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儿童友好是城市内涵式发展和以人为本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如何营造适宜儿童健康成长的城市环境,成了新时期规划领域亟需回答的问题。城市规划是保障儿童游戏空间并确保其不被侵占的关键机制之一。英国儿童游戏空间相关标准和指引,在保证游戏空间规模、可达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一直致力于让高质量的游戏空间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化发展,冒险性、独立活动性、包容性、自然化等是其关注的重要维度,并将儿童游戏空间范围从专门设置的儿童游戏场向更为广泛的可游戏空间。深圳在全面先行示范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背景下,正探索明确儿童游戏场地的规划标准和设计指引,以期通过地方法定规范的方式来保障儿童游戏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模式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融合生态环保与城市发展的新型城市规划建设模式。建筑实体作为城市规划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TOD模式的宏观要求开展规划建设工作,是践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TOD中融合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要求,实现绿色与蓝色交汇,城市建筑规划工作的开展应当做到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强化TOD模式下的综合交通规划、注重对城市空间的全面利用、加大政策引导与公众参与力度,落实好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为促进城市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城市规划、城市空间环境建设与城市社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目标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近现代城市规划中蕴涵的社会思想,分析了城市空间环境建设与城市社会发展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与城市规划建设相关的社会发展目标,并探讨了有助于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城市规划调控与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存量规划和精明增长的城市规划背景下,关注人本城市社区空间品质的必要性愈发凸显,儿童友好型健康城市规划建设的模式探索势在必行。基于健康城市视角,由儿童健康病理学归纳得出的五个规划影响因素维度儿童教育、环境、安全、儿童可达性和健康设施入手,以波士顿为例,着眼邻里社区尺度,梳理细化的空间数据指标进行循证评价。验证了社区空间在环境质量和儿童可达性维度上对儿童健康的显著积极影响,并由学龄前与学龄儿童群体的分组研究分别提出健康设施维度和儿童教育维度的空间品质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提升,为我国儿童友好型健康城市的规划建设总结了四点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5.
董蒙蒙 《价值工程》2019,38(29):71-72
地下综合管廊是通过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方向。本文主要针对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费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浅谈地下综合管廊的技术经济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希望为相关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提供理论支持,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规划与社会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规划与社会参与侯玉兰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法定指导原则,是城市发展的科学的宏观决策。城市规划作为城市政府指导城市合理发展与建设,有效实施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龙头作用。城市规划不仅包括有形的城市物质环境,如工厂、办公楼、住宅区、...  相似文献   

7.
于宝成 《民营科技》2013,(12):205-205
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发展目标对城市的整体研究,通过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预期安排,制定城市发展的行动纲领。通过城市建设活动改建城市的空间状况,以引导城市的空间发展。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只有把城市规划好,才能逐步建设好、管理好。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因此,着力建设具有自身特色,拥有优势品味,规划管理科学合理、有效有序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将首先分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再就如何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儿童权利视角审视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儿童福利制度转型下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对于提升城市治理质量、满足儿童福利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在权利主体—权利内容—权利保障的分析框架下,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具有促进儿童空间权利正义、培育儿童主体价值、保障和实现儿童福祉权益等重要意义。针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儿童优先”原则悬浮、“保护与自主”相对失衡、制度设计碎片化等困境,需要坚持“儿童优先”原则,适当平衡“保护与自主”,完善儿童友好制度设计,以构建儿童友好的健康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公众的城市,规划是公众的规划,规划过程伴随着传播过程.城市空间关系建立在城市规划主体对各类组成要素的认识理解与组织协调的基础上,是公众参与的结果.在城市规划中,从社会协调与公众参与的角度研究规划传播的理论与方法有利于增进公众了解,获得公众支持与参与,协调各类公共关系,保障城市空间的公众利益,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深圳进入存量管理时代,城市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存量空间功能提升、效益提升再开发受阻、多元主体的改造复杂性提升,以及城市规划体系的局限性显现等.为此,深圳不断寻求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创新发展.基于近年来深圳规划行业对城市发展单元的研究和实践,阐述深圳城市转型背景下,城市发展单元规划作为面向实施、面向过程和面向协调的综合规划,在协商模式、制度政策、开发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