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与实体经济交互关系的复杂性使中国金融风险不断面临新的挑战,防范风险传染成为监管过程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DCC-GARCH模型检验中国股票市场风险动态传染,选择Copula函数考察风险动态传染机制,运用SV-TVP-VAR模型考察风险动态传染的跨期性与时变性。研究发现,股票市场的波动上升会引发风险信息扩散,驱动其他金融子市场及实体经济的风险水平提高。风险动态传染机制研究发现,风险信息与非理性行为的叠加效应会使风险动态传染路径呈非线性,所引发的极端风险对实体经济冲击更为严重。进一步研究表明,信息传递周期使风险动态传染冲击未在当期表现,而是具有延迟性。中国股票市场剧烈波动时,所带来的冲击更强,且短期冲击大于长期。  相似文献   

2.
武萌玉 《经济论坛》2010,(5):100-102
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们提供了一次深入研究金融危机国际传染机制的机会。本文着重对美国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染途径进行梳理,认为金融危机主要通过流动性传染途径、市场预期传染途径、实体经济传染途径、美元贬值传染途径等途径在国际间传染。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2011—2020年中国省级层面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基础上,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识别数字经济壮大实体经济发展的机制与效果。实证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显著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是其重要的中介传导机制。结构性检验表明,互联网发展有效提升了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但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却不显著;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壮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却对第一产业存在不显著的抑制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与东部地区相比,数字经济对中西部地区的实体经济发展存在更大的促进效应;相较于财政依存度低地区,数字经济对财政依存度高的地区正向影响效应更大;2015年后,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效应。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壮大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需要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字平台企业、增强数字技术科技创新、培育复合型高端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4.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和整体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和影响总量经济波动幅度大小的重要因素。当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比重时,可以对经济的总量波动起到平衡和抑制作用。因此,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第三产业结构,对于平衡河北总体...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虚拟经济理论,分析了虚拟经济自我循环及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机理,通过构建“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三部门投入产出模型,分离了虚拟经济中的实体经济和实体经济中的虚拟经济,在此基础上,测度虚拟经济中自我循环的总量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总量;考察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关联性;分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分别对就业、税收和投资等的宏观经济影响。理论分析认为,虚拟经济的基本部门是金融和房地产,其自我循环指在金融和房地产内部以自行增殖为目的的、脱离以实体经济为价值决定的虚拟资本的独立化运行。实证检验 发现:美国虚拟经济自我循环规模膨胀显著,对自身的关联性高企,而对以制造业为主的第Ⅰ类实体经济关联性渐弱,对以服务业为主的第Ⅱ类实体经济关联性持稳。虚拟经济对经济总体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呈反向变化,与之相对,第Ⅰ类实体经济的影响力感应度明显减弱,第Ⅱ类实体经济则相对平稳。另外,基于增加值结构的宏观效应表明,虚拟经济投资引力和税赋压力优于实体经济,但带动就业的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股票市场向宏观经济运行传导的外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股票市场无法有效地通过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拉动宏观经济的增长,股票市场向实体经济传递的外部链条是断裂的。有效地管理和监督资本市场,发挥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传导机制,促进企业平稳较快发展,对保持金融稳定、经济稳定和资本市场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三四十年来,虚拟经济迅猛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因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在概括既有成果的基础上,从货币机制、信用和信心机制、价格机制三个角度剖析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然后分门别类地分析了不同性质的虚拟资产对实体经济的不同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果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定量测算我国省域、城市群、城市等不同空间尺度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全国层面上,1978—2012年我国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下降态势,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小于第三产业。其中,第三产业对东部省份经济总量变化的影响最大,中西部省份以第二产业变动为主,西部省份对第一产业的依赖度更高。22000—2012年,无论是城市群尺度还是城市尺度,产业结构动态变化对经济增长呈现相似的空间差异,总体上经济总量变化主要是由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引起的,且第二产业稍高于第三产业。在地区差异上,第一产业引起的GDP总量变化,中部大于东、西部,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区域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中国实体经济增长放缓,以增长、价格和就业看总体平稳,但外部冲击引发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和监管部门的"竞争性监管"等叠加效应,导致了金融市场的普遍恐慌,反过来压制了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基础性特征发生了变化,城市化率达到60%,汇率、资本流动、资本市场、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波动影响大于实体经济,因此金融稳定成为经济稳定的前提。要稳定经济短期降杠杆到可持续水平,特别是要重视汇率政策参数的作用,同时要推动实体经济的效率提高,长期看要重新建立新的宏观管理框架和放松服务业管制。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世界经济的总体特点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异化程度降低,经济形势波动起伏,机遇和挑战并存。美国经济进入复苏轨道,欧元区经济形势依旧复杂,但主导国家立足于机制性、根本性的解决思路逐步明朗,欧元区内部"小循环"与美欧"大循环"都着手设立。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取得良好成效,房地产市场的"拐点"隐现。财政收支形势较好,公共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复苏阶段的差异性,我国经济调控总体上表现出"逆调控"的特点,需审慎分析经济形势,坚持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的调控搭配,在具体政策手段上侧重预调微调,侧重制度、机制建设,重视完善市场和引导市场力量。此外,在汇率政策上应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空间计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城市化角度出发,利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定量地研究了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结合人均GDP、城市人口规模和第三产业比重的Moran散点图和显著性水平图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出现明显的空间聚集现象,表现在东部集中偏高和西部集中偏低;城市人口规模已产生规模不经济,这种现象抑制了城市人口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偏小,但是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会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是当今经济发展需要注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及国际形势恶化的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金融稳定遭遇挑战。为探究金融体系潜在风险与实体经济发展困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内嵌金融分层网络的多主体模型,从实体经济视角分析中国金融风险的演化特征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系统性风险根源于缺乏消费基础的企业信贷的过度扩张,而这种过度负债的违约极易带来风险在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双向传染与负向反馈;金融机构底层资产的高度同质化、金融网络的高连通度均会加剧风险传染的程度与范围;单一的严格控杠杆政策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结合逆周期监管的适度杠杆监管能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实现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唐金倍  林翰 《发展研究》2014,(12):40-47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新形势,只有深刻把握实体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通过财税体制机制和政策扶持方式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有效防范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增长。本文在归纳总结福建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实践的基础上,探讨福建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并提出相关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实体企业数据,实证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实体经济投资效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交易成本效应、内部融资效应、科技创新效应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主要途径。同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影响存在企业与区域异质性,在私营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中,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由此,提出优化内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积极发挥资本市场有效调控作用、打造差异化实体经济价值投资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嘉兴实体经济发展已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财务管理对促进嘉兴实体经济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构建嘉兴民营实体经济企业与民间资金的有效对接机制,加快嘉兴民营实体经济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6.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条件下,虚拟经济所具有的独特的资源配置功能以及由这些功能而带来的负面效应,成为各国人民关注的焦点问题。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基本上有五个方面,即财富分配机制、产业结构机制、股权变动机制、信息传递机制和风险累积机制,通过这些机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能够产生促进和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双刃剑"特征。  相似文献   

1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外经贸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是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必要手段、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是化解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的原因及特点,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及其与金融危机的爆发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对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表明,近几十年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金融危机的频繁出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源自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性对虚拟经济稳定性的影响,因此认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会在宏观层面上对金融危机产生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在谨慎和适度地推动虚拟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同时对金融市场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9.
郭宁 《财经研究》2014,(4):132-146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是保持中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迫切要求,然而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国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通货膨胀的环境中。因此,研究通货膨胀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寻求通货膨胀环境下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从长期来说,通货膨胀增加了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低了第三产业的比重,对第二产业的影响近乎中性。由于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而第二产业基本保持稳定,所以通货膨胀阻碍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升级进程。各产业对通货膨胀反应不同的原因在于各产业的短期供给弹性、存在的契约期限以及面对的金融约束不同。为降低通货膨胀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除加强反通货膨胀的力度外,对于第一产业,还需要完善农产品储备制度、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对于第三产业,还需要加快市场化进程、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相似文献   

20.
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影响实体企业创新持续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有效促进实体企业创新持续性提升;数字产业化影响实体企业创新持续性的作用效果最强;数字经济对实体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更显著;数字经济促进实体企业创新持续性提升的作用在西部与东北地区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市场结构,间接促进实体企业创新持续性提升。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不仅能够正向影响本区域内实体企业创新持续性,还能够辐射带动邻近区域实体企业创新持续性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