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茅台发展”这个核心,我们努力构建了一个和谐的利益共同体。这几年茅台做得好,是因为茅台坚持了很多东西。我们永远不会做急功近利的事情,永远不会做欺骗消费者和老百姓的事情。茅台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思路,坚守自己的行为规范,绝不动摇。[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潘欣怡 《浙商》2011,(9):60-62
传化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就是始终坚持把员工当家人一般看待,久而久之企业与员工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段俊平 《华商》2012,(9):76-77
孔颜之乐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积极幸福观对我们企业的幸福管理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如果让员工拥有了“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超然气质和包容豁达的知足心态,无疑这个企业是幸福企业,这个企业的员工是幸福员工。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历来重视企业对员工的价值所在,只有企业能够成为员工的归属地,员工以作为企业员工为荣,在企业工作能够设身处地的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温暖,才是企业能够保持长效健康发展的力量和源泉。从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来看,企业和员工是利益的共同体,企业有发展了员工才会有发展,员工积极努力的工作企业才能发展和壮大,二者是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共同体。但是,一切工作的根本都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的基础,现代企业都以提升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为企业长足久安的法则。  相似文献   

5.
马保华 《商业科技》2007,(3S):263-264
和谐的企业文化应体现企业文化本身不同层次之间的高度和谐、企业和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等的和谐相处。基于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要求以及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的需要,企业应构建一种新的和谐的文化,在当代中国,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应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诚信”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了大力推动两岸“海洋经济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意义,全面分析了大力推动两岸“海洋经济共同体”彩成与发展效应,以及大力推动两岸“海洋经济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总经理的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进行“分配”。分配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总经理管理水平的高低。华西希望集团的经营理念,就是“用户得利,商家赚钱,企业发展,员工增值”。要让这个由用户、商家、企业和员工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充满“精、气、神”,必须首先按照这个利益链上每个环节在实现价值过程中的贡献进行分配,这一点至关重要。“用户得利”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前提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企业将失去生存的依据。希望集团20年的快速发展,就是建立在帮助用户致富的基础上。在企业发展的初期,许多人为客户服务的意识往往是不自觉的…  相似文献   

8.
曹爱强  谢凡 《致富时代》2010,(11):114-115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和谐企业”。和谐企业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其中最基础的是维护企业内部员工的利益,最重要的是企业管理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方针和指导原则。那么,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内涵是什么?影响企业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因素是什么?如何解决?该文对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进行了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9.
唐乘花  张克俭 《消费导刊》2012,(3):167-167,62
“教学相长”学习理论其实质是强调自学、强调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学习共同体”同样强调师生的交往互助和共同发展。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旨在提升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强调学生情感态度和学习过程发展,达到培养目标;让教师发挥专长,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协同发展。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应该以“学会学习”为出发点,通过“三结合”提升学习能力,并且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升学习能力的立足点,通过教师专业水准的提高使学习者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营环境的变化,国有企业内部国有股一支独大的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传统激励模式亟待升级。员工持股计划自面世以来,在刺激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主动参与公司管理意识、缓解员工与股东矛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通过促进员工与公司利益共同体的建立有效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国有企业优化治理模式、推动体制改革奠定基础。本文从直接与间接两个角度分析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效应,在此基础上对提升员工持股计划效率的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人气微博     
《新财富》2014,(1):12-12
绩效主义毁了索尼 索尼前常务董事天外伺郎提出,绩效主义摧毁了索尼引以为傲的团队激情。绩效主义看似公平,但缺少内涵。它只靠利益刺激,未结成精神共同体,最终将走向平庸。无论何企业,只要实行员工收入与业绩完全挂钩,一些扎实工作就易被忽视,破坏员工对企业的信任。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制度发展之必然选择。当下中国普通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紧张的劳资关系已成为发展和谐企业文化的现实羁绊,必须引起每个企业家足够警醒;和谐企业文化的建立始终围绕“人”这个核心要素展开,具体包括树立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员工和谐人格,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必须要具备强大的软实力,而外交哲学思想无疑是最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软实力。因而我们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也需要以中式外交哲学思想作为总的指导思想。中式外交哲学需要在梳理整合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后,分步实施,那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同样也是需要分步进行的。首先,以新儒家思想作为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其次,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要坚持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和谐。最后,将世界范围中优秀的文化以恰当的形式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文化,同时将我们自己的文明,在世界舞台中上升为普世性的高度文明。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伦理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的企业文化应体现企业文化本身不同层次之间的高度和谐、企业和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等的和谐相处。基于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要求以及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的需要,企业应构建一种新的和谐的文化,在当代中国,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应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诚信”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5.
奥巴马奇迹     
秋风 《中国海关》2008,(12):80-80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在别人眼里是一个奇迹,其实,这是美国宪法创造的奇迹。美国人喜欢谈所谓“美国例外论”,其中有些傲慢,但也确有实情。现代国家多是民族国家,美国是例外。世上没有“美国民族”这个东西,美国人是依赖、且仅仅依赖其宪法组织成为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哈贝马斯曾提出“宪法爱国主义”,世上大约只有美国人做到了。  相似文献   

16.
汪涛 《市场周刊》2004,(2):44-46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为企业的股东和其他利益集团包括员工、顾客、供货商以及所在地区和相关行业等创造价值。如果把“企业”这个“黑匣子”打开,我们可以把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经  相似文献   

17.
周婷 《现代商业》2007,(6Z):114-115
建设和谐企业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其理论基础,用科学发展观作为其指导思想,确立“以员工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建立起以和谐为主题的企业文化观,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员工是企业的细胞,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管好用好员工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课题,是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共同的责任。管理实践中,一要建立目标考核机制,让员工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二要拓展员工职业发展空间,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三要给予员工应得待遇和荣誉,让员工有企业归属感。  相似文献   

19.
安源精神是一种开拓创新精神,使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推进企业改革发展,进一步构建了可持续稳步发展和谐企业。企业的一切是为了人,企业的发展还是为了人,只要企业能够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需要,这个企业就是和谐企业,安源精神就是保障它的前提,与时俱进弘扬安源精神对于构建和谐企业具有深刻的启迪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全中 《中国报业》2014,(13):92-92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当前,我国的一些上市国有文化企业已经形成了混合所有制的股权结构,但绝大多数尚未实施经营者和骨干员工持股的股权激励制度。虽然在之前的实践中,博瑞传播、华商传媒和21世纪经济报道公司已经采取了股权激励制度,但是之前一直没有得到正式承认。因此,应大力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股权激励制度改革,打造企业、骨干员工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以促进国有文化企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