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度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区域协调发展的定量化研究是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弱点.文章以《2006中国统计年鉴》为基础,计算了"十一·五"初期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以及全国和四大区域的区域协调发展系数.此外,通过社会综合发展指标和区域协调发展指标的比较,分析了31省级区域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特征、所处的阶段及其政策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3.
4.
矿产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定量预测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平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1998,20(6):23-27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矿产资源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六步定量预测方法本,并以西藏地区实例说明该方法实用性与操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期间我国区域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布局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能源供需格局演变的重大问题。以产业布局演变为视角,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我国各地区产业变迁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未来在区域间产业转移过程中,各地区将依据自身禀赋,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中西部地区将保持较快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6.
7.
历史上全球范围的大规模产业转移已经出现了三次。第一次产业转移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主要产业转出地是美国、欧洲,转入地是日本。此后经过25年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初发生了第二次产业转移,产业转出地是日本,主要转入地为亚洲“四小龙”。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主要表现为全球制造业开始大规模向中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转移。由于多年的快速发展,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日渐凸显,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政府竞争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区域增长的差异.地方政府竞争理论成为研究地区经济差距变动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新视角.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深入研究地方政府竞争的区域经济效应,既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性,又及时弥补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制度缺陷,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1979~1991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拉大,已经产生了一些消极效应,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税收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区域的税收政策是否适当,是否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制定财税政策和进行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优化税收政策对平衡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这是对税收与经济关系的最基本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区域协调发展和中部地区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目标,从国家区域总体战略层面,论证了中部崛起的内涵、目标和紧迫性;并就内生自增长力的培养、城乡统筹发展、扩大开放和本土创业者的培育等方面研讨了如何走出中部崛起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耦合度模型对长三角地区 2001~2016 年间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两系统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关系, 区域物流系统有序度函数值每提升 1 个百分点, 就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系统的有序度函数值提升 0.9362 个百分点。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升,经历了由不协调到协调发展的状态转换, 目前长三角区域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处于耦合协调发展的中级阶段。但区域物流系统的有序度明显低于区域经济系统的有序度, 区域物流业发展不能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政府要做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这是十八大报告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政策指向的深入与延续。寥寥数语阐明了国家强化知识产权工作、鼓励科技创新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东中西合作互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区域协调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而东中西合作互动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文章总结我国区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丰富经验,分析了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东中西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区域规划是我国发展规划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区域规划的初心主要在于引导和促进特定区域的发展。 建国70 年来, 我国区域规划实施先后经历了沿海向内地区域倾斜发展、 沿海区域 率先突破、“四大板块” 战略区域全面实施和国内外区域全面开放合作四大阶段, 虽然实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但亟需建立统一开放的多层次区域规划理论体系, 亟需耦合各级各类区域规划体系的目标和内容, 亟需对其进行系统的实施成效评估。 相似文献
15.
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背景下,强调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并非意味着否定非均衡发展战略,相反,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非均衡发展战略不仅将是我国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战略的长期选择,而且也是西部地区实现经济赶超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粮食安全”作为2014年六大任务之首,紧接着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粮食安全同样成为核心议题。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中国这样的大国必须把粮食安全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上。那么,保障粮食安全到底涉及哪些领域?化肥农药生产企业又应该发挥什么作用?笔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研采访。 相似文献
17.
对于化肥市场而言,每年在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两个会议将对第二年的经济工作及农村工作进行全局性的定调与安排,是影响化肥市场最重要的宏观政策因素。先来看这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2013年我国经济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务为: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未来全球产业发展模式也将步入这一新的框架。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区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二者是相辅相承、辩证统一的,前者是方向,后者是动力。低碳经济模式下区域工业结构必然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节能型以及高附加值、高加工度、高技术化的方向优化升级,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中国现实,对国内外学者基于区域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提出的区域差异理论作了比较与评述,分析了这些理论产生渊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存在的局限.最后指出:非均衡发展是绝对的,长期的,必然的;均衡发展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非均衡发展是以均衡发展为目的.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发散到收敛,差异到趋同的必然选择.现实的经济发展只能是通过非均衡的过程向相对均衡运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