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苗迎春 《科学决策》2002,(10):56-58
近年来,台湾当局领导人一再谋求加入以联合国为主要目标的国际组织,并于今年7月公然抛出"一边一国"论,加快台湾独立的步伐.那么,台湾当局的这些行为是否符合国际法的原则呢?本人旨在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台湾当局背祖离宗,挟洋自重,近20年来通过大肆军购并不断进行"武器展示"、"环岛航行"等活动,为"台独"分子撑腰。台湾当局的所作所为,就是妄图靠美元买"军队现代化",倚仗"洋武器"搞"台独",达到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目的。"洋武器"真的就能帮"台独"的忙吗? 一两件高技术武器难挡历史车轮  相似文献   

3.
1997年下半年开始,以泰国的货币贬值、股市狂泻为开端和标志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东南亚各地.身处此地域内的各主要国家连锁反应,普遍陷入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经济停滞的困境中.台湾当局随即抓住这次特殊机遇,再次提出"南向政策",派出"行政院长"萧万长、"经建会主任"江丙坤等高级官员出访东南亚诸国,由此拉开了台湾岛第二次"南向"的序幕.台湾当局此次"南向政策"能否取得预期效果,本文试略作评析.  相似文献   

4.
最近,中国台湾力霸集团遭遇严重财务危机,即使在台湾当局宣布接管,"行政院长"、"财政部长"、"金管会主委"、"央行总裁"联名作保的情况下,5个工作日内还是挤兑了500亿新台币现金,这是近6年来岛内金融业最严重的挤兑事件.受此波及,岛内股市、汇市遭受重挫.短短一个月之内,台湾当局接连接管了3家商业银行,民众对银行业的状况忧心忡忡.此次事件在台湾掀起了一股"金融风暴",也引起了人们对台湾银行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奠定深厚基础台湾机床产业的发展成功离不开台湾当局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植。早在上世纪50年代,由于岛内当时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绝大部分依赖从外国进口。为扭转此局面,台湾当局在第一至第二个"四年经济建设计划"时期,组织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和"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支持农业"的方针,以农业经济所  相似文献   

6.
台湾经济经过三次大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时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台湾当局经历了"重经济,轻环保"到"绿色执政"的转变。在政策和环境的压力下,台湾工业的集约化程度较高,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正>日本福岛核灾难在台湾岛内引起了广泛讨论,针对岛内是否需要核能发电的问题朝野双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场,虽然多数人都赞成"非核"应作为最终目标,但在现实条件考虑下,台湾当局只能一再强调将在确保安全下继续运转。  相似文献   

8.
在八十年代以前,台湾当局对私人资本向海外投资的申请采取严格控制的政策;八十年代以后这种政策有所改变。目前,台湾当局和台湾私人资本对美国的“加勒比海盆地方案”表现得异常热衷。台湾当局积极支持台湾私人民间资本投资于这个地区。我们对这个问题应该给予注意。  相似文献   

9.
1. 现阶段,两岸蕴藏着推动双方农业合作的良机 自去年以来东南亚经济危机给当地各国带来了政局不稳的动乱险象.台湾当局的"南向"政策将有可能在客观上发生较大逆转."西进",当然成为台湾首选的对外合作"路线".时下,台商加快加大农业投资项目对祖国大陆的西进,是顺理成章之事.  相似文献   

10.
李鸿阶 《亚太经济》2022,(1):122-130
台湾地区没有加入RCEP,无法享受税惠等政策,其"新南向政策"的虹吸效应将降低,并具有变数概率大、不具可持续性、可能被边缘化的特征。为迎合美国"印太战略"需要,掩盖"新南向政策"实施效果不彰,降低岛内反对声音,台湾当局积极向"印太战略"靠拢,此举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2000年上半年,台湾地区出现首次"政党轮替",给台海和平以及两岸经贸关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变数。本文认为,祖国大陆和两岸同胞推动经贸合作的主流民意,与台湾当局限制两岸关系发展的图谋之间在多个层面上的博弈,以及台湾当局出于无法回避的经济考量而呈现出某些举措的两面性,才形成了两岸经贸关系的现有格局,使得祖国大陆成为台湾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和对外投资的最大目的地。因此,台湾只有通过与祖国大陆建立更紧密经济合作,方有可能融入东亚区域合作并求得自身定位。两岸经贸关系长期保持互动和实现双赢是完全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曲折发展过程.由于台湾当局拒绝"三通",只允许两岸经第三地进行间接的经贸往来,香港以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成为两岸发展经贸关系的主要桥梁.其主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3.
台湾积极延揽科技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是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近年来,随着“六年建设计划”、“振兴经济方案”、“亚太营运中心”等一系列旨在使台湾经济全面复苏举措的出台及实施,台湾当局越来越感到岛内科技人才的缺乏。有鉴于此,台湾当局陆续制订了一系列引进、延揽海外人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在主持三军院校毕业典礼时,再次极力鼓吹"大陆威胁",要求台军"确立敌我意识","全力以赴,努力建军备战".之后,又在接受美国媒体访问时扬言,除加深与美军进行军事交流合作外,希望能加强台美联合军事演习,其"以武拒统"的企图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15.
1995年的台湾经济形势,台湾岛内学者与舆论界概括为"外热内冷"。时隔一年,1996年台湾经济还在向下滑坡,台湾当局为此正在采取各种对策。1996年7月3日,李登辉以国民党主席身份主持振兴经济的"财经小组扩大会议",与国民党全体中常委及相关部会负责人审议江丙坤5月在国民党中  相似文献   

16.
由于大陆的政治环境的改变,两岸关系在80年代出现巨大的缓和.而此时台湾地区的"宪法"因为其本身具有的历史局限性,己经不能应付形势的急剧变化.为了缓和"国内外"对于解禁两岸关系的要求,台湾当局在不改动"宪法"原文的条件下,对"宪法"进行了实质性的修改,及立法通过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本文着重对"两岸关系条例"产生的背景及特征做出简要的分析,以期对进一步理解台湾现行宪政体制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97年初,台湾当局在调整"亚太营运中心计划"时,明确提出将台湾建设成为"科技岛"的重大方针政策.今年4月2日,台"行政院"正式通过"国科会"所订的"科技岛'推动方案",规划从目前到2010年的台湾科技与科技产业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迈向科技岛具体作法,积极推动台湾科学研究与科技产业的发展,提高台湾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台海问题的博弈分析:框架与均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把台海问题模型化为一个台湾当局具有连续统“台独”策略、祖国大陆和美国选择是否出兵的三方序贯博弈。在特定的假定下,我们定义了博弈各方在不同情形下的支付并证明:台湾当局选择边缘“台独”是其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策略;在台湾当局选择边缘“台独”的情况下,祖国大陆是否选择武力统一台湾所得的期望支付几乎是无差异的。我们证明了博弈均衡的存在}生和惟一性。在论证中,我们给出了中国和美国出兵台湾海峡的具体条件,我们还对美国的利益取向、完全“台独”的后果以及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做出了判断。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     
台湾当局把扶持具地方特色的中小企业列入台湾“6年发展计划”台湾当局今年将社区与地方产业特色的中小企业,列入2008年6月台湾重点发展计划。目前,台湾社区型中小企业高达85万家,至今已成功扶持超过70个社区及地方特色产业,每年约创造300个工作机会及保障2000个传统产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权。台湾当局表示,由于台湾经济环境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科技产业的兴起,小企业及地方传统产业快速没落,因此,当局要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台湾将对中小企业台商资金回流给予租税奖励台湾当局为了鼓励不符合企业经营总部设…  相似文献   

20.
历史证明:所谓"台湾独立""两岸分裂分治"既非台湾岛内自在之物,也非台湾岛内自发之物,它们是帝国主义、外国反华势力侵略中国的产物。在美国执政当局看来,"亲美"的"台独"势力不仅是它在台湾的利益和权力的体现,而且是美国以"台独"牵制台湾当局、以台湾牵制中国大陆、以中国大陆牵制俄罗斯的"全球连环套"战略中的第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