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他继承了《诗经》、乐府以来现实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并将其加以发展和提高。他以进步的儒家思想和精湛的艺术,为我们创造了"千汇万状"的诗歌作品,把我国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上一个新的高峰。因此,他的诗被公认为"诗史"。  相似文献   

2.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是文学创作实践中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是文学发展史上两个最主要的创作流派。现实主义就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再现生活,塑造典型;浪漫主义就是作家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的艺术体现,是文学艺术上的理想主义。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的生态文学体系中存在着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生态文学是从行为或精神到精神的一种文学创作理念,现实主义生态文学是从精神到行为的一种文学创作理念,前者是后者的自然前提,后者是前者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新变化:体验型现实主义作品是为了印证现实;情绪型现实主义作品是为了解析现实;寓念型现实主义是为了编造现实。三者共同发展构成中国新时期文学发展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的文学、美学思想,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文学的性质问题上,坚持文学艺术的阶级性和革命倾向性;二是提倡文学艺术的大众化;三是主张客观的现实主义文学及其创作原则和方法;四是坚持现实主义的美学观、文学批评观.从理论渊源来看,瞿秋白文艺、美学思想的主要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和文艺理论,却又直接受到俄苏文艺的影响,在很多方面借鉴学习了俄苏文学美学中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6.
卢卡契的现实主义理论,作为其后期重要思想,并非是与其早期《小说理论》、《历史与阶级意识》发生的思想断裂。卢卡契对现实主义所寄予的希望可以在这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之中找到渊源,他一直认为文学能够实现人类精神世界的救赎。贯穿卢卡契前后理论演变中的不变立场是: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都认为文学受制于社会,但伟大的文学可以超越社会意识形态的限制,在“物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获得总体性。  相似文献   

7.
《到灯塔去》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经典之作,完美地展现了伍尔夫别具一格的写作方式以及空间叙事艺术。在探索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伍尔夫勇于创新,敢于摒弃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常规,转向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她在创作方式及空间叙事艺术领域的创新,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讽刺意味浓厚的现实主义作品的背后有着浓浓的人道主义博爱情怀。作品中能够表现他人道主义博爱思想的文学元素莫过于他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对《双城记》中的典型人物形象的剖析,对狄更斯的人道主义博爱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现实主义文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界定和创作原则。《诗经》是否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伟大开端在文坛上尚有争议。《诗经》是一部有着现实主义精神的、侧重于抒情的诗歌总集。  相似文献   

10.
刘醒龙近期作品关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艰难生活,揭示改革中的矛盾、问题,冲击了先锋文学、新状态与新写实小说以及边缘文学,同时也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他的现实主义仍有不足之处。但现实主义的回归毕竟是当代文坛一件令人惊喜的事。  相似文献   

11.
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日渐宏大的文学气度,自觉的选择意识,以及追求艺术独创性的探索精神,构成了河南作家强烈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表现在题材和主题的选择上,集中表现为这样三个特点:一是以关注乡村、关注农民为主题,二是由守望乡土到塑造人物,三是味儿冲、情浓的乡土语言.  相似文献   

12.
留日学生是左联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积极参与文学活动,丰富了左联的文学创作;热心扶持培养青年作家,壮大了左联的文学队伍;踊跃传播马恩文论,提炼出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准则,影响了后世文学的走向。  相似文献   

13.
茅盾是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在小说领域内他将"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人生派的现实主义精神接来加以发展,建立起一种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模式。他的作品大规模地、全景式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历史内容巨大,结构宏伟,叙述客观,特具典型,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模式,并对新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威廉·睦默塞特·毛姆是英国小说家、戏剧家。他的作品情节紧凑而曲折,冲突激烈而合乎情理,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而他的作品正是反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论文通过毛姆的主要小说,探讨了现实主义文学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众多文艺理论家和文学史家都只从文学的艺术审美形式方面理解“文学的自觉”,造成了文学理论和对文学创作实践的评价相脱节的理论误区。本文从文学表现时代生活、作家个人独特情感出发,以文学的人文关怀作为终极意义,提出“文学的自觉”应该包含文学内容的自觉,而不是单纯的“为艺术而艺术”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新古典主义诞生,绘画艺术迈出了由神向人转化的第一步。而紧随其后的现实主义完成了由神向人转化的全过程,神的世界这时已被人的世界所取代。新古典主义与现实主义绘画在题材、表现、意义等方面虽然有区别,但它们都带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为“把艺术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作出了贡献,也为以后的艺术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亨利·詹姆斯作为一名杰出的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以其大量创作实践和理论构建,从叙事结构、叙事手段及叙事模式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詹姆斯的长篇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被公认为其代表作。他在小说中成功地运用了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用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叙事角度。将作品的表现对象从外部事件转移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其文化融合的思想。本文探讨这部小说创作方面的主要艺术特色.从而认识亨利.詹姆斯在英美小说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8.
奥斯卡·王尔德是十九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的杰出代表,对二十一世纪欧洲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影响深远。文章从艺术的独立性、艺术的主动性、艺术的永恒性、艺术的超越性、艺术形式的绝对性和艺术的内省性六个方面来解读王尔德的悲情唯美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是一部极具现实主义特征的名著,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30年代法国七月革命前夕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作品体现出强烈的关注现实的文学精神,同时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小说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再现和描绘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通过典型人物于连的形象塑造,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广阔场景,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名著。  相似文献   

20.
屈原辞赋在表现手法上给后世提供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前引",其作品表现出爱国爱民情怀、深深忧国忧民思想,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屈原是中国文学之一"源",他养育了中国文学,陶冶了炎黄子孙,其作品的影响力量是巨大而难以估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