(25):13-1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亟需扩大规模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城市基础设施在所属经济区位、基础性程度、竞争性程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性,文章探讨了城市基础设施差异性下的投融资模式创新选择。  相似文献   

19.
金浙良 《价值工程》2014,(36):265-266
近年来,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仍有不少弱点,集中表现在缺乏创新意识,以及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本文构建了一个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实践平台,通过学生的培训、交流、参加技能竞赛、实验室设备维修等活动,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5~2014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数据,定量分析了中国280个市辖区范围的城市经济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经济效率得分不高,变化幅度不大;城市规模效益梯度比较明显;城市经济效率与城市行政级别格局一致;区域差异较小并且呈现缩小趋势,省内差异贡献明显大于省间差异贡献;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格局比较稳定,形成了辽中南、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等"群"状分布高值区域,以群内核心城市为中心,与群内较高、中等城市经济效率城市共同组成"核心—边缘"空间格局,而低水平城市则成片分布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所选6个因素对城市经济效率均有正向影响,其中城市规模、投资强度、区域联系的影响程度居前3位;地理区位差异是客观因素,要素禀赋是初始因素,而投资强度、区域创新投入等是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